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是一种高级审美

来源晒宝会

苏轼《水调歌头》有词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时逢中秋,人间是满月;时在初末,人间是缺月。阴晴圆缺,本为世相,但却让人心生离合之想,这是中国人最朴素的精神审美。

审美的境界是相通的,当它寄寓于文人的清玩之物时,便生出一个卷帙浩繁的世界。世人普遍的心念,便是追求圆满,殊不知,残缺,亦是一种高级的审美。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鉴赏判断完全不依赖于完善性概念。”按照康德的评判标准,残缺即使无用和不完善,也可以成为美的对象。所以西方著名的雕塑断臂维纳斯成为不朽之作。

中西方是相通的,中国《红楼梦》的残缺铸就了它的另一种审美高度,中国19世纪的时候,流行一种“八破画”,即是以工笔画的手法,用接近写实的方式,手绘残缺之碑拓、焦黄之书卷、破损之金石……它表现了当时的文人对“残缺美”的崇尚与革新。

书房清玩,多为传世之物,前人心手如一,日夜盘桓,实为案头珍宝。无论是砚台,佛像,还是珍瓷,这些器物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破损。造成这些残缺的因素,不一而足。

有的是自然原因,历经自然的洗礼,它们见证时间;有的是历史原因,历经动荡的年岁,它们记录真实;有的是工艺原因,历经造物的粗拙。而今世人所见之物,则为多种因素造成,它们的“残缺”丝毫没有影响其艺术魅力,反而得到文士的青睐。

南朝谢赫《画论》中将“气韵生动”列为六法之首,一件器物,不管是残缺还是完整,只要气息对,气韵尚在,那就是一件好的艺术品,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器物的外形、色彩、肌理、材质等方面进行欣赏,当这些都符合个人审美时,人与器物之间便产生了共鸣,方可观见器物之韵致。

大成若缺

世有造物,经年岁而有损。

线条之上,见婉转流畅,意在。

造型之下,见古雅无争,韵存

置于案头,如与先贤清谈。

器虽有缺憾,亦不失完满。

或成或缺,只在心念。

大盈若冲

充盈之物,要留一点空隙。

话到七分,酒至微醺,乃见慵穆

笔墨遗渍,落拓萧疏,乃见法度

轩室因器而雅,清丽物穷

古朴残破,含蓄蕴藉

或盈或冲,不逾规矩

墨子有谓:“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生活中我们不断追求完美,甚至追求白璧无瑕,但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完满总是与缺憾并存,以审美的眼光,参省世间盈缺,你会发现,窗前月,不管圆缺,恰似璧玉无暇。

寻一位爱古玩的人做朋友吧!

或许就在你的身边。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此行文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2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