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谓“十年磨一剑”的专著《心象造境——何怀硕苦涩美感的世界》,已在案头一年多,一直想写篇书评,却因作者用心之深超出我想象而无从下笔。读完该书后的感受,本来跟作者初枢昊一样熟悉的何怀硕先生,似乎反变得有些陌生起来——让我陷入对一位别有怀抱的画家、学人在这个时代语境里存在与意义的思考。
多年前去台北拜访何怀硕先生,就听他说,跟大陆朋友通信,二十年来一直持续的有两个年轻人,一个是北京的初枢昊,一个杭州的王犁,你们两个人应该见见面认识一下。后来,虽和初枢昊有电话往来,但至今也没有见过面,我们两个当年的年轻人如今也到了时常感到精力不济的中年。疫情三年,两岸往来大为不便,时常惦念台北的何先生近况如何?有朋友问起对海峡彼岸学者的印象,我一闪而过的感觉,就是读完他们的著作后再接触作者,还有很多人格魅力令人敬佩,处理事物价值观稳定,有旧学底子,文笔言辞典雅,书信往返礼仪周到,大陆只有在日渐凋零的前辈学人身上才能感受得到。
1
初枢昊年长我一岁,我们俩,一个北方胶东小城文登的小伙与一个南方浙西小镇排岭的小子,在相同时代不同地点,那么相同的机缘开始接触何怀硕先生的信息,《心象造境》的自序《识荆三十二载——书信与交往中的怀硕先生》,记述了与我何等相似的经历。初枢昊最早看到何先生的画作,是在年第4期《迎春花》杂志上——杂志刊登了何怀硕《斜晖》《荒寒》《枯树赋》《苍山残照》《空茫》等作品;我应该是从年第2期《迎春花》杂志上第一次看到何先生的作品,这一期以他的画作《蟠木林》局部为封面,配有杜滋龄《深沉的苦涩美感》一文,内文刊发《蟠木林》《雨巷》《李后主词意》《古月》《独行》等作品,这次的初遇,如该书作者第一次看到何先生作品感到的震撼一样,如此的沧桑、深沉、孤独和深凝涩古。初枢昊说:何怀硕三个字,从此深深烙印在他的艺术地图里。当时,他自然不会想到,在南方某处的我,也记住了何怀硕这个名字。对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我们来说,更多的是比遥远还远的陌生的距离,更多也是对远方渴望的眺望。
《迎春花》中国画季刊年第2期封面
何怀硕《蟠木林》,年,纸本水墨设色,66×cm
何怀硕《雨巷》,年,纸本水墨设色,66×66cm
何怀硕《古月》,年,纸本水墨设色,67×81cm初枢昊本科读北师大经济系时,我可是在南方的中学为考试不及格而愁眉苦脸。在他上大学时的年,曾与一本何怀硕的港版画册失之交臂;而我年上大学的阶段,却幸运地在天津美术学院门口一家书画用品店买到何先生第一本大陆版文集《何怀硕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年2月第一版),才恍然知晓,原来他不仅是画家,也是卓有见地的评论家,谈艺论文之余流露更多的是知识分子关心天下事的古道热肠。《何怀硕文集》水天中序和贾方舟序都提及何怀硕的写作对那个时代他们的影响,“多少年过去了,提起何怀硕的书,‘参与感’便油然而生,那是一种进取、开放、生气勃勃的感觉。虽说这多少反映着当时特殊的读书环境,但更主要的是他的思想和文风留下的鲜明印象。”(水天中语)
何怀硕《寒林坠月》,年,纸本水墨设色,×67cm何怀硕早年的《寒林坠月》(),有意强化线条的排沓、穿插,以线之繁复,对比月之简空
何怀硕《白屋》,年,纸本水墨设色,71×79cm何怀硕的文章、绘画如此深地引起大陆几代画家、学人,长者如李可染、叶浅予等,平交如周思聪、郎绍君、邵大箴等,还有我们这拨无名后生的注意,回想起来,应该是不同的语境和开阔的视野,他身兼画家与知识人兼济天下的担当和勇气,“外警西化的狂潮,内警沉酣之迷梦”(余光中语),对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我们来说,是何等的超前意识啊!作为个体面对整个时代变化的问题意识,不止萦绕在我们面前,更深植我们心底。2
年春夏之交,初枢昊在中国美术馆偶遇史国良先生,史先生告诉他可以给何先生写信,他会很愿意回信谈论艺术问题。我本科毕业在浙江艺术学校工作,教学压力轻,有闲暇读书,积极寻找机会参与社会诸事。当时髙世名还在读硕士研究生,不满足于本校的课程,常去浙江大学、杭州大学听课,途径黄龙洞艺校时来我的宿舍小坐,他当时在读柏拉图《理想国》,聊天中流露出非凡的学术视野和阅读野心,对我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