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没有专业看白癜风的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8308198310460181&wfr=spider&for=pc
7月25日,北京文化论坛开幕。北京文化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 主题,以“推动文化创新赋能美好生活”为年度主题,包括开幕式暨主论坛、4个分论坛及相关活动,力争打造成为文化领域的全国性品牌论坛。
参加论坛的诸位嘉宾,从城市的历史、文化、创新等角度探讨北京的魅力之源,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演员于和伟
只要认真去做,一定会有人看到
7月25日,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发布“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年度十件大事”,《觉醒年代》《 》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精彩呈现入选其中。作为电视剧《觉醒年代》的参演者,于和伟由衷感慨,“这让我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年,建党百年之际,《觉醒年代》破圈爆火,尤其在年轻观众中大受欢迎。“拍戏时,我们没有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我们也没有带着预设性的目的,没有想过应该怎么去破圈、怎么去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想的只有怎么去还原、怎么去尊重。观众从来都不是傻子,《觉醒年代》给我的启发就是,只要认真去做,一定会有人看到,这也让我们今后的创作有了标准。”
包括《觉醒年代》中的陈独秀在内,这些年来,于和伟塑造的很多影视形象都备受观众认可。“观众们过誉了,我得清醒一点,我其实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千人千面’。”于和伟说,“演员首先是自己,就是这样的声音、这样的气质,我们要用自己这块材料去塑造各种各样的角色,但关键在于是否能 地表达出角色的内心和精神世界。”
读大学时,老师曾说,“功课做在戏外”,一路走来,于和伟对此越发认同。“声、台、形、表的基本功,你会他也会,而对角色的认知,是要通过不同途径来构建的。这个人为什么是这样的?从心理学来看,这可能与原生家庭有关,或者可以用弗洛伊德的观点来解释。演员学的知识应该更杂,什么都通一点,一定是有好处的。”
“不管塑造怎样的角色,古代、近代或者现代,都与知识面的涉猎有直接的关系。”于和伟说。演员需要“信念感”,塑造角色时,他的自信来自大量的案头工作和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在饰演历史人物时,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我不会那么自信;拍《刑警队长》时,如果没有去体验生活,我也不会那么自信。理清楚了人物的逻辑,很多东西是会自己‘长’出来的。”
于和伟认为,“文化”的含义博大精深,囊括方方面面,远不只是“会写字”这样简单。他同时提到了自己的母亲,老人家并不识字,但于和伟从不认为母亲“没文化”。“她从生活和习惯中承袭的规矩、理念、俗语、人生智慧,其实都是文化。我觉得很神奇,也许有些内容没有落到纸面上,但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这样传承着,在民间有着广泛的根基。”
很多观众对于和伟未来的拍戏规划很感兴趣。但在谈及自己的取舍标准时,于和伟似乎有点“任性”:“有时候经纪人会来问我,为什么要接这个角色?可能就是因为一句台词,我会与它共情,会念念不忘,哪怕剧本都不是特别成熟,但角色就像火苗一样触动了我。”在“流量”备受追捧和争议的年代,于和伟认为,数字和流量本身并非原罪,它们代表着某个层面,但是别“为王”、别“独尊”。艺术创作需要真诚,对作品、对人物都要真诚,这是表演的 关。
作家梁晓声
经典作品让我知道人应该怎样
