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5日到8日,原创话剧《开饭!》,在首都剧场连演五场。该剧是黄盈导演的第8部“新京味”话剧,同时也是他个人导演生涯的第50部作品,此前黄盈曾表示这是一部写给父辈的作品,“是给老一辈工人阶层的赞歌。”该剧同时也是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年度资助项目、大戏东望·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原创剧目、首都剧场邀约剧目。
《开饭!》剧照本文剧照摄影:石榴、朱朝晖黄盈和编剧张婷在创作之初,便为《开饭!》在70年间,以每10年为限,甄选出来7个时间节点:年、年、年、年、年、年、年。相对应的7顿饭的节点背后,所体现的正是他们对时代的观察与总结。《开饭!》又是一出群戏,写了北京普通人家何家的三个孩子:大哥、二哥和三妹。他们分别出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间,共同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最为困难的一段时期,经历过生活动荡,也赶上了日子趋好,在时代大浪翻卷间载沉载浮,如今渐渐老去……“但我们没有理由忘却他们的存在,因为正是他们,撑起了我们当下美好和富足的全部可能。”黄盈说。
首演当晚,不少观众阖家前来观剧,人丛中既可以看到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快步如飞的少年。就澎湃新闻记者现场观摩,随着剧情渐入佳境,现场不少观众纷纷掏出纸巾,即便人人都戴着口罩,依然可以听到邻座四周的啜泣声。
看过《开饭!》的人们,恐怕在共情之余,还是会给出更公允的判断。近几年来,以年代更迭为经,以社会发展为纬,立意盘点与回望的文艺作品也可谓是层出不穷。今年43岁的黄盈导演在业内有“怪才”之称,他大学读的是生物系,却因着个人对戏剧的热爱,现而今一面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书,一面领着自己的工作室素以“高产”闻名,更凭借一连做了八部北京题材的话剧,有了“新京味儿”代言的美誉。在《开饭!》中,尽管也写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紧巴巴的日子和上山下乡的知青岁月,但显然不再是“伤痕文学”的笔触,而是在苦难中看到了普通人守望相助的缱绻,看到了第一代产业工人筚路蓝缕,苦干实干的奉献——有问题不回避,有成就亦不应无视甚至抹杀,特别是到了剧中的七十年代,国内轻工业水平的显著提升,普通人可以下馆子了,一段啼笑皆非的相亲戏,不仅调和了观众看戏的情绪,也丰赡了时代应有的内涵。
这出戏拉长了视距,无疑给出了更平实,冷静的观察与呈现。黄盈没有把《开饭!》做成一篇政论文,而是以丰沛的细节,真挚的笔触勾勒出大时代中的“个人史”——戏中的“英雄”,不再是时代的弄潮儿,抑或是掌握社会话语权的精英,那些默默无闻却甘于奉献的人们,才堪为社会发展进步筑基的脊梁。黄盈说,“之所以要回看已经默默无闻不再发声的那代人,是为了让我们明天变得更好。”
“个人史汇聚成时代清晰的轮廓和质感”澎湃新闻:这部戏的首演我在现场,很多观众都被剧情感动得热泪盈眶。能看出来你写剧本时是融入了个人情感的,能否介绍下创作缘起?
