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urasaki、小禾
玫瑰,当之无愧的花中女王,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玫瑰独特的魅力都经久不衰。特别是在节日里,玫瑰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花之一。
文学作品里,玫瑰以高贵而骄傲的姿态受到了无数的青睐。它既是理想与爱情的象征,也代表着人类追求完美时的痛苦与甜蜜。
《红楼梦》中“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的探春,被称作“带刺的玫瑰花”,她的才华与抱负让人又爱又怕,如玫瑰一样美丽而扎人。
《小王子》的故事里,玫瑰是脆弱而骄傲的爱人。小王子与玫瑰是完美却遗憾的错过,也正因为这种遗憾,玫瑰才能永远以最美丽的姿态停留在小王子的记忆中。
而在现实世界中,玫瑰独特的魅力同样让人为之疯狂。
约瑟芬皇后与《玫瑰圣经》
在欧洲,玫瑰一直是皇室的至爱,但在这些尊贵的玫瑰爱好者里,无人可与法国的约瑟芬皇后相提并论。
法兰西帝国的第一任皇后约瑟芬是拿破仑一生最爱的女人,她不仅如玫瑰一般美丽,还是狂热的花卉爱好者,而玫瑰正是她最爱的花朵。
约瑟芬皇后
为了排遣拿破仑出征带来的孤寂,约瑟芬皇后买下巴黎南部的梅尔梅森城堡,聘请知名植物学家做她的私人植物顾问,花费巨资让植物猎人们收集世界各地的美丽植物,种植在城堡的花园里。
约瑟芬尤其钟情于收集和种植玫瑰。据统计,至年约瑟芬去世时,花园里已有大约种、3万多株珍贵的玫瑰。
约瑟芬皇后对玫瑰的热爱,甚至还发生过著名的“玫瑰停战”事件:英法海战如火如荼之时,给约瑟芬皇后运送玫瑰的船只经过英法海战区域时,为保证玫瑰尽早抵达梅尔梅森城堡,拿破仑竟为此与英国协议暂时停战。
下面这张图在各大网站、玫瑰的介绍页面中经常出现,它复古的笔触与纸质的色调辨识度极高。
少校百叶蔷薇
但却极少有人知道,这一系列的玫瑰手绘图谱,就来自约瑟芬皇后的御用画师——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
雷杜德受约瑟芬皇后之邀,在梅尔梅森城堡的玫瑰园中进行长期且深入细致的观察与写生。
他所绘玫瑰,既有欧洲文艺复兴早期静物画的构图,又有玫瑰细微形态特征的渲染,更还原了玫瑰的绚丽色彩,可谓人、画、玫瑰三者合一。
可以说,没有哪位画家,比他更了解玫瑰;也没有哪位画家,比他更会画玫瑰;更没有哪位画家,比他画出过更多的玫瑰。
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
也正因如此,他所绘的《玫瑰圣经》在历史上留下了“最优雅的学术、最美丽的研究”的雅号。
雷杜德花费20年,最终完成这本图谱时,约瑟芬皇后已去世几年,但由她发端的这一创作,给世人奉献了一本在同类题材和画法上几乎无人可以超越的《玫瑰圣经》。
雷杜德所绘《玫瑰圣经》原版之花冠,由书中的各种蔷薇组成,构思巧妙
这些玫瑰绘画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写生,而是凝聚了植物画家雷杜德一生的追求。也正因为如此,他被后世尊称为“花卉界的拉斐尔”。
雷杜德笔下的那些玫瑰,自《玫瑰圣经》出版以来,已历经年风雨,她们的每一朵花瓣上,都铭刻着约瑟芬皇后对玫瑰的缕缕痴情,也同样铭记着在巴黎郊外梅尔森城堡月季园中园丁的拳拳匠心,浸润着雷杜德笔下的丝丝丹青,一直在我们身边,从未走远,历久而弥新。
两位玫瑰大师跨越年的对话
雷杜德的《玫瑰圣经》,既是一本古代手绘玫瑰图谱,又是一本珍稀古老玫瑰图谱,更是一本西方玫瑰演化图谱。
这部经典之作,把欧洲玫瑰演化史实首次系统化、图像化、档案化,形象、直观、生动地印证了玫瑰大师王国良早先在国际学术界提出的“中国月季、世界的月季”(ChinaRoses,World’sRoses)这一世界月季起源与演化之真谛。
