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http://www.xftobacco.com/m/index.html
在当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发展好像表现出趋同的国际化倾向,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现在又处在了中西文化大交融的时期。这种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从美术史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第一次,明未清初是第二次,“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第三次。虽然第三次中,否定多于肯定,但毕竟都是以我为主的,而现在面对西方文化的侵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许俊《青山问道》cm×68cm纸本重彩年
那么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应该如何发展呢?首先要深入研究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质。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在中国画自身的规则和法度中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和艺术观。中国画有着别于其他画种的材质与工具一纸、墨、笔、砚,有讲究用笔用墨的勾、皴、擦、点、染所带来的独特的造型方法和独特的笔墨程式,亦有“随类赋彩”的设色方式与“墨不碍色,色不碍墨”的表现方法。山水画是中国画中最有特质的表现题材和表现形式,而青绿重彩山水画则是独具魅力的表现方式并蕴含着丰富的表现方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闪光点。自华夏先民在陶器上描绘出云、水等装饰图案开始,人与自然的关系便在图形中显现了。审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学观,不难发现在体现人亲近大自然并与之对话交流时,在主观意象与客观物象的交融中,需要借助一种媒介传达出特有的心境,这样就产生了在视觉领域内充分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表达形式一一山水画。自从青绿山水画独立呈现,开启了山水画发展的进程,山水画审美的不断提高、样式的不断丰富和技法的不断发展,它就成为中国艺术史发展的一个活跃的符号,演绎和体现着山水精神,承载和牵动着一个民族的心灵世界。纵览中国古典美术的发展史,山水画占据了很大的分量,而被称之为“青绿山水”的中国画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又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随着历史的演进,对色彩的重视被逐渐减弱,以致最终似乎被艺术主流所抛弃。其实,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中国美术史,许多只能被称之为中国文人画史。青绿山水画的发展由唐宋时期的极盛到元以后才逐渐衰落的。但是,这种衰落并不是衰亡。青绿山水一一这种重彩绘画的表现形式有着自己行进与发展的脉络,只是从元以后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与唐宋时期的兴盛和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是无法相比了。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从宋代“文人画”的兴起到元代发展壮大,使文人士大夫执掌了以后的山水画坛,也就是说“水黑渲淡”“逸笔草草”的风格成了山水画坛的主流和品评艺术标准的规范。在文人思想居主导地位的正统画史上,青绿山水也只能处于从属地位,这主要是受明代后期山水画家董其昌等人绘画理论的影响,其理论基础是与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审美理想有关的。
第二,除了对传统绘画要有深刻的理解,还要有平心静气的心境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决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只要有耐心,能细致即可。在《唐朝名画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李思训与吴道子曾同在大同殿作壁画,“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虽然上述记载,据史学家们考证,两位画家在大同殿作画的年代记录有误,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画青绿山水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第三,传统青绿山水画上所需的颜色,在制作上比较复杂,与之比较水墨画所需的材料要简单得多。重彩颜色严格的制作程序与繁复的应用方法,是画家必须掌握的技能;反过来它又限制了青绿山水画的广泛普及,从而也限制了青绿山水自身的发展。
第四,明清以降,专工青绿重彩山水的画家与画水墨山水的画家相比少之又少,且没有得到广泛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8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