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为什么中国文人不敢轻易使用73和84这两个数字?它们有什么寓意?
文/历史火箭炮
神魔鬼怪思想广泛被接受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因此对于很多自然现象是没有办法研究透彻的,所以古人面对神灵都是非常的尊敬和崇拜,要是稍微接触一些稍微高级一点的自然科学,那么这些民众就会越来越真诚和信仰,就像古人迷信信仰,人到了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就会死去找阎王爷。这种思想就又提到了这两个数字,可见这两个数字对于古人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那么它们有什么寓意?
就像上面古人说的那样,他们因为年纪的增长,到了73岁和84岁就是古代很年迈的年纪了,而在这两个年纪的阶段,老人往往会去世,到了生命的至关重要的时刻,一般古人认为只要能够超过这两个年龄的节点,就会有长寿之命。这样的说法让我想起了诸葛亮,当时诸葛亮生命垂危之时的蜡烛,当时说蜡烛能够为诸葛亮延续生命,这个蜡烛能够燃烧过那危机的一夜,诸葛亮就能重活,不会死。迷信究竟是迷信,诸葛亮最终还是死了,虽无法数据证明,但是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文人从不敢轻易使用73和84两个数字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这两个数字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古代知识文人不会使用的数字。但是也有很多人说这两个数字会经常出现在古代文人的笔下,在三言中记载有无论世界任何角落,73和84这个两个数字就一直提到个不停,在《水浒传》中有这么一句话,有一个老太婆在案头边坐着,73、84个念叨个不停。其实在上述的作品中的大致意思都是说话叨叨个不停,但是和这两个数字无关,不过这样的写法数字的原本意思有不小的渊源。
其实说的是关于知识分子经常使用这种语言,既然这是一种语言技术,又需要到处去说服别人,给别人洗脑,那么大家的脑子浮现出春秋战国时期仕子游说各国君王的画面了。但是古人为什么要把这两个数字搞得那么玄乎呢?原来孔子在72岁时去世,而古代是按虚岁算的,所以孔子就是73岁时逝世,而孟子死的时候正好是83岁,虚岁就是84岁,考虑到两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实在是非常重要,那么他们的死亡时的年岁就被世人所尊敬而故意躲避开来。
因受孔孟的影响,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隋朝和唐朝的前期,古代的知识文客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都不能够使用这两个数字,就像这么两个大佬都不能躲过去的死亡的关键节点,寻常老百姓怎么能够那么幸运?但是到了唐朝之后,孔孟地位就有所下降,这时候的作品就出现了这两个数字,但是他们的意思多为形容话多,不和生命年岁相关联。孔孟的核心思想就是仁义二字,他们在那个年代去游说各国,去向统治者宣传儒家思想和学说,他们都肯定能言善辩,自然就有话多的寓意了。
73和84这两个数字在唐宋之前是不可使用的,但之后就被用来写作,宋人释心月就在自己的词中明确的写出了这两个数字,在他的词中没有说话太多的意思,则是直接用作本意,喻指孔子和孟子,但是到了今天,这两个数字早就没有了当初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