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案头纸 >> 案头纸发展 >> 长诗三子王维

长诗三子王维

长诗

三子:王维

三子,江西瑞金人。曾参加诗刊社第十九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松山下》《镜中记》。

王维

◎三子

1

异乡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开元五年,年)

我们总是要在异乡。一千三百年前的异乡

与今日有何不同?一千三百年前,长安城

游动的车马更多,石板上回响的足音更远

我看见你的一角青衫,于接踵人流中隐没

异乡就是故乡。我写下此诗的第一个字时

谁和我,一同走在你曾经走过的某条路上

那时茱萸摇曳,徐徐清风酿出了一杯淡酒

你是酒里的影子,我是你同样孤独的兄弟

2

玉壶

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王维《赋得清如玉壶冰》(开元七年,年)

玉壶的光影映入格窗,投射出淡淡的履痕

回头处,京兆府的考桌,已无声退至身后

浮云和流光轮回郁结,当一曲《郁轮袍》

在指间响起时,是谁记下那桩流传的轶事

墨字消隐。你用过的薄纸,有人还在用着

你看过的皎皎月色,依然有人在默默看着

朝朝暮暮之间,我寻着你的影子,在宫阙

重重的轮廓里,在花草依稀的小径拐弯处

3

驿途

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

——王维《寒食汜上作》(开元十四年,年)

鸟过汜水,渡口等待着远行客;远眺青山

折绕着下一段未知的旅途。我的大好年华

总在回望盛唐的时光中虚度,而你的吟咏

随杨柳拂动,须臾间被不知名的雀鸟衔走

更孤寂的日子,还在路上。所有河流都是

同一条河流,上面流淌着苍茫不绝的暮色

如果有人在前头伫立,我臆想那或许是你

或许是另一个我,于清风中留下几行绝句

4

流水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王维《淇上送赵仙舟》(开元十六年,年)

然而,脚下的流水,并不是前一刻的流水

奔涌不息的流水抱着小小舟子,愈漂愈远

流水之上,星汉不住旋转。在旋涡的中央

那无限孤独的心跳,被今夜的我轻轻按住

然而流水之上,送行的人终将被何人所送

子曰:逝者如斯夫。你在流水之上找到的

是菩萨的脸,我在挪移的时空中,看见的

是我的前身:时而虚幻,时而又如此清晰

5

出塞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开元二十五年,年)

前往古凉州的高铁,携秋风一路向西疾驰

掌间几盏灯火跳过,沙丘和村落一晃而逝

坠于黄河的落日,在遥遥的那端如常潜行

千载苍茫中,我起身拉下玻璃窗上的帘幕

而你的车马渐行渐远,向着更荒凉处走着

人间如羁旅,疾驰的列车,复现不出你所

描拟的景致。只有秋风,仍在急急地追赶

无论在繁华长安,萧瑟塞外,在千年以后

6

嗟别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王维《哭孟浩然》(开元二十八年,年)

当再次望见流水,它错身东去,丝毫不管

带走或留下了什么。大唐的盛世,已到了

尾声,先走一步的人,听不到更多的泣音

也无须管寥落山河,谁犹自在写花开花落

故人不可见。纵使有高速公路、高铁以及

万米高空之上的飞机,揖手一别,此后也

再不相见。时光的另一壁,我从梦中醒来

收拾好从前的行囊,千山万水待重新走过

7

南山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开元二十九年,年)

水云间有最宁静的灵魂,有不可言的造化

且行,且坐,且憩,翻涌着的层峦里关着

一匹匹野马。山中不见长安城,也看不见

多余的岁月;飞瀑无声,将峭壁反复捶打

在同样的不惑之年,踩着终南山上的石阶

我的额顶、双肩,抖落下不尽的清霜明月

没有人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最终又归何处

所谓的顿悟,只不过是听风吹万物的自然

8

居士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王维《酬黎居士淅川作》(天宝五年,年)

远方的菩萨在静室里安坐。维摩诘,净名

无垢尘,你在哪里,哪里就是所需的净土

云无心以出岫,尘埃之内,善缘早已暗结

青龙寺外的虫蚁,一遍遍吞下经卷和低语

我写的诗文,是砖壁上浮出的一小截光影

一眨眼就消失,甚至比不上草叶上的露珠

远方的菩萨,你来到我的静室安坐。垂下

你的眉目,我们不开口,只愿长久地对视

9

渭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天宝十四年,年前)

