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大师滨州医学院文博学堂落成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为纪念张文博教授为我院乃至全省、全国医学事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激励广大师生学子秉承老一辈先驱者“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8月6日上午,以张文博教授命名的滨州医学院“文博学堂”于滨州校区北校区学苑餐厅四楼正式落成。

学校党委委员、副院长吕长俊,医院(学院)领导赵景刚、李建民、孙经武、王玉玖、刘志强,张文博教授女儿张蕴女士,医院相关职能部门、临床科室负责人、教师代表以及离退休老同志参加落成仪式。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滨医附院院长李建民主持会议。

仪式上,吕长俊与张蕴女士共同为张文博教授铜像揭幕。与会人员向张文博教授铜像行鞠躬礼。

仪式上,吕长俊在讲话中指出,“终身教授”张文博的师者风范、医者情怀、学术品格和人格魅力已经成为滨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至今仍为广大师生所景仰和怀念。此次落成并启用“文博学堂”,正是积极对接学校决策部署,推进临床医院一体化发展的一次有力实践。“文博学堂”通过发展“互联网+医学教育”模式,加快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学术竞赛的综合性、智能化学习平台,将极大地丰富教育载体和教学培训形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深化医疗教学单位交流合作,进一步为区域医学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滨医附院党委书记赵景刚在讲话中指出,张文博教授毕生致力于救死扶伤、教书育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是他一生对自己的训诫,也已成为我们职业遵循的道德标准。希望全院教职医护员工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充分依托学校的办学优势和学院的特色专长,以交叉融通、问题导向、学习研究和临床实践为重点,不断提高学院的办学影响力、社会认同感和品牌知名度,为医学教育事业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参观并详细了解了“文博学堂”。

文博学堂位于滨州北校区学苑餐厅三、四层,是集新型教学、培训、竞赛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教室,必将进一步丰富学院的办学形式、改善教学条件,更好的满足广大师生教学、学习需要。而将多功能教室命名为“文博学堂”,寓意深远,旨在深刻缅怀张文博教授坚守梦想、不忘初心的精神,弘扬他倡导的“医者仁心”的理念,激励广大师生学子秉承老一辈先驱者“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努力奋斗。

作为全国“心电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被聘为滨州医学院终身教授的张文博教授在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后分配医院内科工作,年5月调至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内科学教研组、医院内科工作。在50年的医疗生涯中,张文博教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心血管疾病和心电学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主编了心血管病专著12部,主译1部,其中心电学系列的有10部,从不同侧面对心电学作了主要论述和阐释,填补了心电学国内出版界的空白。他的专著通俗易懂,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深受业内人士的欢迎,总印数近20万册。张文博教授年被评为山东省卫生厅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年10月获心电图应用临床周年纪念大会组委会(中国组)颁发的心电图特殊贡献奖,年8月获中国心电学会颁发的心电学特殊功勋奖,年6月获中华医学会颁发的心电学终身成就奖。年2月6日,因病不幸去世。

张文博教授的一生,时时处处闪动着精神的光芒。为师,则葆有一颗匠心,孜孜以求,为人师表。对学术,视若生命,潜心治学汇成经典;对学生,犹如父亲,倾其所有教书育人;对团队,情同手足,严慈相济百炼成钢。从医,则葆有一颗仁心,济世救人,德医双馨。在他眼里,“好医生”的标准就是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在他脚下,做“好医生”没有捷径,只有学习再学习,以精湛医术、精准理疗、精心服务回馈病人。做人,则葆有一颗素心,一尘不染,八风不动。作为全国知名专家,他有很多机会到更繁华的城市、更有“钱途”的单位、谋求更舒适的生活。但每一次,都因对学校的眷恋、对学生的挚爱、对病人的牵挂而选择留下。张文博教授的师者风范、医者情怀、学术品格和人格魅力已经成为滨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至今仍为广大师生所景仰和怀念。

人物通讯链接:

大师之风滨医之魂

——记滨州医学院“终身教授”张文博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也。”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当年的一席话,至今仍被人们奉为圭臬。

一所大学,靠什么吸引人?

