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15/5762961.html
南美天胡荽(HydrocotyleverticillataThunb.),是伞形科(Umbelliferae)天胡荽属的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如果你对天胡荽(suī)这个名字无感,那么另外两个名称可能适合你:香菇草、铜钱草。一根笔直的叶柄顶着一个铜钱的形态确实是很像香菇的。
翠绿的香菇草
南美天胡荽株高只有10~20cm,地下有横走的茎,呈发达的交错网状结构,在节上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叶圆盾形,花为聚伞花序。这就是关于它的主要描述。南美天胡荽可以通过茎节进行无性繁殖,也可以种子繁殖,其中无性繁殖是它横行水生、湿生乃至陆生等多种生境的主要手段。正是由于它适应范围广、克隆繁殖能力强、景观效果佳,近年来因园林绿化及湿地造景的应用而被广泛引种于各地,这是一种景观效果独特的“地被式”的水生园林植物。
地被式的水生园林植物
然而无论是中文版《中国植物志》、各个地方或地区的植物志以及FloraofChina都没有关于南美天胡荽的记录。有文献称南美天胡荽最迟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地生态水域尤其是水族馆的发展而引入中国,之后随着栽培范围的扩大在中国长江以南的水域传播,从观赏水生植物转变成为逸生、归化甚至是入侵植物。
可爱的香菇草
南美天胡荽植株形态优美,充满生机,叶形小巧玲珑、翠绿可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加上人们对异国花卉的偏好,使得南美天胡荽作为水景植物引入中国后,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湿地造景中被广泛应用,使用频度和广度仍在不断增加。
聚伞花序掩映在翠绿的叶片之间
在大中型水体如湖泊溪流、花园池塘、庭院水景等水体岸边均可见到丛植或片植的南美天胡荽,另外也可作为景观细部设计的材料,用于室内水体绿化。它独特的生长习性、小蘑菇状的叶子、适宜的株高使得它成为一种非常理想的前景植物。在华东地区常见的栽培方式是盆栽,将它种植在不同形状、材质的器皿或工艺花盆中,小巧的叶片似片片小“荷叶”,或陈设于案头、几架、窗台或院前亭台等处,在炎热的夏季苍翠欲滴,清爽宜人。
窗台上的小盆栽
南美天胡荽性喜温暖,最适生长温度为10~25℃,5℃左右进入休眠状态。其叶柄的生长量对光线强度极为敏感,在光照弱的情况下,会将生长重心集中在叶柄,增加叶片的高度,以获得更多的阳光,在阳光直射的条件下匍匐茎分支数增加,更易形成网状密集的横走茎,因此其生长期要求有充足的阳光。
在全光照下植株不高但横走茎密集
作为一种适应性强、覆盖性好、可水培的植物,南美天胡荽在中国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作为观赏植物其销售极为走俏,各大花卉市场以及花草销售实体店几乎都有香南美天胡荽的销售,而其更广泛的传播方式是网络销售。曾有人对它的网络销售情况进行过统计,发现互联网销售南美天胡荽的商家有近家,店址则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尤其是江苏省。
香菇草在华东地区非常流行
令人困惑的“南美天胡荽”
然而就是这么一种非常常见的植物,人们对它的了解却非常有限。我们去检索南美天胡荽的学名时会发现,最常出现的是Hydrocotylevulgaris,包括园林行业、园艺花卉行业,甚至科研论文使用的几乎都是这个学名,也有少数文献使用Hydrocotyleleucocephala(白头天胡荽)这个学名。
真正的Hydrocotylevulgaris叶柄顶端密被毛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甚至是南辕北辙。真相就是:分布于中国的所谓“南美天胡荽”并不是Hydrocotylevulgaris,我们所常见的这一种叶柄光滑,叶脉有8~13条,花序的长度与叶柄几乎等长,而Hydrocotylevulgaris的叶柄尤其是叶柄近顶端有非常密集的毛被,叶脉6~9条,花序的长度通常只有叶柄的一半,区别是非常明显的,营造出来的景观效果也不一样。
原产于南美洲的真正的南美天胡荽
g
中国并没有分布的少脉天胡荽
所以,在中国广泛栽培的所谓“南美天胡荽”应该是Hydrocotyleverticillata,而Hydrocotylevulgaris在中国并没有分布,也未见引种栽培。从世界分布上来说,前者分布于美洲(包括南美洲)、大洋洲以及非洲南部,后者分布于欧洲和大洋洲,因此就中文名而言,Hydrocotyleverticillata仍然称为南美天胡荽或者香菇草,Hydrocotylevulgaris我们称之为少脉天胡荽。这种认识错误的情况在欧洲如比利时、西班牙国家的文献和苗圃中也同样存在,当然也有学者指出了这种错误。
可怕的南美天胡荽
南美天胡荽的果实
在自然条件下,南美天胡荽能够产生复杂的芽系统,表型可塑性高,也就是说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改变自己,以适应资源异质性及种间竞争所产生的各种微环境。从它被引入中国之后的表现来看,它能够适应从水生到旱生、强光到荫蔽等多种环境,而且侵占力强,在野外能形成高密度的单一居群,地下部分有密集呈网状交错的根茎和不定根,繁殖速度快,能迅速占领生境,排挤其他植物,只需要一段具节的根茎片断就可以生长成新的植株,并再次快速繁殖扩大。
横走茎和不定根
有学者根据它的生长习性预测它在中国的适生范围包括了从热带至北亚热带整个区域的湿润区,并对其进行入侵风险指数评估,认为该种的入侵风险极高,属于“不可引入物种”。
国外对它的危害的报道主要见于欧洲,比利时学者将其称为“anundesirableenvironmentalweed”,即“不良环境杂草”,并宣布要将比利时野生状态下的南美天胡荽根除,但是近年来在欧洲的各大花园中人们都忽略了它的存在。在中国也是如此,有调查显示杭州西溪湿地外围河流的岸边有大面积分布的南美天胡荽,这些南美天胡荽并非人工种植,而是上游漂浮至此的滞留植株繁殖而成的居群。
身为不良环境杂草的南美天胡荽
对于南美天胡荽在野外的自然扩散范围而言,有科学家预测它在中国可能向抗寒抗旱的方向进行演变,而如果演变成功,它的生长区域将会从温暖潮湿的河岸向干旱寒冷的陆地蔓延,将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消除的威胁。
生长在远离湿地的环境中的南美天胡荽
南美天胡荽在欧洲就已经逸为野生,并且已经度过了几个寒冷的冬天。由此可知,南美天胡荽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应当引起重视。根据它的生态学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者提出控制水位、调控环境养分水平是控制和管理南美天胡荽的有效手段,但根本之道还是要从源头解决,园林利用的同时要注意控制它的生长范围,不能随意丢弃,限制其进一步扩散蔓延。
在水中肆意蔓延
▼
更多精彩推荐,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