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故事,品论语,论孔子该不该收学费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优惠活动 http://www.zherpaint.com/ylbj/zqys/m/2262.html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一般认为,“束脩”是十条绑在一起的干肉(相当于现在的腊肉)。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只要给我送十条腊肉,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从此以后,这条名言就成了孔子的一大罪状——你一边说什么有教无类,一边却公开收费,实在是虚伪。这让后世的儒教弟子很是尴尬,出于为尊者讳的目的,不得不想出很多牵强的理由为孔子辩护。例如东汉郑玄认为,“束脩”应该是“年十五”的意思。如果理解,自然就不会影响孔子的圣人形象了,因为人家孔子的意思是“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没有不教的。”而朱熹则说:“古者相见,必执贽以为礼。束脩,其至薄者。”强调孔子收礼有两个原因:意思古人见面一定是要有点见面礼的,否则不礼貌;二是几条肉干儿算不得什么值钱的东西,有聊胜于无,不算贪污受贿。不过无论哪种说法都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反而把问题弄得复杂了。我们不妨先读一个故事,再来思考孔子的做法是否正确。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小时候在私塾馆学写字,学了三年,也没学成。一天,一位进京赶考的秀才路过村里。米芾听说这秀才写得一手好字,就跑去求教。秀才翻看了米芾临帖写的一沓纸,若有所悟,秀才答应教他,但必须自己那里买纸,五两银子一张。米芾求学心切,借来五两银子交给秀才。秀才递给他一张纸说,回去好好写,三天后我来检查。米芾回到家,对着字帖反复琢磨,不敢轻易落笔,因为纸价实在太贵。三天后,秀才来了。见米芾一字未写,便故作惊讶,询问缘故。米芾纸太贵,不敢轻易落笔。秀才哈哈大笑,让他写一个字看看。米芾提笔写了一个“永”字。秀才拿过来一看,这个字写得很好,比先前已大有进步。秀才挥笔在写有“永”字的纸上添了七个字:“(永)志不忘,纹银五两。”又从怀里掏出那五两纹银还给米芾,便出门上路赶考去了。米芾一直把这五两纹银放在案头,时刻铭记这位苦心教诲的启蒙老师,并以此激励自己勤学苦练,终成一代宗师。(故事来源于网络,另见语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人对容易得到东西总是不会太重视,更何况是免费得到的东西呢!我不知道,孔子收“束脩”当时确切的想法。但从常理来看,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交不起学费,只好以“束脩”,是能促使其勤奋向学的。毕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再看现在,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免除了书费、学杂费,有多少孩子是怀着珍惜和感恩的心来求学的呢?退一步讲,孔子是收了“束脩”,但孔子明确的说了他收的是学费,而不是礼品。《论语·子罕》中,子贡问:“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正在等着识货的人呢。”孔子以自己的学识待价而沽,也无可厚非。所以,我认为,孔子收学费不应该上纲上线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与肯定。但老师如果乘职务之便,索要并收受学生、家长的财物,那就不应该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82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