地理位置、拳头专业、社会名气……

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答案。医院,靠什么令患者放心?

也许答案只有一个:医术。

无论是大学,医院,根本都在人,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不管是在滨州医学院,还是在滨医附院,提到“大师”二字,人们都会想到同一个人——张文博。

20余部专著、中华医学会“中国心电学终身成就奖”、中国心电学领域最高奖“黄宛心电学奖”、滨州医学院“终身教授”……在专业领域,张文博取得的成就自不必赘言;他毕生孜孜以求的求学精神、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学术追求、视病人如亲人的医者之心……更是他对“大师”的深刻诠释。

年2月6日,张文博教授因病不幸辞世。消息传来,亲友、同事、学生、经他医治过的患者无不痛心、惋惜。

记者采访了张文博教授的十余位同事、学生,谈及大师往事,一些受访者泣不成声,他们对张文博的敬佩和怀念难以自抑。所谓“斯人已去,风范长存”,希望本文能还原大师生活、工作的点滴。

张文博教授

学术的权威真正的大师

“古人曰‘齐鲁出鸿儒’,而滨州医学院更是人杰地灵。在心血管领域有我十分敬仰和尊敬的两位大师级学者,其中一位就是滨州医学院的张文博教授”说这话的,是国内心血管内科权威、中国心电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心律学会主任委员、医院教授郭继鸿。

郭继鸿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他是读着张文博教授的专著成长起来的。而他每次到滨州讲学,也必定到张文博家中拜访问候。

如今,滨州医学院已发展成为横跨“蓝黄”两区、滨州、烟台两地办学,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医学高等院校。而张文博在滨医发展初期,就已在专业领域全国闻名。

上世纪80年代末,有几名本科毕业生在同一年考入上海医科大学。面试时,导师拿出三份复杂的心电图让考生作答,结果这几名学生都得了满分。导师很吃惊,问他们是哪里毕业的?考生回答是滨州医学院,导师没说什么。导师又问心电图是哪位老师教的?考生回答是张文博教授。导师这才恍然大悟,表示考生得满分就一点也不意外了。

“年我大学本科毕业后考入武汉大学同济医学院读研究生,开始我说学校的名字时,很多老师和同学们都表示没有听说过。但当我说起张文博老师,很多老师都对我说:‘你回滨州时请代我向张老师问好,我们是读着他的书成长的’。那时,心里的自豪感真的是油然而生。”滨医附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李跃荣说。

滨州医学院副院长李克祥在回忆张文博教授时曾提到这样一件事:年,当时他作为学生辅导员列席学校的一次重要会议,教师代表杜炎青教授说他有次去北京看病,无意中提到了张文博,结果那里许多大夫都知道,因为和张文博的同事关系,医院还受到了很多关照。张文博在业界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在滨州医学院,大量青年学子发自内心地崇拜张文博,甚至直接影响了他们以后的专业选择,滨医附院院长助理兼医务处处长王东就是其中一位。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张文博老师的名气比原先更大了,高考填报志愿时,就知道学校有这样一位大师级人物。大学毕业我留校,在确定工作方向与专业时,我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心血管内科,促使我做这一决定的就是张文博老师,包括我身边很多师兄弟,也是在张文博老师的影响下选择了这一方向。说句很不谦虚的话,那时在外面说起是张文博老师的学生,别人都会高看你一眼。”王东说。

“实事求是的说,我上学时滨州医学院还不是像现在这样有名,因此一些老师就用张文博教授的事迹来激励大家:就算学校名气不大,也可以出一流的大师。”王东说。

“真正的大师”,是众位受访者对张文博教授的一致评价。20余部权威专著,填补国内空白;中华医学会“中国心电学终身成就奖”、“黄宛心电学奖”;滨州医学院唯一一位“终身教授”……

