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长在一个靠山傍河的小村庄,是地地道道的“山河之子”。
不知从哪里来了一群神秘的女教师,和我妈妈一起,把我从家乡的山河拉进了书本。
后来,书本又把我推进了城市。在读了很多很多书,经历了很多很多灾难之后,我终于暮然醒悟,发现一切文化的终极基准,人间是非的最后恒定,还是要看山河大地。
根据这个认知,我终于出逃,逃回山河大地。从此,我的脚步再也不会蹈空凌云,我的文笔再也不会高谈阔论,我的思绪再也不会离开苍原苍生。
——余秋雨
家里早就有本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喜欢书名中“文化”与“苦”的结合,让人联想到智者的修行破惑之艰辛,有远离尘嚣、苦尽甘来的感动。
而后,知道这是余秋雨先生辞去了显赫的学术职位,推开了书房的门,换上了远行的装束,用文字游走在山水之间的感受。
得知很多文字就产生于山水自然间,是当时的笔记,是当时的真感,心生羡慕,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年轻时没钱游走万水千山,埋头苦干奔远大前程,曾对余秋雨先生的“出走”不以为然,无心潜读笔下山水。
后来,忙着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忽然流行裸辞只留下一张纸条“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这份潇洒,需要的不仅是一张机票,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舍弃舒适区,转向另一种不确定的生活态度。
再后来毫无学业压力的读更多书,才懂得,茫然的旅行是疲惫的,无心地行走是徒劳的。
真正的富足的人:文章是案头山水,山水是地上文章。
善读与行走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那些文化著作畅销市场,不仅仅因为其文笔自然,唤起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更源于他亲历行走的力量。
余秋雨辞职23次,放弃官位学术权威,毅然行走于大山大水之间,他说:
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
清朝文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真正善于读书的人一定不是死读书的人,他会去用脚步丈量古人笔下山水城邑之间的距离,用心去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诗意;而真正热爱山水的人,也会用慧眼去发现山水之外万物丰富自然的天地。
体验与行走
一提起旅行,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疲惫,眼前琐事厌烦大于对行程美景的期待。最后就变成了懒得动身,就像郁达夫的那句名言“所谓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看别人呆腻的地方”。
不如躺在床上,去抖音和小红书“云旅行”,省钱省力。
有一本书叫作《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探讨了骑摩托车和其他的旅行方式完全不同。
“坐在汽车里,你总是被局限在一个小空间之内,因为已经习惯了,你意识不到从车窗向外看风景和看电视差不多。你只是个被动的观众,景物只能在一个框框里无聊地从你身边飞驰而过。”
“而骑在摩托车上,框框就消失了。你和大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你就处于景致之中,而不再是观众,你能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
余秋雨在《我的山河》中说:
“行走中的人有权利把脚下的一切称作‘我的山河’。有了‘我的山河’,也就大体知道,生存是什么。”
余秋雨的山河散文,最动人处莫过于他身在其中与山水的互动:在都江堰铺纸研墨写下“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在上京龙泉府的井口盘桓幻想千年之故;在莫高窟抢先走到年代标示牌前,快速地算出年龄,然后再恭敬地抬起头......
倘若这些感悟和文化传递,仅仅出自出差、旅行偶得之感,恐怕效果将大打折扣。
远游的目的是重塑自我,深度的人文互动。凭借着山河触碰到大量真实的细节,真切感受到在天地间活过一次,才是真实的体验。
情感与行走
没有文化支撑的风景,只是展现自然的美感,有了历史与情感的传递,风景不再只是风景,山水有情,暗藏文化根脉。
余秋雨笔下的一个个自然景观,触发着文化与文人幽深之思,意蕴的人生睿智的契机。思与悟,是行走至此的每一处要攀越的理性高峰。
有文人故事和历史足迹的地方,才有渴望重走的情怀。
最近刚读过俞敏洪的最新散文集《在岁月中远行》,在书中写下了陪伴他走过人生至暗时刻的两个行径:行走使人辽阔,阅读让人生释然。
对于俞敏洪而言,行走是出走半生看大千世界,回头有母爱家乡。书中写满了他对江南乡土的浓郁的情怀,早早地,他就懂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之乐。
行走背着书包,用他中国文化人特有的敏锐与情怀,用散文的形式抒发出行走于大地之上,所到之处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
他不同于文人墨客对山河精神的意向奔涌,更多的是他作为大地之子,从农村走出来的城市精英回归土地之本,去感受生命自然大地的美好。
俞敏洪说“一个人没有对生命的热爱,就不可能有生命的精彩。”
所以才有东方甄选董宇辉脱口而出那些肺腑之言:
“当你背单词的时候,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当你算数学的时候,南太平洋的海鸥正掠过海岸;
当你晚自习的时候,地球的极圈正五彩斑斓。
但少年,梦要你亲自实现,世界你要亲自去看,未来可期,拼尽全力。”
于我们来说,没有文化知识的旅行,自然风景只是照相机里的图片,没有情感的踏寻只是难以回忆的到此一游。
远游的目的是重塑自我,是深度的人文互动。
山河间的实际步履,使一切伟业变成寻常风景,因此也使我们变得轻松。人类本应该把一切放下,放下在山河之间。因此我们也就找到了终点,价值的终点和生命的终点。
这终点,曾被陶渊明准确地表述过:“托体同山阿。”
—作者:荣荣—
深长缓慢地阅读,长程深入地思考,拒绝短平快失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