黄盈:有一次讨论剧本,我的联合制作人说起来,一家人在一起吃饭这事儿挺有意思。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我的工作室过往做过不少和“吃”相关的戏,比如《卤煮》就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讲起,这一次如果写一家人,从五六十年代走来,通过饭桌上的变化反映时代的发展、国家的变迁,也是一次不错的尝试。
就我而言,父母当年是双职工,我上的小学离家不远,中午自己回家吃饭,先要从邻居大爷大妈家取家门钥匙。每天早上,爸妈会把隔夜的剩饭做成一锅蛋炒饭,用锅盖盖在锅里,中午进了家门,自己点开煤气灶,把饭菜热一下,就是一顿午饭。我是一个在吃上特别随意的人,但上小学吃午饭这事儿给我印象太深了。这样的经历,对于70后、80后而言,小时候可能都经历过,一聊起来都感叹时代发展变化太快了,能看出家庭的消费水平、消费观念等等的变化。之后,我们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包括我跟自己的父母亲戚去聊天,也采访了不同阶层年龄段的人们,等到开始排演的时候,每个演员我也鼓励他们回去和自己的亲朋好友聊吃饭这事,一同做了大量案头和采访工作。
澎湃新闻:能否举一个通过采访得来的细节?黄盈:这样的细节很多,你比如说老人们回忆起当年的物价,什么菜、什么肉,多少钱都是非常精确的数字。特别是提到“标准粉”,一斤是一毛八分五,这个价钱凡是五十年代过来的人,几乎都是脱口而出。这都过去多少年了,他们依然记得非常清楚,有零有整到“几厘”?!其实到了八十年代,“几厘”钱已经不算事儿了,钢镚里最小的是“一分”。“厘”这个概念怎么来的?因为当年工资少,家里人口多,你必须计算着花,怎么花才能既让家人吃得饱,又能坚持到月底,这必然就造成他们对价格的波动非常敏感。咱们现在问一件东西的价格,都是个大概齐,即便是一个月工资花冒了,也不至于说下个月就得挨饿。可以这么说,凡是在这个戏里出现的数字,都是采访并反复核实来的。再比如,当年到兵团插队,一个人每个月是有三十多块钱工资,但其中十几块钱是要交还兵团的,这是固定的饭费。
我今年才43岁,戏里很多年代我也没有赶上。年轻的时候,父辈母辈甚至爷爷奶奶辈跟你唠叨这些家常,聊他们年轻的岁月,你可能都没兴趣听,觉得他们讲的那套离自己很远。但等你也经历了些事情,有了些阅历,特别是想去探寻过往的时代,你会发现他们讲述的东西,那些个人史逐渐能汇聚成一个时代清晰的轮廓和质感。另外,同样是吃饭这事儿,之前我们为了果腹,后来是想追求口味,现在则讲究健康。所谓“吃饱吃好”的概念也有了变化,人们都在追求“吃健康”。而且在吃的形式上,远离逢年过节吃顿大餐,到生活有了改善,时不时能出门下个馆子,再到现在我们动动手指就能外卖点餐,不仅不用自己做,甚至连出去吃都省了,直接给送到家,选择太丰富了。
澎湃新闻:没错,从吃不饱到吃健康,餐桌上的变化也带来了人际关系的变化。黄盈:是的,五十年代施行粮票计划供给制,这跟现在完全不同,当下的人们为了减肥瘦身,甚至还刻意不吃粮食。对每一个具体的家庭而言,就需要有人挣钱养家,往往是家里的大哥、大姐先参加工作后,哪怕只有十几块钱工资,也要拿出一大部分补贴家用,让弟弟妹妹们能吃饱饭、有衣穿。
从施行票证制到现而今我们动动手指就能手机点餐,这六七十年间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但是当年互相邻里之间靠得很近,那代人有个朴素的观念:你家有困难了,我家帮衬一把,我家这阵子手头紧,你家接济一下。到了今天,每个家庭都生活在单元楼里,各过个富足的日子,但我觉得往日的生活不能翻篇。戏里的男主演,演大哥的邵泽辉,他的父亲就是首钢的工人,我的父亲也是一名工人。工人阶级支撑着国和家的建设,是基石一般的群体,今天我们可以动动手指就点餐,如此便捷的生活固然是科技的进步,但国家的老底子,物质基础是他们当年年轻时打下的,这不应被遗忘。
澎湃新闻:所以在这部戏里,男一号是大哥,一位一辈子朴实奉献,默默无闻的老工人。黄盈:没错,过往这样的年代戏,主角往往是二哥这样的人物作为叙事的主轴,他们上山下乡兵团插队吃过苦,也阴差阳错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跻身“先富”人群,这类人的人生跌宕起伏,富于传奇性。而像大哥这样的人,太少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