张文博,众人眼中的“大师”,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

年轻时就是传说人到中年扎根滨州

张文博,年出生于烟台,自幼勤奋好学。年随家人迁居青岛。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山东大学医学院,年,张文博圆满完成学业被分配到青岛医学院工作。年,青岛医学院整体搬迁至北镇办学,年,青岛医学院成立北镇分院,形成了青岛、滨州两地办学格局,年,为服从组织安排,在青岛医学院已工作20年的张文博,携家一起搬来了鲁北小镇——北镇,在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工作。从这时起,张文博就把根扎在了滨州。

青年时期的张文博,我们或许已无从知晓。作为张文博的师弟,中国心力衰竭协会创始人、滨州医学院教授张子彬称,他上学时就知道学校里有这么一位传奇式的人物。

“我年考入青岛医学院,张文博教授是我的学长,那时我就听说过他。用‘青年才俊’四个字形容他最贴切,当时学校里关于他的传说有两点:一,勤奋优秀,不但业务棒,还精通英、日、俄三国外语,这在那个年代是很了不起的;二,上进心强,他曾表示在成为主治医师之前不会考虑个人感情问题,这看似是一句玩笑话,却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他的志气和事业心。”张子彬说。

滨州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滨医附院原内科主任张玉传与张文博共事近40年,他与滨医附院原老年医学科主任刘肖林是张文博到滨州带出的第一批学生,与老师感情深厚。

“初到滨州时,张老师心里是不太情愿的。青岛与滨州自然环境的不同就不必说了,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北镇办学和科研条件与青岛比相差太多。”张玉传说,“但老师骨子里是服从组织分配的,既然安排了,他就和老伴毅然决然地来到了滨州,并深深把根扎在了这里。他儿女成人后分别在青岛和济南安了家,张文博老师也有很多次机会返回青岛定居,但他都放弃了,直到老两口先后都在滨州去世。我们说:‘当初最不愿来滨州的是张文博老师,但坚持到最后的,也是张文博老师’。我知道他是舍不得滨州,舍不得医学院,舍不得附院。”

人在四线小城名气享誉全国

“医学类的专业课和基础课,普遍来讲都比较枯燥,不好讲。尤其是张文博老师主讲的《诊断学》和其中的‘心电学’章节,很皮厚,学生不好理解,但张老师就是能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这让我们很是崇拜。”滨医烟台附院副院长孙经武说。

有一次坐火车出差时,一名年轻人热情与张文博打招呼,年轻人自称是张文博的学生,上学时对他的课印象特别深。

“虽然毕业多年,我对您给我们上心电图课时举的一个例子记忆犹新。在讲P波和QRS波的传导关系时,您把P波比喻成男性,QRS波比喻成女性。您说大街上男的女的很多,但他们没有任何交集时,那就是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心电图正常);但当他们牵手或拥抱时,那就证明他们有固定关系了(心电图不正常)。”当时那名年轻学生说。

“用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讲解抽象的医学知识,这是张文博老师的强项,在学校里,他是年轻学生的偶像。”张玉传说。

张文博教授年轻时声带做过手术,讲话有些嘶哑不能大声,但他一直坚持站在讲台,“他的课学生们都喜欢听,每次教室里都坐满了人,为了让每名学生都听清楚,他付出的努力要比别人多很多。”刘肖林说。

“张老师说他喜欢上课的感觉,他把学生们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每次看到学生们,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亲切,愿意把自己的平生所学教给学生们。”张玉传说,“原来我还不能理解这些,但现在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我能真切体会到老师当年的心情了。”

在培养学生问题上,张文博曾经跟学生们这样说:“培养年轻学生,从大的方面讲,这是为国家培养医学人才,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从小的角度说,这是对自己、对家人负责,把每名学生都带好了,你以后找他们看病时,心里才更放心。”

作为滨州医学院和滨医附院心电图、心脏彩超的奠基人,心血管专业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张文博教授的心血。

