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癜风治疗药 http://m.39.net/disease/a_5629059.html
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查理·芒格
在豆瓣上看到一位书友对《穷查理宝典》的评价:成功了往回怎么找原因都成立。
真的是这样的吗?那么名人传记还值不值得读?我们应该向成功者学什么?
查理·芒格无疑是一名成功者,他是股神巴菲特的黄金搭档和幕后智囊,被认为是比巴菲特还要聪明的人。他本人恰恰就不喜欢研究别人怎样成功,而是终其一生都在研究人类失败的原因,所以对人性的弱点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些经验也成了他修身律己、选股投资的独门法宝。
《穷查理宝典》是对他的经历、谈话、演讲等内容的一个整理,囊括了查理·芒格的思想精华和人生体验,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本书来了解一个更加真实而立体的查理·芒格,近距离地感受这位近百岁老人的人生智慧。
书中的内容较为丰富,本文主要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出发,提炼出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的闪光点。
01三个重要标签
终身学习者。查理·芒格生活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书,他总是随身携带一本书,只要有空就会开始阅读。甚至在一次事故中丧失90%的视力时,他还一度考虑过学习盲文,以保证自己能够继续阅读。
“我手里只要有一本书,就不会觉得浪费时间”,他的这句话道出了众多读书人的心声。受他的影响,我出差时也总会带上一本纸书,这样在候机和乘机时就不会觉得无聊,不用靠刷手机和翻杂志来打发时间,同时心态也会变得异常平和。
如果你立志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那么不妨把查理·芒格当作榜样,先从坚持阅读开始吧。
实用主义者。查理·芒格认为学习知识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他博览群书,把学到的知识总结成大约个思维模型,用来指导自己解决生活上和投资上遇到的问题。
社会上对待读书有两种极端的态度:要么宣扬读书无用论,认为大学毕业出来也照样打工,还不如做网红、做生意挣得多。要么就是贩卖焦虑,强调不读书就注定被这个时代抛弃。实际上两者的关键都在于:是否将书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工作中。
也有人觉得读书不应该太功利,不是为了秀品位,也不是秀优越感,更不是装腔作势,要对知识有敬畏之心。我想表达的功利其实是相信书能带给我们的能量,因为当你拿起书本的那一刻就已经认可了它的价值:要么休闲娱乐、要么陶怡身心、要么获得知识。
长期主义者。查理·芒格崇尚价值投资,他从不会滥用投资机会,而是像他所说的:我们的投资规矩是等待好球的出现。也就是要选对方向,剩下的事就是和时间做朋友。
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人的一生都是有限的。也可能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多少显得有点急功近利,做任何事都希望能尽快看到成果,想在尽可能早的年纪获得成功。
不过,查理·芒格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无论是投资还是个人成长,都要做长期主义者。投资和成长都有复利效应,只有足够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迎来财富增长或能力提升的拐点。
02四种思维方式
逆向思维。查理·芒格告诉我们:“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逆向思维能提供看问题的新角度,打破思维的困局。比如你想获得幸福,那就去想怎样才会不幸福;你想成功,那么就多研究别人是怎样失败的。
多元思维。这是查理·芒格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认为必需具有跨学科的思维,熟练掌握各个学科的重要理论,并在解决问题时全部都用上。
每个学科都能提供一个看问题的角度。比如工程学上的冗余备份,它是指向系统添加额外的关键组件,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但这个模型也可以应用到生活的风险防范中,例如车载备胎,重要资料备份,打造副业等等。
清单思维。清单是避免犯错的最好方法,查理·芒格就是把他总结的模型变成一张检查清单,用来投资决策和解决问题。关于清单的妙用,推荐阅读《清单革命》,你会发现一张小小的清单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能力圈思维。有多大能耐办多大事,你必须弄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能力圈的边界在哪里,然后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竞争。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但遗憾的是很多人都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
马克·吐温说:“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错误论断。”。过分且盲目的自信并非好事,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把我们引入歧途。
03向成功者学什么
回到本文开始的问题:我们应该向成功者学什么?
成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哪怕一点小小的差异也可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因此,机械地照搬别人的方法和经验,不见得能够复制成功。
例如像李子柒、陆仙人、张同学这样的头部网红,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和鲜明特色收获了大量粉丝,并且取得了一定意义上的成功。于是就有无数人争相模仿,希望能够走上成功的快车道,但网民是喜新厌旧的,先入为主的印象让后来者难以达到前者的辉煌。
这是因为大多数人看到的只是表面,或者说是形式上的东西。别人的视频表现出岁月静好,我跟着学;表现的是农村走秀,我跟着学;表现的是怀旧生活,我也跟着学。而真正起决定意义的创新、坚持,可能就会被当做鸡汤忽略掉。
所以,我们要向成功者学习思考方式和方法论。例如查理·芒格从阅读中获取思维模型,用清单来避免出错,用能力圈思维来约束自己不要做认知范围外的事。这些方法人人都可以学习和实践,只要长期坚持并形成习惯,至少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而遗憾的是,很多人只想从成功者身上寻找捷径,想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成功。这种浮躁的心理反而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只要遇到一点挫折,或者取得的效果不如预期,那么放弃努力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查理·芒格和巴菲特
写在最后:
正如樊登所说的:“每一本书都自带使命”,《穷查理宝典》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查理·芒格对待读书的方法和态度。这本书适合放在案头反复阅读,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和感悟,无论是投资理念、学习成长、生活态度,我们都能从中找到这位近百岁老人给的真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