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人的闲居生活

有人说,中国古代,最懂得生活和情调的,一个是两宋,一个是晚明。明朝人的生活讲究闲适雅趣,闲居雅赏的生活美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理念。

人在闲居之时,到底能做些什么,明人陈继儒绝对有话语权,其于《太平清话》中道:

凡焚香、试茶、洗砚、鼓琴、校书、候月、听雨、浇花、高卧、勘方、经行、负暄、钓鱼、对画、漱泉、支仗、礼佛、尝酒、宴坐、翻经、看山、临帖、刻竹、喂鹤,右皆一人独享之乐。

此乐种种,在明时书画中,可以窥得。

01臨水銷夏

明周臣水阁图

明代早期的山水人物画,让清幽的空间中有人的参与。是“林泉之致”的向往,也有古人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细节,徜徉于山水之间,听丝竹声声,是今人也向往的理想生活。

明代唐寅

02山間雅居

陈继儒于《小窗幽记》寄闲居生活,“余尝净一室,置一几,陈几种快意书,放一本旧法帖,古鼎焚香,素麈挥尘,意思小倦,暂休竹榻。饷时而起,则啜饮苦茗,信手写《汉书》几行,随意观古画数幅。心目间觉洒空灵,面上当亦扑去三寸。”

朝霞暮霭,星月竹影,梅雪烹茶,田园侍花,理想与现实,雅气与情怀,爱此间者,向往之情不能避也。

03泛湖清遊

山间清居,泛湖清游,不是名人独有的喜好。诸多古代文人都爱泛舟于江上。或三五云集,或独泛江上,可赏书画,可煮清茶,可听琵琶。有饭可食,有酒可发,有诗章成,逍遥非常。

明陈洪绶泛舟抚琴图

说明末文人躲不开张岱,明改清代后,其隐居避乱,潜心著述,以小品文而名流千古。《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等书,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

无论是秦淮河的画船萧鼓,两岸水楼,还是西湖的清雅恬淡、胜水佳境,都与游湖泛江有关。张岱在《扬州清明》道:“扬州清明、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这四样景致乃是梦想之景,难以忘怀。”

明沈周

04閑時插花

一花一叶、一瓶一罐,不只是闲情而已。“取花如取友”,案头有山林,其不仅承载人文意义,更重要的是为生命增添了一丝灵动的活泼感。

明·沈周《庐山高士图》局部

案头风雅,有准有则。花道,从瓶器、选花到瓶与花的搭配都有其论说。案头一支便可得的意趣风雅,是一门值得研究的生活艺术。

明时插花论多有著作,明代戏曲家高濂所蓍《遵生八笺》中《燕闲清赏笺》卷中有《瓶花三说》,明张谦德的《瓶花谱》,明袁宏道的《瓶史》,以及明文震亨的《长物志》。

明时虽已过四五百年,

但那些试茶尝酒、对雨观山、湖上泛舟的闲雅生活,

今时还能从文字中窥见一二。

从读书、藏古、雅居、养生、治园等生活的各个方面,

描摹风雅的生活。

无论是回归守成,寄情山水,

还是须臾日常,生活琐事,

今时,我们能做的,

是可以像古人一样,

在日常中,

生出美的感触和向往。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7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