学习,张文博一生从未间断过,除了教室和病房,图书馆是他去过的最多的地方。那时没有互联网,期刊杂志、文献是获取专业知识的为数不多的来源,为了第一时间获取世界最前沿的专业知识,泡图书馆是张文博业余时间的最大爱好,为此,学校还专门为他订购了一批外文期刊,以方便他的学习。

当时没有电脑,张文博教授在阅读时把有用的资料记在卡片上,多年下来,仅这些卡片就有数箱子之多。

“这些年,滨州医学院和滨医附院的心血管内科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并且理念在国内一直很超前,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张老师永远在第一时间接受欧美等世界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并快速消化后传递给我们。这些,都是张老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孙经武说。

张文博教授查房

手把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春风化雨

查房是医疗工作中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培养医务人员的重要环节。“张老师在查房过程中对年轻大夫真正是手把手地教,真正做到了一丝不苟和不厌其烦,直到大家完全理解为止。”滨医附院大内科兼老年医学科主任张清潭说。

与上课时的风趣幽默不同,张文博在查房时体现了他严厉的一面。

“无论是我们还是年轻医生,每当得到与张文博老师一同查房的机会,心情总是很复杂,既高兴,又紧张,还有些害怕。”张玉传说,“高兴的是能跟着大师学习,可以学到真本事;紧张的是老师要求很高,生怕达不到老师标准;害怕的是老师会随时提问,万一答不上来当着那么多人真的会很难堪,因此,我们都逼着自己养成了查房前多看书、多学习,做好提前准备的习惯。”

在张玉传的办公桌里,收藏着厚厚一摞打印材料,其中大部分是心电图纸,空白处都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

“这些材料,都是张文博老师查房时留下的,遇到疑难问题时,我就会把这些资料重新拿出来再看看,至今受用。”说这话时,张玉传眼中闪烁着泪花。

“张老师每次查房,都会为每名学生精心准备一份材料,这些材料以纸条或试题的形式,都是张老师亲笔手写或亲自打印的,内容来自他一生实践中遇到的疑难病症或文献材料中的典型案例。查房过程中,张老师结合着患者实际情况讲解材料,查完房再把大家集中在一起讲解分析,直到都全部理解掌握,这种形式的学习,对大家的业务水平提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张玉传说。

“我们业务上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与张老师分不开。”刘肖林的话代表了众多弟子的心声。

在滨医附院,有一种护士很特别,叫做“心血管内科出来的护士”。

这种特别不仅体现在从这个科室出来的护士到别的地方都会是业务骨干,她们还都有一项“绝技”:个个都会看心电图。不要小看这项技能,关键时刻真能救危急患者的命。

为了提高年轻医生和护士的专业技能,张文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开始在心血管内科开办心电图培训班,每周一次,张文博亲自主讲,这一办,就是近三十年。

“举办这个培训班张老师完全是义务,用的也都是大家的业余时间,老师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出于他的责任心。”李跃荣说。

“张老师的培训有详细计划和很强的针对性,老师会对内容进行总结提问并定期考试,督促大家进步。”曾在滨医附院心血管内科工作过的张贞美护士说,“心脏病发作一般都很突然,如果发病后再去找医生,有时候会贻误最佳治疗机会。医院里平时与病人接触最多的就是护士,在掌握了基本和常见的心电图知识后,这样遇到突发情况时护士就会开展紧急处置,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这样的例子在心血管内科太多太多。”

不仅如此,上世纪80年代,在张文博的倡议下,滨州医学院在山东创办了第一个省级心电图培训班,定期培养培训心电图专业人才,后来这个学习班规模越来越大,现在已更名为山东省介入心脏病学青年论坛,继续为培养全省乃至国内医学专业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拼搏脚步从未停歇终身教授实至名归