渭城的雨,从城东处落到了城西。又到了

送行时候,车马急急,催迫着异乡的消息

落在渭城的雨,打湿不了千里阳关的飞尘

三叠唱罢,零乱的衣襟,隐去了旧年颜色

我们总是要在异乡。更孤寂的日子,还在

路上,在即将出发却从未抵达的某个地方

我的行囊如此空空,还有什么来不及抛下

这一刻雨点纷纷,向我看不见的角落飘洒

10

辋川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王维《辋川集·孟城坳》(天宝十四年,年前)

从孟城坳、鹿柴,到竹里馆、椒园,辋川

落到纸帛上,是淡淡的墨字、佚失的青绿

抑或是寄置肉身的人间寓所?昔日的主人

不见踪迹,下一个前来的是哪个匆匆行客

山水中有私语。川谷寂寂,回响着时光的

余音;雾气和雨水,顺着屋舍的勾檐滴落

你听到了这些,所以你心里有别样的慈悲

十六年后离开时,是谁无声站在你的身后

11

春望

欣欣春还皋,澹澹水生陂。

——王维《赠裴十迪》(天宝十四年,年前)

那驮黄檗木出山的人是幸运的,春日将至

他怀里的短札,氤氲着草木散发的湿气和

温度。那个姓裴名迪行十的秀才是幸运的

收到短札的那一刻,他将手中的经书放下

更幸运的,是尘世的遇见。春风遇见草苔

青石遇见溪涧;我在芥子里遇见的,会是

哪一个自己?春日将至,涤净去冬的微尘

烟雨朦胧的秦岭北麓,接纳了缥缈的倒影

12

秋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天宝十四年,年前)

众鸟归林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山中的

日子悄无声息,抬头遥望,明月已挂松间

我喜欢这安宁的时刻,如一场秋雨的梳洗

我需要我的身体是干净的,不带一点杂质

我说出的喜欢,是轮回人间的每一番际遇

是岁序更换之时的两相知。我说出的喜欢

是空幻的,溪水淌过双足,淌过我的影子

更远的山谷之中,时隐时现着一点点萤火

13

独坐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王维《秋夜独坐》(天宝末年)

听——风吹竹叶的声音,雨点敲窗的声音

一枚野果,砰然坠地的声音;烛火摇动中

衣衫摩挲的声音,白发向案头落下的声音

过去的、未来的时间,于纸上滑过的声音

而小小虫子在天地间啾鸣,是小时候你在

蒲州猗氏县听到的那一只,还是十五岁时

初去长安,在骊山苍莽荒岭之上的那一只

听——啾鸣声声,乐器上抚过清凉的手指

14

管弦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王维《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至德元年,年)

乱世的野烟落到洛阳,落到城南的菩提寺

马蹄声伴着钟声响起时,霓裳羽衣的王朝

已经走远。这般困境我不曾经历,这样的

山河,在你的笔端该涂抹怎样的一种墨色

槐叶落,青衣瘦。长安城里,再寻不见那

四十年前系马高楼的翩翩少年。砖壁之外

是你一次次抬头仰望过的星宿。亘古以来

它们就在那里,看见一切,又忽略了一切

15

催暮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

——王维《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乾元元年,年)

此刻,乡野、村落和庭院,笼罩着蒙蒙的

烟色,而青青草叶,顺着院墙和小径一意

向上生长。此刻,星河之沙自手指间泻落

杯中茶水微温,你我慢慢端起,慢慢饮下

残余的一缕夕辉,落在目光所不及的远方

暮时已至,木门缝隙间,晃过了谁的面孔

一个我,又一个我,翻着诗页与贝叶经卷

他们神色飘移,动作悠缓,像一帧水墨画

16

有归

犹羡松下客,石上闻清猿。

——王维《瓜园诗》(上元元年,年)

迟缓的脚步几经辗转,终于来到了最后的

瓜园。寻得一块石头坐下,松涛阵阵传来

你——王维,王摩诘,王右丞,诗书画乐

皆绝的儒生,虔诚的奉佛者,三十岁丧妻

之后再未续娶的男子,出没于山水之间的

隐士——他们此刻在异乡聚首,合而为一

在异乡,蓝田境内,飞云山下,辋川河畔

一道影子渐趋澄澈、虚无,于山水间晕开

※(选自《当代?诗歌》试刊号第一期长诗栏目)

“当代?诗歌”

欢迎您的订阅和投稿

订阅及投稿说明

订阅方式:

1.添加编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5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