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用什么药涂抹 http://m.39.net/pf/a_5897881.html
《毫无意义的工作》,大卫·格雷伯著,吕宇珺译,中信出版社,年7月版,页,79.00元著名人类学家、无政府主义者大卫·格雷伯(DavidGraeber,-)的《毫无意义的工作》(原书名BullshitJobs:ATheory,;吕宇珺译,中信出版社,年7月)是一部精准对焦、单刀直入的书,也是一部视野开阔、视角多元的书。这是一部很应景、很接地气、很感性甚至很有情绪的书,也是一部蕴含有丰富理论资源和跨越时代与地域的深度思考的书。这是能帮助你洞悉生活真相的书,也是会让你面对更多困惑与质疑的书。无论读过还是没读过,只要你还在“工作”,这部书就都在那里,期待与你对话;无论你在“工作”中是奋发还是躺平,这部书都会让你思考为什么要奋发、为什么会躺平;无论你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还是很不满意,这部书总会迫使你重新思考你的满意或不满意。由于这个世界上有了越来越多“毫无意义的工作”——也就是“狗屁工作”(BullshitJobs)——读这部书的理由就越来越充分。或许我们难以摆脱“毫无意义的工作”,但是我们总应该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应该知道为什么难以摆脱,以及我们还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总之,这是一部关于“毫无意义的工作”的很有意义、很能让读者产生阅读兴趣的书。如果从该书有可能产生的最重要的实际效果来看,所有公私机构的决策人和管理者最应该读这本书;这本书首先应该放置的地方不是图书馆或学者的书房,而是公私机构的大堂和管理者的案头,以及所有人才招聘会的会场里。当然,不难想象的是有些人会如何害怕和反对这本书。爱恨兼收,这似乎是很多无政府主义者的现实批判著作的共同命运。大卫·格雷伯在序言“40%的工作毫无意义”中讲述了该书的缘起。甚至可以说,如果有读者想最快速地掌握该书的核心内容和影响,读完这篇序言也就差不多了。年春,一本新创的激进刊物《罢工!》(Strike!)向他约稿,编辑的希望是写点儿煽动性的内容,而且是其他刊物都不愿意发表的那种。这刊物听起来挺酷的,当然也正对了这位无政府主义人类学家的胃口,因为在“我脑海里常常有那么一两篇符合这个要求的文章”,在我看来这真是最理想的写作与发表的合作。于是他写了一篇题为《谈谈“狗屁工作”现象》(OnthePhenomenonofBullshitJobs)的文章交给了编辑。写作的出发点是基于他的一种直觉:有很多工作岗位毫无意义,纯属浪费时间和资源,甚至还会给世界带来害处。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对此也心知肚明。那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情况?他认为这是一种蔓延在我们社会中的可怕的心灵创伤,但是这种创伤似乎从未有人谈起过。接下来他谈到关于工作意义的这个话题充满了禁忌,人们似乎不敢随心所欲地在公开场合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因此他写这篇文章有双重的挑战性:来自话题本身以及读者反响的挑战性。
在全文引述了这篇万把字的文章之后,他接着谈到了所掀起的舆论巨浪:很快被翻译成了十多种语言,《罢工!》杂志的网页因为访问人数过多而多次崩溃;读者有留言寻求指导的,更有表示已经辞去工作的。读者的留言、来信就成了后来这部书的基本案例,极其真实、生动和感性。甚至在文章发表一年多以后,在伦敦地铁车厢里出现一系列游击队风格(!!!)的海报,上面印着从这篇文章中摘取的话,比如“他们的整个职业生涯都耗费在那些他们其实知道并不需要的事情上”“似乎有人专门发明了一些毫无意义的工作,只是为了让大家一直一直工作”“这是我们集体灵魂上的一道伤疤”“还谈什么工作的尊严?”……在网络上看到介绍该书的文章中附有一幅漫画,不知是否出自这批海报,很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从事“狗屁工作”的白领职员的一生:目无表情,系上一根领带的过程就是从青春走向坟墓的过程,真不知那些每天打着领带挤上地铁匆忙上班打卡的白领对此是否会有日复一日、“生无可恋”的感想。或许这幅漫画更应该张贴在那些“毫无意义”的官僚机构和公司的大堂之中。
(图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07-:50)这次海报行动引发了又一轮的热烈讨论和更广泛的民意调查。结果表明“文章中提出的论点不仅得到了公众的证实,还得到了统计调查结果强有力的支持”。说到这里,我想到的是我们许多所谓“很火”的文章其实真连三分钟的热度都说不上。更有意思的是他对读者反响的这种描述:“文章给了人们一个谈论的契机,对许多人来说,就像是便秘许久终于可以通畅一次,他们隐秘的感受得到了一次发泄。”或许这可以说是一种极为另类但非常真实的“接受美学”。从这篇文章发展到现在这部书,作者的目的是进行一次更为系统的论述。但是对于中译本的读者来说,更要注意的是作者强调的这个方面:文章是写给革命性政治杂志的,重点是谈政治问题,是对新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统治全世界的激烈批判;因为“该思想体系的实质与其宣扬的理念恰恰相反,不过是披着经济外衣的政治行为罢了”。在这里他顺带提到“自由市场政策总体上导致全世界几乎所有地方(除了印度和中国)经济增速的减缓”,其中可能有未经深入研究的误判。从政治角度来审视经济问题,这是无政府主义人类学家的尖锐视角:“改革效果越糟糕,改革力度就越大。那么对此唯一合乎逻辑的解释就是,改革根本就不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量。”“那是出于什么考量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想想统治阶级的思维模式。”这就触及“狗屁工作”现象中最本质的问题了:“对国家决策有决定权的那帮人”乐于见到的是:“越来越多的财富和权力集中到了少数权贵阶层手中,而能够对他们的权力造成挑战的组织力量已被摧毁得近乎荡然无存。”作者自己反问:这样想是一种阴谋论吗?他说其实这正是“反阴谋”的理论。道理很简单:“经济走向的成因错综复杂,但如果走向不利于权贵阶层,那么权贵阶层定会给相关机构施压,去介入、改变这个走向。”例如-年爆发金融危机的时候,大型投资银行得以保全,而普通抵押贷款人却血本无归。这是权力介入财富分配、维持掠夺秩序的例证。
为了更全面地揭示和解释“狗屁工作”现象的存在的复杂性,也为了提出一些更有深度的历史问题,因此有必要从一篇文章发展到一部书。但是作者念念不忘的还是政治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化作一支利箭,射向我们所处的时代,射向我们的社会和文明。有些事情已经大错特错了,人们完全搞错了自己的使命……让工作本身成了我们的目标和一切意义之所在。”他说如果有人在自己并不喜欢的岗位上工作不努力,就会被认为是糟糕的人。格雷伯说“大家就好像集体默许了我们每个人被奴役的这种遭遇”。“这种情况糟透了,简直就是一场灾难。我希望这一切不要再继续下去了。”这就是他写本书的最终目的。
格雷伯在书中所说的“狗屁工作”(即“毫无意义的工作”)主要指的是根本不需要的、但是由于各种人为的利益动机而设立的工作岗位,其定义就是他在书中经过反复论证后一步步推导出来的“最终版本临时定义”:“狗屁工作是一份毫无意义且往往有害的定期领薪水的职业,其无意义或有害程度是如此之高,乃至从事这份职业的人都无法为其找出合适的存在理由。虽然要从事这份工作有一个条件,即从事者不得不假装这份工作的存在是完全合理的。”(13页)不但毫无意义,而且还有害,还能有高薪水,这样的工作岗位我们也时常会看到。但是他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