熟悉张文博的人,都知道他有个信念支撑:人不能虚度年华,活着就要对社会有所贡献。

年,60岁的张文博到了退休年龄,按说为了事业忙碌了大半辈子也该好好休息,享受天伦之乐,但他却从没有停止拼搏的脚步,直到生命的尽头。

退休后,张文博坚持每周到心血管内科和老年医学科查房,一是为了带学生,让大家快速成长;再就是为了病人,他心里永远都装着病人。

“每到张老师查房那天,病房里的患者们都在盼望着,看到老教授来了,他们的心里也就踏实了。”李跃荣说。

滨医附院很多人都知道院里有位老专家会定期风雨风阻地查房,心里有所感动;真正熟悉张文博的人就不仅是感动那么简单了,还有心疼。

“张老师心脏一直不太好,血压高,还曾患过脑梗,腰椎间盘突出,走路很困难。说是走路,其实就是一点点地挪动,这些,外人哪能知道!”说到这里,刘肖林的眼泪早已止不住地流下来。

张文博家就住在黄河三路滨医家属院,离病房楼大概三四百米距离。刚退休那会,张文博还能自己慢慢走过去,后来身体状况日益下降,这段距离已经无法坚持,他就让人来回接送,但不管怎样,他从来没有耽误过查房,也无论什么天气。

年,现任滨医附院老年医学科护士长的王云文刚从别的科室调来不久,以前她多次听说过张文博教授的事迹,没有深入接触。通过近距离的学习,她从心里更加崇敬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那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天降大雪,看着室外湿滑的路面,王云文随口和同事说了一句:“这样的天气,张教授还会来吗?这么大年纪了,按说也真的不该来。”结果话音刚落,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别人的搀扶下挪进病房,这正是张文博教授。

“那一年,老人已经80周岁,那一幕,我这辈子永远不会忘记。”王云文说。

年下半年,张文博有段时间全身无力,走路挪也挪不动,初步检查为严重贫血,后来诊断为胃癌,至此,张文博才停止了查房,那时,他已是81岁高龄。

“就是躺在病床上,张老师还是挂念着其他患者,我多次见他拿着别人的病历、心电图和医生讨论病情、治疗方案……都那时候了,他心里还是想着患者,想着工作。”张贞美说道。

“作为滨州医学院唯一的终身教授,张老师实至名归,他把事业做到了干不动的那一刻。”孙经武说。

著书立说名闻天下作品未尽终生留憾

学校为“心电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我院教授张文博授勋

有人说,张文博一生在做三件事:救死扶伤,教书育人,著书立说;张文博一生在三个地方时间最长:教室,病房,图书馆。

熟悉张文博的人都知道,身边的这位大师几乎没什么爱好,一生不抽烟、不喝酒,不会打牌,不会下棋,不爱看电视,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著书。

去过张文博家里的人都说,老人家里没什么高档家具、家电,唯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随处可见的书籍。

“别人看书会犯困,但张老师看书是越看越精神。”李跃荣说。

业余时间,张文博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静静坐在图书馆,看书,查资料,翻译外籍文献,他不但善于借鉴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还善于总结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经过多年积累,年,他的第一本著作《心电图鉴别诊断》内部出版,填补了该领域书籍的国内空白。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出版著作20余部,其中多部被业内奉为宝典,这样的成就,在全国也极为罕见。

在国内许多心血管内科医生的案头,都放着一本名为《心电图诊断手册》的书,这部著作,已成为该领域的工具书,遇到疑难问题,拿出这本书查阅一下,问题就解决了。在这本书封面的显著位置,特别标注着“已累计印刷超过本”字样。

“与文学类等畅销书不同,医学专业类书籍销售超过00本的就不算多,能达到本在国内已经非常少见了。”曾与张文博合作主编出版著作的李跃荣说。

在查出患病之前,《心电图诊断手册》已连续出版了四版,每次出版都是供不应求,出版社多次找到张文博,表示希望能尽快出第五版,结果还没等写,他就被查出罹患癌症。

张文博患病期间,张玉传曾多次探望。第一次去的时候张文博表示想写第五版,征求张玉传的意见。“老师当时有顾虑:不写,怕辜负读者的期望;写,又怕没写完身体就不行了。看到老师当时的身体状况,我们每个人都很心疼,我告诉他:‘老师,您已经写了一辈子了,足够我们读的了,您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保重身体。’老师听了后默默点了点头。”

