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案头纸 >> 案头纸前景 >> 古代文人的案头

古代文人的案头

在以文为业、以砚为田的读书生涯中,书房既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仕途的起点,更是他们寻找自我的归途。当厌倦了政治的黑暗与社会的争斗,躲进小楼,“偏安”一隅,吟诗作画,闭门读书;或是二三好友相聚,奇文共赏,疑义与析……因此书房成为古代文人不可或缺的消遣和休憩的处所。

古人对于书房是相当的讲究的,书房代表了一个人的品味和修养。因此,看一个人的书房,就能了解到这个人的品性。每当古人闲下来的时候,就会摆弄一下自己文房中的那些小物件儿。

君子清居所伴之物,绝不仅仅只为满足悦目之欢,更在于对心性品格的滋养。

只因真善之物,皆有其德行。书房中每日静默以对的文房佳器,则更是文人生命中的真善之友,陶其情,养其气,诚可久居长伴。

在过去,文人的案头摆设哪些清玩?因何用,因何设?又寄托了主人的哪些情思?探究之下,竟有无限意味。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得好:“宜简不宜繁”。有屋一间,无论大小,一桌一椅一方几,一灯一人一卷书,便有了于日常中沉思静悟、安顿心灵的所在。

唐代刘禹锡虽只有一间简陋的书房,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谁都愿有这样的书房,吟诗作画,弹琴对弈,欢欣会友,不亦乐乎。

《说文解字》中说:斋,洁也,即书斋有高洁清雅之意。古人觉得身入书房,心神俱静、陶冶性灵,如同斋戒一般。和外国人的张扬相比,中国人的书房则讲究内敛,除了陈设至简,甚至还有诸多文人将其筑于山林水滨,或隐于郊野,独享人间清欢。

香炉

“文房百器,炉为首器。”君子佩玉,文人博古,铜炉取玉之温润,谦谦和悦;常置案头,焚香一柱,秉烛夜读,红袖添香,实乃文房清玩之雅器。“文房诸器,宣炉为首”。

奇石

古人称作石玩或玩石,古代文人大多爱石,并“与石为伍”。有灵璧、太湖、昆山、英石、黄河、大化、来宾等品种。灵壁石为赏石之首,一向为文人所钟爱。

这些山边捡来的顽石,本是自然造化之物,与人无关,但经由闲心雅意,在案头上巧呈妙用,竟也成为为生活添彩的一部分。这种从捡取到赏心的过程,比之购入一件古董雅玩,则别有一番趣味。

石上的青苔,亦是大自然最美的杰作。顽石长出青苔,就如同焕发了生命,每天观察打理它们,仿佛与之对语。

心游物外,逸趣自生。

古琴

“文房诸艺,琴为首艺”。善琴者通达从容。

古人的书房中通常会有古琴,或悬于墙壁,或置于案头。

佛像

供于案头,雅趣纷呈。

茶宠

茶挂

身居斗室,意随自然,心与天地相交融,冶炼成一片物外之隐的淡然情怀,最终所寻获的是道德文章的真境。

菖蒲

菖蒲与兰一样是性灵之物,因简而洁,因俗而雅,有出尘之致,其俊秀卓然的气韵也正合文人宁静致远的秉性,成为其案头清供。

菖蒲正式成为书房内的雅设,是始于宋代。用于盆养的菖蒲也被称为“石上菖蒲”、“石菖蒲”,生于水中的石头之上,栽培时无需泥土。

这种干净的状态不仅雅观,而且特别适合摆放在室内,尤其适合满是书卷、文房、雅器的书斋。

-

世间多少事物,都令我们被欲望所牵累,而能净吾心者,则独有此君。

在传统大项逐渐显露疲态的时候,文房清玩以自身“小而雅、小而精”的独特魅力正在博得更多人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