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郑州公安局专案组传来喜讯:通过技术手段和层层排查,前几日取到的两个人DNA样本,和16年前的大劫案中现场遗留下的样本比对成功。
此时正值秋高气爽之际,这一消息无疑让办案人员振奋不已。然而当大家听到其中一个人的名字时,不由得愣住了。他就是当时的亿万富翁,石二群。
人穷志不穷,少年郎闯江湖
石二群出生于年的河南驻马店薛城区。那时家中条件不好,为此,一家人没少受别人白眼和轻视。
贫穷的烙印深深地印在瘦弱的身躯上,让他从记事起就饱尝生活中的辛酸。
少年时期的他最爱干的事就是幻想自己有一天发大财,做富翁。
此时若能刻苦学习,通过读书改变自身命运,说不定会安稳一生,但石二群最讨厌的就是学习。
邻居们回忆,石二群小时候经常带着周围附近的小伙伴在大街上玩闹,还老是逃学、旷课。一些家长生怕他带坏自家孩子,叮嘱他们不要和石二群一块玩。
令这些家长没想到的是,他学习不怎样,脑子却很聪明,特别会“笼络人心”,让一众孩子们心甘情愿地追随他。
号召力为石二群带来许多便利,他也十分享受当头领被拥护的感觉。
也许是上天注定,在接下来的生活经历中,他的号召力和交际能力不仅为他带来财富,与之而来的还有危机。
年,大哥石占群复员回家,不久后石二群也初中毕业待在家里。眼看四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父母便商量着分家。
在此期间,因为分配利益不均衡,大哥和他产生隔阂,甚至反目成仇数十年。
待分完家后,父母催促石二群赶紧成家。然而对于刚满16岁的他来说,还未解决自身经济困难,就娶妻生子,未免太早了些。
此刻,他一心放在发财致富上,从未考虑过结婚成家。
看着儿子不着边际的样子,父母时不时唠叨他几句。日子久了,石二群也愈发烦躁,决定离开家出去闯一闯。
白手起家,一波三折磨难多
年,改革开放的大门一度敞开,经济迅速发展,房地产业成为当时的新兴产业。石二群孤身前往郑州,发现到处都是建楼造房,便断定这一行一定赚钱。
紧接着,他来到工地上跟着师傅学习技术,久而久之也攒下一些钱。不过,这些钱和他幻想的数目相比,实在是少得可怜。
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赚更多的钱呢?经过思索一番后,他决定从学徒工变成包工头。
石二群的脑子足够聪明,心思也极为细致,在当学徒工的日子里,早就把各项流程摸得一清二楚,也结识了不少工友。
一听说他要承包工程,这些工友们纷纷支持,死心塌地跟着他干。
起初,石二群接到的是一些小活,挣得不算多。
时间长了,积攒足够的经验后,他便试着承包更大的工程。很快就有开发商与他联系,几次下来他都准确无误地交了差。
一次,他接到开发商的合约,按照规定交付工程,本以为能像往常一样拿到工程款,却没想到这一次开发商耍起了无赖。
看着工友们焦急的面容,石二群多次找到负责人,但还是不了了之。这件事让他损失颇多,也欠了一屁股债。
百般无奈下,他只得边打工边还钱,打工期间为了赚钱,尝试做点小生意,也赚了一小笔钱。
等他偿还完债务后,想了想认为做工程还是更赚钱,便将店铺倒手,重新当包工头。
总结了先前的经验,他盘算着自己会不会再次跌倒。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这次的工程款索要再次失败,他又欠了更多的债。
石二群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其他人当包工头富满流油,而自己全部身家都赔进去,还被人三番五次地算计。
心灰意冷之际,石二群想回归自己的小本生意上去。然而,先前的债务过于庞大,已经没有足够的本金支撑他继续做生意。
他只好回到老家,向家人借钱。家人非但没有一个能帮得上忙,大哥还拉下脸将他驱赶出家门。
家人的无情激发了石二群的好胜心,一念之下,他萌生出不该有的想法。
屡屡失败,心生邪念走上不归路
石二群回到郑州,当他苦思冥想怎样来钱更快时,无意间看见路边的银行,于是计从心来,想道:“银行就是生钱的地方,抢银行不就有钱了吗?”
