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生活除了极简,还有什么

宋代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进一步促进人们对生活品质和精神审美的追求,诸如点茶、插花、焚香、挂画等怡养性情的高雅之事已融入宋人生活日常,瓷器都是其中不可或缺之物。宋人插花喜用青瓷花瓶,这从宋人诗歌和传世宋画中能得到很好印证。北宋杨万里《道旁店》曰:“路旁野店两三家,清晓无汤况有茶。道是渠侬不好事,青瓷瓶插紫薇花。”曾几《瓶中梅》曰:“小窗水冰青琉璃,梅花横斜三四枝。若非风日不到处,何得色香如许时。”另外还有“胆样银瓶玉样梅,北枝折得未全开”“犹有一支秋色在,明窗净几胆瓶中”等诗句不胜枚举。粉青釉胆瓶典型的宋代花瓶如胆瓶,适合单插花枝,已成为宋人花事中常见的话题。胆瓶造型优美,线条简单俊逸,鼓腹容水,修颈容枝,瓶口小而微侈,正宜捧出花束而又轻轻拢住,因此特为宋人喜爱。它出现在时人画笔下便总是与花事相连,在传世宋代名画如故宫博物院所藏南宋册页《采花图》、日本京都大德寺所藏南宋《五百罗汉图》中都有很好地例证。如一对南宋龙泉窑粉青釉胆瓶,均釉色纯净,造型简练,美似璞玉。以青瓷瓶配四时花,自然之美与器物之美相得益彰,实为赏心乐事。宋人把生活日常变成寻“美”之旅,令后人心生思慕。此外,宋代典型花瓶还有其他多种造型,一般尺寸不大,多仿三代之觚、琮形制,小巧精致,可与文房清玩共置案头,明人袁宏道在《瓶史》中云“大抵斋瓶宜小而矮……窑器如纸捶、鹅颈、茄袋、花樽、花囊、蓍草、蒲槌,皆须形制减少者,方入清供。”雅意尽显。官窑青釉炉在香文化发展鼎盛时期的宋代,用香渗透至生活的不同阶层、不同领域,随着制瓷业的发展,造型各异的瓷质香炉成为香具中的新星。同时,在宋代文人崇尚清幽淡雅的品性的影响下,宋代熏炉形成了平淡古朴、雅致细腻的美学风格。两宋香炉造型丰富,尺寸不一,有盖无盖均可,并以仿古香炉最具特色,尺寸很小,多用于日用焚香。小型瓷炉精品多出自宋官窑和龙泉窑,装饰与工艺结合得浑然如一,精致典雅。龙泉窑青釉弦纹炉南宋官窑青釉鼎式炉和南宋龙泉窑青釉弦纹三足炉,堪称典型代表。青翠淡雅、温润如玉的瓷器之美体现了“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釉色艺术,淡雅的青釉并不枯淡,它是将“玉”作为理想美的中国传统迸发出的极致创作。为了配合如脂如玉的釉层,宋代官窑和龙泉窑瓷器的造型大都简练端庄、不饰雕琢,体现出宋人“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审美理念。南宋官窑青瓷葵花式洗瓷器作为宋代文化艺术的典型标志之一,凝聚着宋人“极简主义”的审美风尚,表现在一是釉色单纯,以青瓷、白瓷、黑瓷等单色釉瓷为主;二是造型简练,一般无多余装饰。又因宋瓷已融入宋人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背后也承载着宋人的生活美学。可以说,宋瓷是宋人美学思想和生活情趣的重要载体,细细品鉴,足以游目骋怀,对今人的现实生活也有重要借鉴意义。文章来源:《中国收藏》年4月刊《宋人生活不仅仅只有“极简”》作者:刘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88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