过了一个月,张玉传第二次去探望张文博,这时老人的身体状况已经很不好,他满是遗憾地告诉张玉传已经决定不再写第五版了,“就是写,也写不完了。”

年春节刚过,经过治疗张文博的身体有些好转,张文博满眼放光地告诉张玉传,表示他还是想写第五版,“其实也不是太难写,我现在心里已经有腹稿了,写完找人打印出来就好了。”张文博对写书又重新抱有希望。

在此后的半年时间里,张文博带病著书,由于常年卧床,身上起了褥疮,坐时间久了褥疮被磨破,也没能阻挡他写书的热情。

著书,早已成为张文博生命的一部分。

年下半年,张文博病情出现恶化,需要住院治疗。入院前,《心电图诊断手册》第五版手稿已经完成了一多半,张文博充满信心地跟张玉传说,等他出院后还要继续写。只是,那次住院后,张文博就再也没回过家。

住院后,张文博不能正常进食,需要插入胃管配合治疗,但任凭谁劝,张文博都不愿插胃管。无奈下,有人找到了张玉传,希望已共事近40年他再劝一劝张文博。

看到老师被病魔折磨的样子,张玉传心痛不已,“我跟张老师说:‘老师,咱不是还得写书吗?不保重身体,咱哪有资本啊?为了写书,咱也得配合治疗啊。’老师没再说什么,默默同意了插胃管,配合治疗。我知道,老师最大的心愿,就是把书写完。”

而著作没能完成,也成为张文博生前最大的遗憾。

八风不动一尘不染医者父母心美名传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除了业务、能力有过人之处外,必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张文博一生救死扶伤,医德高尚是出了名的,慕名而来找他看病的不计其数,医院找不到张文博,就四处打听找到家里,“只有见到张文博心里才有底。”

“医者父母心,说的是医务工作者对待病人要像父母牵挂自己的孩子一样,张老师真的做到了这一点。”王云文说,“老师不止一次告诉我们,一定多站在病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因为他们身体患病,心情肯定不好,有时对别人也会态度不好,作为医生一定要体谅、理解他们。”

“张老师知道病人看病不容易,因此处处为他们着想,用药都是选择有效且经济实惠的。”张贞美说,“在医院里,对病人的健康指导一般由护士来做,但在张老师这里这项工作都是他自己做,病人饮食、活动有哪些注意事项,张老师亲自指导,因为他明白,医生的话患者肯定会更加重视,利于患者康复。”

医者父母心,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医生要有平等心,对所有患者都要同等对待,“在张老师眼里,所有的病人都是一样的,不管你是农村百姓,还是富豪政要。”张玉传说,有的年轻医生刚参加工作时遇到来自农村或老年病号躲着走,张文博不但自己主动迎上去,还教育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

“拿红包这事,有人认为不送红包医生就不上心,这其实都是社会上的错误观念。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没有任何一个医生不想把病人治好。在这件事上,张老师经常教育我们,他从医一生,没有收过病人一分钱。上世纪80年代,有次手术前病人家属硬塞给张老师50元红包,张老师怎么也推辞不了。手术成功后,张老师委托我把钱交到了住院处,等病人出院时结算用。”

熟悉张文博的人都知道,大年初一张文博家是不开门的,“老师平时从不收礼,他怕这一天有人会趁机带礼品到家中拜年,外人看来这是不通情理,但张老师就是怕别人破费。”刘肖林说。