开始还是有些犹豫不决,他知道这么做违法,一旦东窗事发就完了。
眼睁睁地看着一辆辆运钞车离开银行门口时,再对比自己一塌糊涂的生活,不平衡的心态快要溢出胸口,他狠下心决定大干一场。
他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每一个细节都没放过,监控、运钞车等等都查得一清二楚,买来手枪等一系列作案工具,制定了十分严密的计划。
先期准备工作完成后,他锁定了郑州市陇海路一家名为“城市合作”的银行,又拉拢3个交好的朋友和弟弟,哄着他们一起走上这条不归路。
年9月12日晚8时,5人携带手枪、铁锤,对银行门口的运钞车实施抢劫,并向挡风玻璃多处开枪。所幸驾驶员将车紧急驶离现场,才没让他们得逞。
这次失败并没有制止石二群等人。他们抱着不到手誓不罢休的心态,潜伏起来,计划下一次行动。
年12月5日19时,城市合作银行内的工作人员正清点当天的营业额,1名保安把守着大门。
当手上的活计快做完时,石二群等人闯进大门,手枪直指现场的工作人员和保安,大步走向柜台,掏出铁锤就开始砸。
保安全某向前制止,头部中了数枪,躺在血泊中。其余的工作人员极其紧张,盯着这5个人大气不敢出,生怕自己被伤害。
为了起到震慑作用,石二群等人又开枪打伤了1名白姓工作人员的背部,而后携带着万的赃款慌忙逃走了。
整个抢劫过程不足5分钟,等到警方赶到时,这几人早已不知去向。
这件事使保安全某形成重伤二级,工作人员白某则为轻微伤。
两人的心理和身体上都遭受严重的打击,而石二群等人却洋洋得意地逍遥法外。
暂避一段风头后,石二群迅速清点赃款,其余人则回老家躲避追捕。
由于数额庞大,一次存入银行恐怕会引起警方的警觉,他把这些钱分成数次,分别存入不同的银行账户。
他具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早已预料到警方会循着蛛丝马迹排查可疑人员的相关信息,距案发不到一个月,就通知其他四人一同躲藏到云南。
警方没有想到,指向这几个劫匪踪迹的每一条线索都中断了,案子一下子陷入胶着状态。
事后,石二群按照先前的约定和同伙分赃,要求他们时刻保密;还统一口径:一旦有人问起钱的来历,就说是在云南走私赚来的。
一切事宜叮嘱过后,他便与其他人分道扬镳。
错上加错,功成名就狂补错
有了这笔钱,石二群不再像以前那样低声下气,美滋滋地做起了房地产开发商。
很快就让他尝到甜头,赚了不少钱,还在老家购买了4亩地建成居民楼,但是房地产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做的,这些楼盘一直都没卖出去。
眼看手中的钱一点点变少,石二群心里急得不行,难不成还要过从前的苦日子吗?想到昔日的种种经历,他浑身打了个激灵。
就在他苦闷之时,心中的恶念再次升起:既然第一次抢劫大获成功,不如就再做一次。
于是,他召集先前的同伙,效仿上次做法,制定计划,购买作案工具。几个月后,几人来到信阳城市信用社,用同样的手法抢钱。
除了前文提到的2起抢劫案件外,石二群还有3次抢劫记录,分别于驻马店市、周口市等多处犯案。
目标范围不局限于大小银行、运钞车,还持枪抢劫多名取款人,作案金额总共万。
利用这些钱和积攒的人脉,石二群才摸清房地产的门道,如愿以偿地在开发楼盘上赚了不少的钱。
为了实现他的商业野心,建立起近平方米的办公大楼,绿化、车库、门面房更是一应俱全。
借着时代的浪潮和交际关系,石二群在开发楼盘上投入所有积蓄,买下约40亩地皮,一鼓作气打造六七处小区。
没过多长时间,这些地皮全部变现,大把大把的钱流入他的口袋。
眼看生意越做越大,他的野心也越来越膨胀,一切能产生暴利的行业中都能看到石二群的身影,他甚至还带动亲朋好友参与其中。
此时的他,不再是胆战心惊四处逃窜的劫匪,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人人艳羡的商业寡头,石总。
石二群虽然书读得不多,但他也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道理,越是高调就越容易被人发现曾经的不堪,凡事处处谨慎小心,避免引起警方的怀疑。
在不明真相的众人眼中,他为人低调善良,处事大方爽快,却想不到他是一个江洋大盗,更想不到他在成名后的日日夜夜里,担心害怕,焦虑无助。
为了掩人耳目,也是为了图一个心理安慰,他主动提出为老家翻修道路,栽花种树。
别人有经济困难,他会出资帮助;有一些慈善机构希望能得到资助,他也爽快地答应下来。
年汶川地震令人痛心,石二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