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捡石头。去名山大川游览,人们会留意身边、脚下的小石头,不时俯身捡起一个,在水边洗去泥沙,对着光亮看看色泽,也有人会听取一下同行者的意见,把它放进兜里,或抛还给大自然。这是一般游客。他们对石头的兴趣,远远小于对山光水色、风土人情的兴趣,捡石头是附带行为。捡到什么石头也不十分的惊喜,捡不到也没有什么不愉快。喜爱收藏石头的人就不一样。一到了可以采捡石头的地方,所有景色风光全隐到背后,他们自始至终俯身捡找,如果是团队行动,最后掉队落伍的一定是他们。捡到一块好石头,山谷里会传来他们的惊叫,周边的人,无一不是他们报告喜讯的对象。走出山谷时,他们的背囊一定最重!重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进行取舍,这时,他们又得花费不少时间来挑选已经采得的石头,其态度郑重,慎之又慎。
我喜欢捡的是另一种石头。那就是随时用纸笔记下一些字与词以及一些思绪的碎片,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习惯。这习惯来自于幼小时的阅读经历。很小时候读过一本不知什么书,从书上抄录下老托尔斯泰的一段话:身边要永远带着笔记本与铅笔,读书和谈话时遇到一些美妙的地方,都要把它记下来。这段话是凭记忆默写出来,不完全是原话,大致意思应当是这样。所以,我无论走到哪里,身边都带着纸与笔,一旦手头没有了纸与笔,就有些恐慌,生怕会漏掉什么。我的床头、案头、提包里都备有小本本,无论在什么场合,想到什么随时记下。我把我这种行为比喻成捡石头。不要说,还真的有点像。连捡带拾,我也不知道到底捡了多少块石头,也不知道多少是有用的石头,多少是没有用的石头,工作之余,生活之余,我会坐在电脑前取舍捡来的石头,把一些小本本颠来倒去地翻,翻到有些感觉的字与词,就把它们敲到电脑里一个临时文档里,再从小本本里划去它们,这已经是一些可以确定或者是用得到的石头了,那些一时找不到感觉的字与词,就是一些用不到的石头或者是不太满意的石头,仍然丢弃在小本本里,不动它。过些时候再翻它们,很奇怪,这次翻不到感觉的词语,说不准哪次就忽然有了感觉,于是,它们就又进了电脑文档,从小本本中被划去。我把这种行为视作玩石头,或者挑选石头。
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一起出门旅游,他看我坐着、站着都拿纸笔出来记,以为我在写什么随感,就问,你写随感?我说,什么都没有写,我只是捡石头。说真的,我确实什么也没有写,我只是有捡石头的爱好而已。
作者介绍
子川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驻会专业作家,文学一级,曾在《诗刊》“诗人档案”、《诗探索》“诗坛峰会”、《星星》“首席诗人”、《名作欣赏》“新作拔萃”等栏目,刊发个人作品与评论专辑或专题;在《收获》、《文学自由谈》、《世界文学》等刊登发表小说,随笔,文论;出版《子川诗抄》、《背对时间》、《把你凿在石壁上》等十二部专著;作品被百多种年选选本选录,并被收入大学《写作学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