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毕说,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刚刚为了一位逝去的朋友大哭一场,当时他被我感动得也想哭。只记欢喜不记愁的我,完全想不起他所说的事,只感叹佛教徒的他,心思细腻。他的作品也温柔敦厚或平淡天真,有充满童趣的旧日印迹,有饱含机趣的诙谐幽默,甚至一超直入如来地的顿悟,如余光中所说的“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中秋节他送我画在纸上的月饼,可以乱真。还画了一堆蹦跳着的开心果,写着“开心就好”。还有画在老棋子上的小红鱼,泥塑的敦厚的小动物,甚至有天送我一只黑布缝制的小猫咪,四周用白线锁边,还有长长的棉线尾巴。这么一位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山东大汉,心里一直住着长不大的小孩吧。
疫云笼罩的年终于过去了,老毕在朋友圈亮相了一群“红牛”,有朋友留言:真是毕加索加敦煌画手附身呀!这批牛气冲天的作品果然不同寻常,突破了他一贯的精致优雅,往往乱头粗服,率性不羁甚至提笔横扫、充满野性,仿佛是以退为进、长久沉默后的一声呐喊与发泄。他说,之前一本正经画了三两张,总觉不入心意,遂搁置一旁。后来山西友人私信嘱书几个大大的“牛”字,作为年终伴手礼结缘打点。他便买来万年红的洒金红纸裁开书写,漆黑的墨迹在红色的纸上格外悦目,仿佛千古绝配。写完后案头余纸几片,遂即裁开,手机百度搜了一下各种牛的图片,糙笔蘸焦墨在鲜红的纸上随意涂鸦,一个酣畅淋漓的牛头跃然纸上。换支笔题跋、落款,干笔蘸金粉题印文,再盖上鸿定老师的甲骨文辛丑印,放于桌上细端详,满心畅快欢喜。于是,继续裁纸,继续涂鸦,一反平日创作状态,纵横挥洒,随心所欲不逾矩。画到那种野而猛的牛,总想把毛笔狠狠戳开,使大力气才过瘾。也有几张呆萌的模样,就憨憨笨笨地去画。简直人牛合一,神遇而迹化。部分牛角和眼珠子用金粉或白粉点染提醒,一下子倍觉精神。
一鼓作气画了整整四天,涂了三十六张,心满意足。于是并排排好,左看右看,只觉牛年有喜,欢脱可爱。里面或有传统年画、版画、岩画、剪纸、雕塑甚至毕加索的影子,全凭感性与直觉,振笔直遂,呼之欲出,因而获得无上自由与欢喜。他欣欣然给这组作品起了名字:“吉牛”,上下书写,就像一个幸运的“幸”字。这组作品的签名也有别于以往的“伴云”款,而用了“老毕”。这个称呼是童年小伙伴叫的,到了大学,同学也这么喊,就连大他40岁的老先生也称呼“老毕”,那时候总感觉怪怪的。今年虚岁四十,感觉“老毕”这个称呼真是越来越贴切。配上一副墨镜和折扇,正是老毕出山,再战江湖的模样。
可可爱爱的老毕,文字感觉也好。跟他也熟的小起、新阳姐妹唤我“懒君”,因为我慵懒嗜睡。他便拟了一联相赠:“暗香疏影横卧,懒君小起新阳。”特别具有暖洋洋的冬日意境。日上三竿才起的我,刚好就出生于暗香疏影的梅花时节。希望经历了压抑焦灼的庚子,真的能迎来悠闲散淡、众生平安的辛丑大年。
懒君
年1月于海上懒懒斋
老毕吉牛作品牛年特辑·创作视频毕立伟
山东人,80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客居杭州。
"东方的审美观比较挑剔,对于所表达物象的精神层面特别重视。我一方面迷恋并认同古代传统绘画素材的语境与内涵,另一方面又特别渴望通过某种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诠释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我在努力尝试与实验,每一次的改变都会让我信心满满,当然这一切都是路过的风景。以经典的精神指向为法宝,以内心的感动与偏爱为动力。在路上,且行且慢且珍惜。走到哪里,哪里都是起点。有声有色,无忧无惧,自在欢喜。
毕立伟
"辛丑王鸿定篆刻视频制作
孟东图文排版
柴源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