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原标题:消费赛道的“黑马买手”
文/米拉郑大墩
高估值、增长疲弱,后疫情时代的消费赛道在年高位回调后偃旗息鼓,赛道中再顶流的基金经理们也星辉轮转、陷入蛰伏。
不过,毋庸置疑,消费刚需撑得起消费赛道的“长坡厚雪”。在陷入沉寂的中场中,什么样的基金经理能够抗住市场波动、具备成为明日之星的潜质?我们和一位“黑马”基金经理——嘉实基金大消费研究总监吴越聊了聊。
吴越管理着3只产品,其中嘉实新起航管理不足6个月
吴越除了业绩漂亮,人也很有意思。80后的他颜值高,声线直追配音演员,电话路演都能吸引客户的耳朵。他本人也是一点总监的架子都没有,典型的理工男,小白杨一样身姿挺拔,阳光帅气,也喜欢清清静静做研究。
02:10消费的黑马主义
有趣的是,因为研究消费,吴越有机会接触到各种渠道的团购、打折一手消息。他还专门给亲朋好友拉了个团购群,妥妥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赠人镰刀,助人拔草!”
除了这些“反差萌”,他说自己还有些“社恐”。印象中的基金经理大多是在客户路演、分享讲课里侃侃而谈、舌灿莲花。该如何克服这种公开场合的“社恐”呢?,他坦承,破解方法就是,把研究做扎实做透,用有质量、有价值的信息来说话。
“研究的价值,
就是把猜想变成确定性的判断”
作为公募“老十家”的嘉实基金在培养投研人才时有个惯例,对于新入行“一张白纸”的年轻人,公司会让他们在研究岗位潜心干上好几年,“琢磨透了”才能干别的。在这样的人才培养和激励考核机制之下,吴越曾经是嘉实整个研究部最优秀的研究员。
嘉实基金大消费研究总监吴越
年左右,食品饮料行业的A公司规模不大、业绩堪忧。当时的管理层激进扩产、业务多元化,折腾之下公司精力分散、主业失焦、收入增长大幅放缓,二级市场股价大跌,公司市值最惨的时候缩水到了30-50亿,主流的投资机构纷纷用脚投票。
但是吴越却没有随大流,彼时的他是一名“坐冷板凳”的消费研究员,他把所有的食品饮料上市公司全部梳理一遍之后,在这家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发现了“意外”。
吴越回顾称,当时他在A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发现一个叫做“会计报表”的附注,附注里描述的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在这个描述中有一个非常小的科目叫“未确认损失”,这是一个隐藏公司下一年度利润的“花招”。
从经营周期的角度来看,吴越研究发现,几年动荡之后,A公司重新回到前任领导人的掌控之中,开始收缩聚焦此前的主业。所谓多元化的业务全部砍掉,同时不再进行激进的产能扩张。
结合这些现象,吴越认为这家公司能从一两个点的净利润率恢复到历史最高点。基于这些案头研究,再展开实地调研、走访竞对,又发现了A公司所属行业格局将向龙头集中的趋势。作为研究员的吴越坚定地向公司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建议逢低布局。
果然,年开始,A公司的业绩出现了翻转,远超市场预期,随后几年公司市值从三五十亿慢慢涨至三五百亿,成为A股机构投资者、外资重仓的白马股。有鉴于此,嘉实基金采取吴越研究成果的组合为持有人收获匪浅,研究员“小吴”则在嘉实基金那年的研究部内部考核中排名第一。
“通过细致缜密的研究,在底部发现暗流涌动的变化,再配合产业调研,把猜想变成确定性的判断,这就是研究的价值,这种价值帮助我们挖掘了很多黑马,有些黑马已经成长成为了白马。无论是从前当研究员,还是现在做基金经理,这都是我的投资方法论的体现。”吴越表示。
当基金经理之后,吴越重仓的不少投资标的都是通过这种投资方法论挖掘出来的“黑马”。他说:“我的投资方法论和别人不一样,我是基于概率思维,愿意给所有公司平等的被选择机会,即便有些公司短期看起来很差,我也会一视同仁把它们纳入到我的研究范围,通过扎实的研究,去伪存真。”
把兴趣变成职业,
从数学学霸到买方研究员
吴越的成长经历和职业选择很像一个旋转门,但“专注研究”这个清晰的定位就像旋转门的轴,坚定不移。
他出生在一个金融氛围很浓的家庭,家族里从事金融行业的长辈很多,但是他本人最初对金融并不感兴趣,他喜欢数学、物理。
他觉得理工科专业有一个共通的地方,就是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研究去触达客观存在的真相和运行的规律。因此,高考考上复旦大学之后吴越的专业是理学学士,研究的是神经网络方向,研究生读的应用数学硕士。
纯粹的大学生涯结束之后,吴越面临择业的人生关口。理科生的“导向型”思维上线了,家人建议他考公务员、进体制内,但他觉得自己喜欢思考,喜欢做研究,其实是适合从事投资行业的,他坚信任何投资的起源都是研究。
既然明确了这一点,吴越希望能在投资行业中找到一个可以清静、单纯做研究的工作。他发现公募买方的研究员很匹配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一来很市场化,不会被禁锢在某个细分行业,学习、研究的范围很广;二来他当时觉得,做研究还有人给你开工资、提供资源去研究,让你跟这个世界最前沿的东西永远站在一起,这个实在太有吸引力了。
年,吴越加入嘉实基金,被分派研究食品行业。年-年A股的食品饮料行业妥妥的“低谷洼地”、“冷板凳”,三公消费限制、白酒塑化剂、重庆啤酒乙肝疫苗实验失败,利空一个接一个,没有人愿意去看食品饮料,但对于吴越来说,从0开始,有何不可。接下任务,他开始埋头研究。
研究驱动投资,到底怎么做?