十八世纪,英国人来到中国后,不仅带走了丝绸与瓷器,更带走了茶玫,中国的月季也远渡重洋来到了法国的花园之内。
法国JeanDesprez于年育成的古老月季(MarquiseBoccella,加州大学伯克利植物园),叶片宽大,平整,光亮,呈现出中国月季的血统。
在年前的欧洲,既无玫瑰,更无月季,有的只是蔷薇。直到“中国四大老种”:月月粉、赤龙含珠、帕氏淡黄香水月季和休氏粉晕香水月季被植物猎人引入欧洲之后,才和当地的古老蔷薇杂交,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认知中的现代月季。
中国宋代月季名种黄宝相。叶片宽大,高心翘角,雍容华贵,茶香浓郁清新。
年后的今天,“世界玫瑰大师”王国良续写了这份传奇。
他倾注十余年心血收集、甄别、拍摄、疏注,最终凝聚成为《玫瑰圣经图谱解读》,为国内仅有的《玫瑰圣经》图文详解版。
《玫瑰圣经图谱解读》
这样一本国民级玫瑰典藏书,是两位玫瑰大师雷杜德与王国良跨越年的对话,用原书版画和现存活植物高清图像作比较,辅以文字疏解,力图还原雷杜德每一幅玫瑰画作的前世今生,让我们一目了然。
一本自带花香的玫瑰之书
中国玫瑰不仅有耐寒、耐盐、耐阴,抗病虫害的特点,更具有浓烈馥郁的香气。
在古代的中国,玫瑰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更能制茶入药,香气宁静安神,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流传下来。
玫瑰的香气,也是让世人为之倾倒的魅力之一。亦舒笔下的“都市女郎”翁戎,房间中总有淡淡的香气,而她的案头就有一小瓶香水,名为“黄昏玫瑰”。
种过玫瑰的人都会知道,玫瑰在清晨与黄昏的香味是完全不一样的,朝早,玫瑰香氛清新淡雅,可是经过整日蒸晒,到了傍晚,衬着紫蓝色天空,玫瑰会发出一种略为憔悴成熟的香味,有点像桂花,但不,它仍然是玫瑰。
一朵玫瑰,无论是盛放还是憔悴,都是一朵玫瑰。亦舒笔下学文学的翁戎即使选择了忙碌的金融行业,却依然选择了这一款独特幽微的玫瑰香水,来定义属于自己做为成熟女人的空间。
《玫瑰圣经》绘成至今的年间,书中所收录的玫瑰,历经战乱与文明的演变,有些品种已渐渐消失,好在我们在《玫瑰圣经图谱解读》中仍可以窥见它们曾经绽放时的鲜活姿态。
月月粉-细节图
有些品种流传至今,我们可以借由这些泛黄的纸页,穿越时空,一睹它们年前的芳容。
《玫瑰圣经图谱解读》中对原版玫瑰名称进行考证,剔除过时的旧称,修正不确切的俗称,根据其品种形态分类特征和命名习惯,最终确定恰当、规范之名称。
选用最接近原版版图的高清图像,整版与插图相结合,以供我们甄别与鉴赏。
与此同时,撰写详细文字加以说明和引导,以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当翻开这本典藏的《玫瑰圣经图谱解读》时,一股玫瑰的香气扑鼻而来,书中附赠有一张约瑟芬皇后同名的玫瑰香味装饰画,特别定制的玫瑰香永久封存其中,指尖轻轻摩擦画中的玫瑰,便会散发出淡淡花香,这是致敬约瑟芬皇后独有的气息。
伴随着玫瑰的香气,如同置身年前那个古典浪漫的玫瑰园,徜徉花海之中,欣赏玫瑰一朵朵绽放。
《玫瑰圣经图谱解读》中,不仅收录了幅玫瑰手绘图谱,还增补了王国良在数十年调查研究中收集的玫瑰照片,与手绘图谱一一对应。
为我们在版画和鲜活玫瑰之间,搭起一座跨越古今中外的桥,让我们可以穿越到年前法国古堡约瑟芬皇后的玫瑰园,摘取只属于你的那朵玫瑰。
两位玫瑰大师,在这本《玫瑰圣经图谱解读》中完成了跨越重洋与时空的对话,演绎出独属玫瑰的,跌宕而丰沛的前世今生。
如王国良先生所说,无论是古代文人雅士,还是现代凡夫俗子,于其生活,恐怕也不能没有花。
人生如花,如茶,如歌,如修行,即便竹杖芒鞋,也要轻胜快马,面朝大海,细嗅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