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古画学插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拉萨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lx/140108/4323254.html

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中式

君语

+

朋友之前让我推荐几本插花之类的书,觉得外面教花艺课的学费太贵了,想自己学,我一时没有想到什么合适的书。

后来我回复说:“你去看春宫图吧”,他通览了大量的春宫图以后,水平见长,其实古人春宫图大多精致繁复,能以完整的家居环境示人,插花,陈设,都值得大家多看看。

▲铺撒小瓶左右,乃为得体也

插花之器,以瓶为首选,用瓶插花古已有之,且插花之器也颇考究。屠隆《山斋清供笺》“瓶花”条:“堂供须高瓶大枝方快人意,若山斋充玩,瓶宜短小、花宜瘦巧。最忌繁杂如缚,又忌花瘦于瓶,须各具意态,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

▲兰香葳蕤,为闺中瓶花常客,花器作莲蓬细筒状为占景盘

宋人张邦基《墨庄漫录》中有载:“西京牡丹闻名天下,花盛时,太守作万花会。宴集之所,以花为屏障,至梁、栋、柱、拱,以筒储水,簪花钉挂,举目皆花。”而《梦梁录》有:“汴京熟食借,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良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

▲其实古代佛事供花才用荷花

汉魏六朝时文人、道家、佛家都嗜插花,赏花木之风甚盛,出现了用盘来插花的记载,《南史》记载佛前供花,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不萎,庾信诗“金盘衬红琼”和“新盘待摘荷”都是盘花。

▲这个占景盘里面插的牡丹,牡丹可以和腊梅一样用火烧切口延长花期。“燔其折处插之”就是这个意思,另外你看这个红肚兜颜色,像不像上回发的那个红鞋子的颜色。

五代末的《清异录》载:“郭江州有巧思,多创物,见遗占景盘,铜为之,花唇平底,深四寸许,底上出细筒殆数十,每用时,满添清水,择繁花插筒中。”

▲四方花斛,另外这个小男生眼睛小的。

宋代插花的花器,如花瓶、画盆已经是专门的造型,和日用器皿区别,当时的插花既有自由、惬意的竹筒插花、也有发古幽思的用商周鼎彝作花器的插花。继五代占景盘后,宋朝又有三十一孔花盆、六孔花瓶、十九孔花插。

▲这个花斛内插了一枝山茶花。

插花在宋以后,算是中国历史进入花的世界,文人雅士、贩夫走卒、庙宇皇庭、村舍城阁,家家处处有花装点。宋人尚古,花瓶随着桌案的发达,因陈设需要而兴盛,与案头文房清玩相谐,以小为宜。

▲宋《胆瓶花卉》局部

当时有人画《胆瓶花卉》画,一只青瓷胆瓶立于方形托架中,瓶里插着三枝盛开的淡粉红菊花与花蕾,高挺而出,下边瓶口处有三朵较矮的小花作为衬枝,正是传统的插花三主枝构图。

▲须折斜欹花枝,这个器型其实恒适合插大朵的花

宋代插花不仅讲求插得精致,还讲究花命的维持。在花材保鲜技术研究方面发明了许多既简便实用又科学的方法,有些方法至今仍具现实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古铜器入土年久受土气深,以之养花花色鲜明如枝头开速而谢迟

赵希鹄在《洞天清录》中提及,“古铜器入土年久受土气深,以之养花花色鲜明如枝头开速而谢迟,或谢则就瓶结实,可见古铜器养花有保养的功能。苏轼的《格物粗谈》、林洪的《山家清供》皆类述。

▲若只插一枝,需择枝柯奇古、屈曲斜袅者

宋代黄庚有《枕边瓶挂》一诗:“岩桂花开风露天,一枝折向枕屏边。清香重透诗人骨,半榻眠秋梦亦仙。”比拟文人雅士清高、孤洁的性格。将花卉赋予花德,以花寓意人伦教化,成为花艺的重心,不可以与今日之插花同言语。

▲这个凤尾铜瓶中的花材是有菖蒲、锦葵、枇杷等。另外这个小媳妇比较主动,捧着小相公的脸,啧啧。

▲花不论草木,皆可供瓶中插贮。我把这幅画放在末尾的地方,它一定是重点内容,这幅画其实不仔细看,其实看不到什么,只是觉得二人都憋着笑,我看好久才发现,小相公两只手都没消停着,怪不得二人笑的这么开心,啧啧。

最后,你猜一猜,这两个小同学看的什么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2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