“大消费”行业其实真的挺大,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光A股的研究标的就有几百只,具体工作是怎么展开的呢?
吴越细致地娓娓道来,如果要调研一个消费行业的上市企业,通常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个层面:第一层是案头研究,包括搜集上市公司所有的公开信息,进行财务分析形成初步判断;第二层是将案头研究得到的猜想放入实地走访和调研中进行验证。
调研不光是跟上市公司的高管聊战略、聊思想、聊治理,观察公司是否有在一帮优秀企业家的带领下走向长期发展的价值。同时还要跟大量没有走向管理岗位的中层和基层员工聊,去探访公司当下真正的文化、管理体系、激励制度等指标,进而了解公司实实在在的竞争力到底有多强。
总的来说,公司调研是一个长期、规范、庞大的完整体系,只调研单个的上市公司仍然不够,这就要涉及第三个层面,即纳入全局的维度进行思考。
全局的维度也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横向比较,就是与上市公司的竞争对手比;第二是纵向比较,即观察上市公司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其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和渠道的反馈是什么样。
除此之外,吴越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草根调研上,草根调研是整个消费投资研究规范化动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他和他的团队还会定期到各大商超走访,观察商品的动销情况、促销价格体系等。除了商超之外,还会走访大量中低线城市的批发市场、烟酒商店,以及一些所谓的夫妻店等非常细小的传统终端。
吴越说,只有通过这类最实在的终端走访,才能让投资判断更加有效,也更接地气,不仅可以了解到市场当下的需求,还可以看到实实在在的消费变化,这构成了投研体系中很重要的一环。
概率,迷人的概率
“概率思维”是吴越方法论中迥异于其他基金经理的关键词,对消费赛道的热爱也是有别于同行的特质。
“消费是永恒的赛道,也是最优秀的赛道。研究消费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他认为,消费研究透了,不会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反倒会回归到最原始、最纯粹的需求。
消费无处不在
消费需求无所不在,研究消费行业能很大程度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他把消费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功能性的消费品,买它就知道是用来干啥的,比如说大米,那就是吃的;另一类是情感类消费品,这类消费品的价值不仅仅来自基础属性和功能,更多来自溢价,这个溢价里,有的是付给品牌,有的是付给渠道。
年消费赛道行情不好,吴越觉得就自己的工作而言,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不同,该做研究做研究,该投资做投资。在全市场消费基金经理中,他的换手率在%到%之间,和那些0%、0%的人相比,低得很多。
在张坤、萧楠这些明星基金经理面前,吴越给自己的定位是“新生代”。他将自己的方法论概括为,一是概率思维,二是组合管理,三是深度研究。
大部分做消费出身的研究员或者基金经理习惯确定性思维,就是以时间换空间,通过超越市场的深度研究将风险的概率消除到没有,然后无视策略的波动、宏观经济的波动,以及潜在的可能性波动,做极其长期的持有。
但吴越不同,他曾经学习的专业是数学,思维模型是概率思维。他认为,世界永远是概率性的,没有%确定性的情况出现,任何时候都会存在小概率事件。一旦引入概率,就必须要权衡风险与收益的配比,自然也就要引入应对不同市场环境、宏观环境和策略环境而适时调整的组合管理概念。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