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造航母,这个中国天才为何这么牛

专业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华人星光(ID:hrxg)原创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作为护国巡海的“盾牌”,

山东舰和辽宁舰,

一起组成中国双航母时代的核心。

不过大家不知道的是,

这两艘航母的幕后英雄中,

有一位“年轻人”:

他25岁就打造航母,攻克世界级难题,

32岁成为航母总师,

让人极其吃惊的是,

他居然是一位80后,今年仅40岁,

在世界各国而言,

50岁以上的航母设计总师,

其实都已经算是年轻人!

他,就是王硕威。

曾在年一期央视节目中,

军事专家金一南提到,

我们第三艘航母的总建造师年出生。

“80后”,“第三艘航母”,

这样的字眼结合起来,

让大家十分感到好奇和震惊,

毕竟这样年轻的航母建造师,

世间屈指可数。

事实上,就在我国航母工程中,

有一位央视公开报道的传奇人物,

正是年出生的王硕威,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在他22岁那年刚毕业,

就被选拔进入神秘的所。

中船重工研究所,位于武汉,

是我国唯一的航母研制单位,

22岁能走进这里,意味着“天才”,

更意味着“重担”。

天才踏上万里征途,

这是王硕威航母人生的第一步。

当年中国海防弱,

海境我们听到的,是一次次刺耳的磨刀声。

中国如果想要驰骋深海,

就一定要拥有航空母舰。

但此前中国没有一艘航空母舰,

只能靠从苏联买来的废弃舰船“瓦良格号”入手,

进行研制改建。

当时“瓦良格号”废弃很久,破损严重,

我们国家第一次接触航母,

很多方面都是一片空白。

要想修补好这艘巨轮,谈何容易,

一批热血科研人,

决意踏上这条万里征途,

王硕威作为年轻一辈中的杰出人才,

一片赤诚加入研发,他说:

“作为与蓝色国土,

相生相伴的青年科研工作人员,

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

我们生逢其时,责无旁贷!”

就这样,年仅25岁的他,

成为航母电磁兼容设计的主要负责人,

25岁就能参与造航母.......

而在航母这个号称,

世界最为复杂的巨型系统工程平台上,

电磁状况的复杂程度超乎想象,

再加上当时中国人第一次接触航母,

没有一点经验,也没有一张图纸,

更没有任何的规范标准,

王硕威一直在黑暗中摸索。

众所周知,

军舰上的电子设备都会有电磁波,

还有大量的雷达、无线电、卫星天线,

这些层层叠叠,

工作在不同频率的各种电子设备,

如何能做到在作用时不会互相产生干扰,

并且能够有效识别其电波?

这就是王硕威要突破的巨大难题:

电磁兼容。

年开始,

王硕威带领团队从零开始摸索,

几千份文件摆在案头,

他一张纸一张纸的详细查阅,

王硕威在“辽宁舰”上付出心血良多:

为了改造这艘航母,

王硕威和整个团队,

在零下20多度的冰天雪地里,

连续多天进行户外工作,

也曾经在高温高湿高盐的岛礁坚守,

蹲点一次就是好几个月。

他为了突破技术瓶颈,

节省试航时间和保证实验环境,

一般都在晚上十点到第二天早上五点进行。

一到夜深人静,

王硕威就来到甲板争分夺秒进行实验,

冬天的海湾,深夜寒风凌厉,

待在甲板上半小时就浑身冻透,

在那刺骨寒风里,

王硕威为了精确掌握第一手试验数据,

在甲板上一站就是一整夜,

天亮之后还要拖着疲惫冰冷的身体,

回到舱内进行数据分析,

就这样,从25岁到32岁,

王硕威经历了七年艰难困苦的研制过程。

是他开创性完成航母电磁兼容联合实验,

第一次形成电磁干扰性静态与动态等效实验,

攻克了一道世界性航母工程研制难点。

加班加点,彻夜不眠,

挥汗如雨,油污满面,

经过了几百次的实验,

近七年的技术攻关,

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威武出海。

从二十青春到三十而立,

苦心孤诣终于铸就大国重器,

中国百年航海梦,终于梦想成真!

完成辽宁舰的研制任务之后,

王硕威的使命还远远没有结束。

他迎来新的挑战,

我国要打造第一艘,

完全完整自主设计的国产航母“山东舰”,

王硕威直接升任为型号总体副总设计师,

这一年,他年仅32岁,

是国产航母总设计师团队中最年轻的一员!

设计师们决定“山东舰”的船体,

要由一块块巨大特殊铁板焊接,

要完成这样的研制,

要突破的是几百项技术难关,

因为其钢板强度,

必须是普通民船的好几倍,

焊接难度因此也更高。

在建造过程中,

王硕威大胆采用三维设计平台,

加速工程速度,

其后五年间,我国突破了航母特种钢,

和专业焊接等百项关键技术难关,

拿下全部自主知识产权,

无论是电磁兼容系统,还是电力系统,

或是阻拦索或是船体,

全都是中国自主研发。

而为确保国产航母顺利下水完成,

王硕威在其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打破僵局,

开辟出一条艰难自创的道路。

年,山东舰威武下海,

中国迎来双航母时代。

俄方专家来参观时,

对中国辽宁舰和山东舰,

表现出极大赞赏和钦佩,

夸赞王硕威是一位国宝级天才。

因为参与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研发时,

他仅25岁,

完成第一艘国产航母时也只有37岁,

在世界范围内,

都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少年天才,

(在科学界,

50岁以下的基本都被称作青年科学家。)

从第一艘航母到第一艘国产航母,

中间的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

这不是王硕威一人之功,

但他却是其中青年科研人的最杰出代表。

作为大国重器科研人,

他们的曝光率很低,

网络上甚至搜不到他们的姓名,

他们是一群低调到尘埃里的人,

虽绽放出一朵朵灿烂的花,

做了惊天动地的伟业,

但终其一生,或许只能默默无闻。

但今天,王硕威是央视公开报道的,

航母科研总设计师里,

最年轻的一位80后。

就在年,国家官方公布

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候选人名单,

王硕威入选,

他的故事也因此得到了公开,

人们这才知道,

原来双航母的背后英雄队伍里,

竟有一位如此年轻厉害的80后!

王硕威说:“当舰船报国的火炬,

传递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时,

我们必须苦练内功,

提升能力,必须勇于担当,才能接好班。”

在这样优秀人才的努力下,

两艘航母已经来了,第三艘还会远吗?

点击此处睡个好觉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如今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支,

全新的研发设计建造队伍,

王硕威的团队,平均年龄在36岁左右,

将来我们的国家,

或许就要靠着这些年轻的设计团队,

走向深海,走向辉煌。

苦难过去告诉我们,

唯长缨在手,方能阻断虎狼环伺,

舰船如虹,白练如浪,

身处新时代,奋斗正当时,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致敬青年科学家!

愿未来有更多的王硕威,

高高扬起中华民族这艘巨轮,

伟大复兴的风帆!

END

更多精彩文章

点击下方名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