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初期治疗 http://m.39.net/pf/a_4698985.html
月如钩/文
(一)
曹宇的这本书出版于年7月,此稿写于年10月。三年来,此书一直摆在案头,从未离开视野。只是,总也下不了手,总也写不出一个字。原因可以找一堆:可能是因为和曹宇太熟,可能是因为书的表现方式很新,也可能是因为书中的场景极为蒙太奇,总之就是没写出一个字。
如今坐在桌前,凝神聚力,眼前竟然出现的是曹宇拍摄创作的经典场景:他拿着手机,对着你左瞧右看,选取角度拍摄几张照片,然后在手机上抹抹点点,最后拿给你看,一张关于你的、和你想象不一样的作品就呈现在你面前。他的这张作品,不是有闻必录,因为和拍的不一样,加上了创意,加上了他自己的想象和生发,有了主题,有了意境,有了不同,熟悉中有陌生,陌生里含熟悉。从作品的角度看,完全是一个新境界。
曹宇将这些涂涂抹抹的东西,结集出了一本书,书名叫《图手创意》,作者叫草雨。草雨其实就是曹宇。即使叫草鱼,我想也不会错成别人。当然,曹禺除外。
▲《图手创意》书影
(二)
曹宇要我们记住两个关键词:读图时代和手机时代。因为这两个词是这本书的逻辑起点,也是他创新探索的方法论。
手机时代就是移动互联时代,在互联网定义所有的当下,一切都在秒速改变。读图时代就是受众旨趣迥异的时代,市场发生了结构性改变,有的机制体制失灵,有的做法经验过时。
何以应变?唯有改变。
当人人都有照相机、个个都有麦克风、每人都有摄像头成为现实,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这是一次工具的大普及,是一次众神的大狂欢。门槛的降低,让人都体验到当摄影师、主持人的感觉。也真的涌现了一大批网红和主播,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数不到年。网络世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对于专业工作者来说,移动互联时代是死去活来的时代,记者不再是第一个抵达现场发回报道的人,编辑也不再是第一个看到稿件的人,评论员不再是第一个发表观点的人。
对于管理部门来说,众声喧哗时代,如何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让主流的声音影响主流,已经成为时代大考。
曹宇的工作履历是15年的公务员和16年的国企管理者,学新闻的曹宇,最终没有干新闻,却用这种跨界的方式实现了他的新闻梦想。
▲曹宇(笔名草雨)为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副总经理,广东省作协会员,兼任深圳大学和北京印刷学院客座导师,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学于复旦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随后一直在深圳宣传文化系统工作。图为曹宇年携《图手创意》参加上海书展。
(三)
任何作品都是作者意绪的表达,是思考的结晶。曹宇“图个啥”?
在他看似天马行空式的组合中,有人生的感悟。“屋里屋外”是他在陪同著名书籍设计大师吕敬人先生时拍摄照片的合成。大师品德给人以温暖,如同画面上一灯如豆,让人欣然。他的感悟是“人生很短,盼与大师同行。”大师之大,不仅在于技艺超群,更有德音和德行启迪后进。
随处可见的小和尚念经的摆件,在他的眼里有不同的意蕴。淮河橘枳说明环境改变事物,而达摩东来,面壁九年,一苇渡江,终至一花五叶,接续盛开,便是佛入中原就成禅。他想说的是,不必在寺庙苦度,坐哪都能成佛。这也是明心见性,重在悟道的旁证。
打太极的人随处可见,悠然入画。他的“太极之形”这幅作品很有味道。画面的焦点是身形矫健的拳师,其上,一个大大的“形”字龙飞凤舞。睹物思人,他突然开悟:形者,三开也,开胯、开目、开脑。万事万物,开放才有出路。
创作的时候,曹宇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营造奇特的梦境,有时激情四射,有时不交一言。他是有心人,随手拍,随时想,一有所得便欣然忘食,没想明白就若有所失。无论得失,我想,曹宇是快乐的。他说,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推开幸福之门。
▲《图手创意》是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手机书。全部作品都是在手机上完成拍摄和图像处理,并用智能手机进行图书装帧设计,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