大年初一家里找不到张文博,但这天在病房值班的医生同事却几乎每年都能见到张文博的身影,“越是这时候,张老师越是和大家在一起,和病人在一起。”孙经武说。

“张老师是我到目前为止见过的医生中医术最高,品德最好的一位。”孙经武这么说。

“张老师在心电领域的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作风,高尚的医德,值得我们学一辈子,值得我一生崇敬。”张清潭说。

“一尘不染,八风不动。”国内心血管内科权威、医院教授郭继鸿送给张文博的八个字,是老人一生的真实写照。

业务精益求精品德不留瑕疵

“典型的学者之风,从不追名逐利,我给他总结了八个字:清净、清高、清廉、清贫。”张清潭说,“老师深深影响了我,我希望能成为他那样的人。”

在同事和学生眼里,张文博有“缺点”,并且还很突出,就是不会拉关系,不会主动在社会上结交朋友。

虽然社会上朋友不多,但很多经他诊治的患者却成为他的好朋友。

年前后,滨医附院收治了一名来自高青县的农村孩子,患者当时只有十一二岁,经常反复昏厥。这么小的年龄出现这种症状,在当时全国都很少见,院里一时不能确诊。

经了解,孩子母亲一家有中青年猝死家族史,后张文博确认为遗传性QT间期延长综合症,这是一种国内非常少见的先天性心脏遗传病,国内仅有20例报道。张文博为该患者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目前该患者已是中年,早已娶妻生子。医院复查,医院,他必定要见张文博教授。

张文博从医五十余年,许多重症病人在他这里重生并恢复健康,加之他对病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张文博教授从教从医50周年座谈会

去年,一位家住滨州市区邮电小区的患者听说张文博教授患病的消息,说什么也要到家中探望。在给张文博打电话时,老人婉言谢绝。后来那名患者哭着告诉滨医附院的其他医生:“要是当年没有张文博教授,我可能就活不到现在,说什么我都该去看望一下他啊!”

年4月,滨南采油厂一位90多岁的老人突发心脏病到滨医附院抢救。医院才知道,这位老人原来经张文博教授救治过,并结下了深厚感情。前几天老人家里新雇佣了一个保姆,巧的是,该保姆原来就在张文博教授家工作过。通过交谈,老人得知了张文博教授去世的消息,悲痛不已引起了心脏病发作。

“老师一生从不愿意麻烦别人,哪怕是他病重需要照顾时。”张贞美说。

年下半年,张文博和老伴先后被检查出患有癌症,考虑到两位老人对医院所做的贡献,且他们的子女常年不在身边,医院决定派人到老人家中做特别护理。在征求老人意见时,张文博说什么也不同意,“老师一是不想搞特殊,二不想麻烦别人,这两点都会让他心里过意不去。”孙经武说。

“老师在住院以前,有段时间身体状况已经相当不好,翻身儿都成问题。我们几个学生就自发轮流到老师家中给老师喂饭,或做些理疗辅助措施。每次理疗结束,老师都会双手合十很真诚地向我们表示感谢。每当这时候,我们心里都很难受,老师关心了我们一辈子,能为老师做一点事真的很应该,但他认为这是给我们添麻烦了。因此每次做完理疗,我们一般都会匆匆离开,更不敢看他充满感激的眼神。”说到这里,张贞美已经止不住地抽泣。

“住院后,老师就住在老年医学科病房,每次帮他翻身,不管他身体多么难受,都会给你一个温暖的笑脸。”王云文说。

在生命的尾声,张文博意识已不是十分清醒。弥留之际,王东去探望恩师,“老师断断续续跟我说了他的三点遗愿:心电学一定要继承发展;帮他照顾好老伴黄薇教授;学术一定要后继有人,要后继有人。”

年2月6日,农历二零一五年腊月二十八,农历除夕的前一天,张文博与世长辞,半个月后,夫人黄薇教授追随大师而去。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在业务上,老师一生精益求精,没有终点;在品德上,他没有任何瑕疵。”刘肖林坚定地说。

本文系鲁北晚报记者与滨医附院宣传统战处工作人员联合采访,写于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38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