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莲台宝座到案头清供,赏最美中国荷物

说到杭州,许多人都会想到雷峰塔。

除了“雷峰夕照”的美景与白蛇传说,雷峰塔于年轰然倒塌的往事,也颇为大众津津乐道。

出乎世人意料的是,雷峰塔下有一个地宫,里面埋藏着许多五代时期吴越国的宝藏。

年3月,专家们展开了对雷峰塔遗址及地宫的考古发掘。随着砖块一层层地被拆除,一件精美的佛像出现在人们眼前。

五代吴越国铜释迦龙座像

杭州雷峰塔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

佛祖左手抚于膝盖,右手施说法印,结跏趺坐于仰莲台上。仰莲台由硕大的双层莲瓣组成,颇为写实,莲花台下是盘龙柱与双层须弥座,整体威严而安详。

在佛教中,莲一直被视为圣花,寓意清净的功德和清凉的智慧。

早在5世纪末,莲花图案已见于佛教文化之中。在边远地区的佛教石窟中,呈环状展开的大朵莲花作为最重要的装饰出现在窟顶的藻井中,以及佛造像后面的壁龛和底座之上。

此外,佛教法器也大多与莲荷有关,佛家经典、禅宗公案,也常见荷花身影。

五代吴越国铜观音像

浙江金华万佛塔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尊吴越国的铜观音头戴花冠坐于仰覆莲座上,仰莲叶宽大而饱满,覆莲的莲瓣为宝装式。这种样式在晚唐五代十分流行。

五代吴越国铜释迦佛像

浙江金华万佛塔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

唐五代时期,吴越国都城杭州又称“东南佛国”,使用“荷莲”作为装饰非常常见。

唐佛说阿弥陀经变相图

年浙江龙泉金沙寺华严塔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

五代越窑青瓷杯式炉

浙江杭州清波门外宋墓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

唐荷花鸟纹铜镜

浙江省博物馆藏

可以说,佛教的盛行与荷花的大规模种植形成了合力之势,并最终推动了荷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除了佛教艺术造像,在雕塑、建筑、绘画以及铜镜、石刻等工艺形式中也常见莲荷装饰。

北宋彩塑泥观音菩萨坐像

年浙江温州白象塔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

宋代延续了先前的传统,莲花仍大量用于佛像、佛画的装饰。

北宋越窑青瓷莲瓣纹粉盒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龙泉窑青瓷莲花纹夹层碗

浙江省博物馆藏

于此同时,荷花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日常,西湖观荷成为宋人的潮流,在杭州还有六月荷花节的传统。

宋冯大有太液荷风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人周敦颐以《爱莲说》一文赞赏莲花为“花中君子”,将荷花的意向与文人修为紧密结合,从此定格了荷花在世人心中的形象。文人墨客从此写荷、咏荷、画荷,留下了丰富的荷文化。

明合和二仙带扣

杭州博物馆藏

元代以后,通过一些谐音、图像的组合,“荷”“莲”逐渐被赋予了世俗吉祥的寓意,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祈祷。

杭州博物馆藏合和二仙带扣上,一童子手持圆盒,一童子手持莲枝,圆盒与荷花谐音“和合”寓意和合二仙。两片玉片相扣后,就是一朵盛开的莲花,寓意婚姻的美好和合。

清余集一路青莲图

浙江省博物馆藏

此外,莲花与鹭鸶构成的图案寓意“一路清廉(青莲)”或“一路连科”。莲花和牡丹的组合寓意“荣华富贵”,加上白头翁,则称“富贵荣华到白头”,还有莲花与鲤鱼的组合寓意“连年有余”,荷花、海棠、飞燕组合,谓“何(荷)清海宴(燕)”,等等。

清任颐荷花双燕图

浙江省博物馆藏

因藕与“偶”谐音,藕断丝连,并蒂莲开,表示爱情的绵绵不断。

童子抱莲花为“莲生贵子”,代表多子多福,寓意子孙繁衍、人丁兴旺。

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白描婴戏印盒

浙江省博物馆藏

由此可见,莲花在自魏晋到清千年的历史,从代表清静无为的佛教圣花,再到象征高洁淡泊的花中君子,再到世俗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符号,融入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直到今日,莲花的图案仍是日常生活中最常出现的纹样之一。

《荷物志——博物馆里的千年荷韵》

浙江省博物馆编

定价:元

上海书画出版社

年10月

限量主编签名钤印本

白文朱文“荷物志”各一枚

(两枚钤印随机发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0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