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www.yunweituan.com/npxdt/npxchy/m/838.html
文案策划、监制:袁载誉;文案:马靖红
文学家用语言和文字勾勒出存在于一次元中的世界,画家用绚烂多变的颜色与线条铺满原本空无一物的画纸。这就是笔墨的力量,让苍白变得有力,让原本存在于人们脑中的东西变成所有人都可以看见,都可以感受的事物,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力量,启发人们去思考,去探索。
然而,我国著名的画家吴冠中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笔墨等于零”。为什么吴冠中先生会有这样一番论断呢?这句话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吴冠中其人
在笔者的印象里,我读初中的时候曾经学习过一篇吴冠中先生所写的文章,大概是介绍有关桥的知识,文章主题明确,语言精练又不失风趣与文学性。当时笔者便想,这位先生虽然是位画家,但文章也写得极好,应当是一位明事理、睿智又和蔼的人。
吴冠中先生生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家中并不富裕,反而十分拮据。他早年偏爱文学,但迫于生计,并未专攻文学类专业,反而选择了后日可以养家糊口的电机科。这之后不久,他又转学艺术,投身进作画的道路。吴先生师承多位大家,林风眠、常书鸿、关良等著名画家都是他的老师。
吴先生不仅学习西方油画、水彩画,同时也对中国传统的绘画颇有研究。吴先生通过恩师的教导与点拨,再加上自身的努力与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绘画风格。他将传统的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理念等相融合,造就了自身别具一格的作品,成为一代大家。
那么,在绘画方面颇有成就的吴先生为何会有“笔墨等于零”的说法呢?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何为“笔墨等于零”
笔墨,便是绘画所用的点、线条、颜色等,线条有苍劲的,有细瘦的,颜色更是多变,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数不胜数。而“零”又作何解呢?它代表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笔墨等于零”是吴先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时提出的一种说法,最早是出自他写的一篇文章,后来他又以此为话题,作了一本书。
吴先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单独的线条、颜色都是零。单独的一个圆,哪怕它画得再好,再富有技巧,它就是个圆,没有什么深意。单独的一块颜色,哪怕它的颜色再瑰丽,再夺人眼球,它也只不过是一种颜色。没有人可以透过一个圆或者一种色彩明白这个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他更强调的是画面。
他说,“脱离了画面,单独的线条、颜色都是零。”这让笔者想起哲学上讲“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中的一个点,即只有有序、合理排列的部分才能达到整体的效果,杂乱、无序排列的部分是比不过整体的。放到这里,就是所有的笔墨,不论是线条,还是色彩,都是为了组成整体的那个画面,都是为了表达画者心中的主题与思想而存在的。
简而言之,笔墨只是作画的工具,是技巧,是辅助的部分,并非根本,一幅画最重要的还是它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与背后的主题。
如何看待“笔墨等于零”
在笔者看来,“笔墨等于零”的说法很有几分道理,就如同写作和弹奏音乐一样。
一篇好的文章,一本好的书,它能够获得读者青睐,能够深入读者内心,靠的从来不是什么写作技巧,也不是或华丽或朴实的语言,而是它所刻画的意象,是它所反映的主题,是它藏于字里行间的精神与启迪。一首曲子,它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使听众沉浸其中,凭借的也绝不仅是拉曲子的人华丽的技法,而是歌曲背后的情感。
这些才是文章,才是歌曲的灵魂,才是它们生命的来源。作画也是如此。
而吴先生提出这个说法其实也是基于当时中国画界的人们大多都以笔墨来评判一幅画的好与坏,只注重外在与表面,忽视了一幅画真正的价值所在。吴先生的观点其实是在为中国画的前途开辟道路,是勇于批判陈旧,富有创新精神的举动。
当然也有人指出绘画不能不看笔墨,笔墨有它的价值。这个说法自然没错,笔墨当然有它自己的价值,没有笔墨,没有外在的工具,想要作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吴先生为何要这么绝对地说“笔墨等于零”,完全封杀了笔墨的价值呢?
笔者认为,这类似于当年中国搞新文化运动,故意把中国传统文化贬得一文不值,甚至连孔子比较正确的言论都拿出来批判一样。当时的国人深受中国封建文化影响,如果不加大力度批判,人们又如何会重视,如何会去思考呢?在这里也是一样,如果不说得“狠一点”,其他人也是不会太当回事的。这就是特殊情况下,“矫枉必须过正”。
由此可见,吴先生实在是用心良苦啊。
参考资料:百科词条“笔墨等于零”、“吴冠中”
吴冠中:我为什么说“笔墨等于零”——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