已经73岁的 作家梁晓声刚刚完成自己的 ,也是 一部长篇小说《父父子子》。他告诉记者,自己的“梁记面食店”要关张了。回顾毕生文学创作,他说自己直到年近60岁才悟到,“经典作品(绝大多数为现实主义作品)都不约而同的,不仅写人在某种情况下是怎样的,还写出了人应该怎样的。正是通过文学作品不断强调人在现实中,到底应该怎样,人类才会进步。”7月25日,梁晓声作为北京文化论坛的嘉宾,围绕“传承、创新、互鉴”主题,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若论自己的创作生涯有什么转折点,梁晓声认为年起调入北京语言大学任教,对自己创作的触动非常大。他在课堂上讲“中国的大学中文系底线就是评论,学中文必须具备评论的能力。”同时他也思考:文学评论有尺度吗?今天大家所说的经典是凭着一种什么样的根据来确定的呢?进而他又去探寻人类与文学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反复研读中外经典、回顾自己的创作,他得出结论“经典实际上是指作品的人文价值取向:那些经典的作品不约而同的,不仅写人在某种情况下是怎样的,还写出了人应该怎样的。而‘应该怎样’,就包含我们大家所说的做人要正直。”
身为教师的梁晓声经常跟学子们讲,毛虫化为蝴蝶是个痛苦漫长的过程,但是从蝴蝶再退回毛虫,过程就相对较短。“我们今天所遵循的一些做人基本原则,可能是经过几千年的文化而化来。但如果人类再退回到丛林法则,退到和动物差不多,很可能只要一两个世纪就可以了。”
文学当然也有娱乐功能,梁晓声并不否认这一点,但他强调还是不要忘记文学艺术潜移默化的以文化人作用。文学的教化作用自然要借助阅读来实现。面对年轻人的文化休闲选择,梁晓声主张在有条件的时候还是尽量多读书。“现在人们家里最不缺的就是电插头,若是家里也不缺书架,好的家风、好的文化传统就能代代相传。”
而提到读书,梁晓声又谈到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北京的各级图书馆做得不错。”比如,有些区在努力做到15分钟图书馆服务圈,有的则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他对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出了中肯建议,“一个国度、一座城市的文化程度较高,首先来自这里的人的文明程度,第二来自每一个人对于好的文化有认同感。这两点能做到的话,北京就是我们全国14亿人都向往的首都了。”
北方昆剧院85后演员邵天帅
为昆曲注入青春的力量
在北京文化论坛上,北方昆曲剧院85后演员邵天帅是最年轻的一位代表。“今年是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21年,也是我从艺的第21年。”
邵天帅从小是学民族舞的,对昆曲其实很陌生。“我在沈阳艺校学习期间遇到一位老师,他说我有一种兰花的气质,很适合唱昆曲。”15岁那年,邵天帅参加了北方昆曲剧院学员班的招生考试。“我是5月3日拿到的录取通知,5月18日,昆曲被列入世界非遗,所以我们这一届学员是被昆曲眷顾的。”
不过,真正开始学习昆曲,对邵天帅来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刚开始确实摸不着昆曲的魂,特别是唱腔,练了很多遍还是记不住,就会很着急,为此还哭过鼻子。”在老师和父母的鼓励下,坚持了一两年之后,她开始逐渐找到了昆曲的神韵。“特别是站在舞台上,观众的掌声让我既享受又深受激励。”经过刻苦学习,23岁的邵天帅就主演了大戏《牡丹亭》,开始在昆曲舞台上绽放光彩。
“现在我们北昆演员的平均年龄是35岁,是一支朝气蓬勃的青年队伍,也可以说是昆曲界的一支生力军。我们除了要继承好老艺术家的经典作品,也要呈现好当代的中国故事。”年起,邵天帅发起了“观其复”系列昆曲剧目创排,六年来复原了元杂剧及明清传奇《怜香伴》《玉簪记》《墙头马上》《望江亭中秋切鲙》《金雀记》等剧目,通过对昆曲史料的挖掘、复原和呈现,把原汁原味的复古风格昆曲艺术呈现给当下的观众。
北方昆曲剧院是长江以北 一家昆曲剧院,北京的千年文脉为昆曲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养分。“在北京题材方面,我们创排了《荣宝斋》《林徽因》《曹雪芹》等剧目;同时,北京给了我们更大的舞台,在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大型演出上,都有北昆的身影。”她也期待,通过北京文化论坛的平台,古老的昆曲艺术能得到更好地推广和传播。
邵天帅还透露,备受戏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