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农村里,老人讲究“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依然很盛行,因为男孩可以延续家族的香火,女孩则会随嫁他人家,不会再和自己的家人有什么关系了。因此老人们都有这样一句话“心疼孙子烧坟纸,心疼外孙把手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本篇文章将从不同侧面,深入剖析这句老话,并借此进一步探讨人们心中的“重男轻女”传统观念。
心疼孙子烧坟纸在农村里,传统观念非常重要,特别是“重男轻女”的思想,不仅对小家庭,甚至对整个家族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孙子代表了家族的未来,是一个家族的延续和传承,而且具有比普通亲戚更加亲近的关系,所以爷爷奶奶总是会格外疼爱自己的孙子。而“心疼孙子烧坟纸”这句话,则体现出了这种疼爱之深刻。
当爷爷奶奶走了以后,孙子要给他们烧钱、点上香烛、放一些水果食物,还要放炮竹,这些都是孙子尽孝的表现,同时也是对这份亲情的表达。爷爷奶奶用尽一生照顾孙子,孙子在老人走后依然要孝敬老人们,传承这份家族的感情,这也是孙子对其家族和长辈们的一种贡献。
心疼外孙把手指与“心疼孙子烧坟纸”相比,这句话则完全是相反的。在农村里,外孙是指外甥的儿子,并不是自己的孙子,与自己家的人没有血缘关系,所以很多老年人都认为外孙就像是外姓人,养到老了都是留给别人的。他们觉得自己的孙子和外孙是有很大区别的,爷爷奶奶对孙子有血缘关系,有延续香火的责任感,而对外孙则不一样。
对于老人来说,自家的孙子就像是自己的手指,常常是显露在外面的,而外孙则像是一块木头,不仅不会随时露出来,并且它不属于自己的家庭,甚至连孝顺老人的责任都没有。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老人们并不会像对待自己的孙子一样疼爱外孙,他们觉得外孙不属于自己的家庭,不能为自己养老送终,所以爷爷奶奶们心中总是对自己的孙子多一分的关爱。
重男轻女思想依然浓厚在如今各种多样化的生育政策面前,“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在农村里依然非常普遍。老人们往往会觉得孙子才是自己留给世界的珍贵灵魂,而外孙则只是别人的财产,因此在与孙子和外孙相处的过程中,通常会显得对孙子格外宠爱有加。可这样,却会形成一种“三八现象”,即儿子宠爱女儿孙子,媳妇宠爱女儿外孙,这种心态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却是非常不利的。
总结然而,纵然长辈们在各自心中会有一定的差别对待,小孩子们,不管是孙子还是外孙,都是无辜、单纯和美好的存在。孙子和外孙虽然名义上的区别较大,但都是自己的血脉,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去疼爱。
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采矿业和采掘业,占中国GDP的比重是9.2%,这其中有着不少的贫困人口。传统观念的存在,往往阻挡了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社会进步,为了让这些农村的老人们能够深刻理解到每个孙子、每个外孙都是一个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还需要在宣传这方面加强力度。
总结:在一个家庭里,每个孩子都应该平等对待,都应该受到父母、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的同等疼爱。不要因为性别、出生顺序、身份、或者其他任何原因而给孩子造成偏见和分别。希望所有每一个家庭里的爷爷奶奶、外婆外公,能够真正地爱护和关心每一个孙子、每一个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