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与外域文化的交流,古已有之。一地之物,他国之珍,所载之思或有不同,然无损惜慕。永乐三年(年),明成袓派遣郑和下西洋,前后出使东南亚、南亚、中东以及东非地区,带回各式贡品,其中“苏麻离青”一味色料便与瓷器相结合,犹如金风玉露一相逢,自此胜却人间无数。
本次「永樂四季秋」萃珍明清两朝青花美器,皆为各时期典型钴料呈色,或明艳浓靛,或淡雅染渲,勾描转折处幽澜频现,尽态极妍;其上纹饰题材丰富,人物者精妙传神,动物者灵湛生趣,景物者清雅逸丽,相信诸位必能在其中相逢得宜,相见欢喜。
lot
清雍正青花竹石芭蕉图玉壶春瓶
高度:34.5cm
记录:纽约佳士得,年3月30日,Lot.
参阅:《孙瀛洲的陶瓷世界》页,图
玉壶春瓶因诗句“玉壶先春”而得名,源自宋代酒器,元代始有青花品种出现,至明初永宣时期有绘青花竹石芭蕉图者,成为后世官窑青花同类器之范本。拍品同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雍正青花山石花卉纹玉壶春瓶相同,均为雍正御窑对照内廷所藏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所仿制,其器型、画风与清代常见之同类器有明显区别,甚为少见。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年,页35,图33
瓶口沿外撇,细颈,圈足,器形秀美玲珑,胎骨致密细腻。颈肩部饰回纹和蕉叶纹,腹下部饰一周莲瓣纹,外足墙饰卷草纹。腹部主题傍石芭蕉叶,相依青竹交瘦枝。瓶身曲线曼妙,绘制层次清晰,青花浓靛翠郁,釉面肥厚滋润。绘画精细,笔意娴熟,构图疏密得当,当为雍正一超名品,颇为珍贵。
lot
清康熙御制青花五灵图大花盆
直径:41cm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瓷器类选—清顺治康熙朝青花瓷(第一卷)》,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年,第、页,图
此件拍品形制硕大端庄,口沿金属包边,外口沿下部饰以弦纹,外壁环绘由苍龙、凤凰、白虎、麒麟与龟组成的“五灵图”,诸神兽姿态各异,或灵动,或威猛,鳞、爪、尾、羽纤毫毕现,动感十足,栩栩如生。缸通体纹饰以青花绘就,钴料发色明艳,蓝中见紫,实为康熙朝青花雄硕之大器,甚为夺目。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耿宝昌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年,第页,图
五灵图作为瓷器纹饰,或初见于明嘉靖时期,作为祥瑞纹饰,至清代御窑亦沿袭抟造。苍龙象征生机,白虎象征德政,麒麟代表太平,凤凰代表盛世,龟则象征长寿,整个组合吉祥之气尽显,故而此件拍品虽无款,但可被证实为是皇室定烧。清康熙年间,宫中命御窑厂烧制此种图案的花盆、盘等器,贡奉朝;至清代早期官窑仍使用,中、后期则不见。
lot
清康熙青花饕餮纹大尊
高度:56cm
记录:中国嘉德,年5月15日,Lot.3
有清一代,自上而下的慕古之风尤甚,而如本品般如此体量之青花铺首尊,定是出自宫廷御造,实为收藏尚选。拍品束颈敞口,鼓腹圈足,器形壮硕,造型饱满。口沿及近底部圈足饰变形如意纹,颈部装饰蕉叶饕餮纹,肩部堆塑双蝴蝶形铺首衔环耳,腹部主题纹饰满绘饕餮纹,威严肃穆,古意恢弘。整体构图严谨,刻画生动,画工浓淡搭配相宜,深浅变化自如。正如《陶雅》所云“雍乾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青之浓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由此可见,康熙青花深浅浓淡的层次感,而富“青花五彩”之誉,在本品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清康熙青花饕餮纹大尊(局部)
此器形制敦硕大气,胎体厚重致密,釉质光润肥厚,青花浓淡皆宜,构图层次严谨,纹饰拙雅朴丽,凡此种种相互映衬,典雅华贵间不失古拙端庄,实为一件深具内涵的宫廷御用尚古之精品,魅力深邃,可堪宝藏。
lot
明嘉靖青花雨藻纹案头小缸
直径:31cm
其胎细质密,施釉平滑明润,器形挺拔秀丽,青花呈色浓淡分明,为典型的回青料,用笔舒展,笔意灵湛,绘画功力精深,造型线条和谐自然之余细处兼富变化,浑然一体,精妙无虞,富有生趣,当为嘉靖一朝文房佳器。
明嘉靖青花雨藻纹案头小缸
lot
明嘉靖青花仕女人物纹盘
直径:15cm
款识:大明嘉靖年制
盘作大敞口,薄唇外侈,浅弧壁,近缘处勾青花双圈,盘心以青花双圈开光,开光内勾绘庭院小景,中央一云鬓持扇仕女端坐,面目雍容,神情端庄;身后侍女捧高瓶,瓶内高插桂枝,或取“蟾宫折桂”之意。盘外壁以青花勾绘通景绘仕女图四组,均身处庭院,姿态各异,意味悠远;盘底下承浅圈足,足墙内敛,底施白釉,中央以青花落“大明嘉靖年制”双圈六字双行楷书款。
明嘉靖青花仕女人物纹盘(底部)
此器器形舒展秀雅,胎骨坚巧细腻,修胎考究。白釉透润晶莹,青花发色艳丽带紫,画面布局疏朗有致,人物神态祥和生动,笔锋勾描细腻,笔意古拙雅致,当属嘉靖官窑青花精品。
lot
明崇祯青花赐马赠袍图笔筒
高度:16.8cm
明末景德镇瓷业并未因官窑的停烧而沉寂,相反此时瓷业制作展现出崭新的时代风貌,诸多纹饰蕴涵着浓厚的文人气息。作为文房清玩之一的笔筒,尤其是人物类的题材,体现出高超的制瓷水平与鲜明之文人意趣。
明崇祯青花赐马赠袍图笔筒(筒身图案一侧)
此笔筒造型端正,胎质坚实,釉面莹润匀净,釉色肥厚柔和,筒壁厚薄匀称,线条挺括,沉稳有力,无臃胀之虞,同类器中不为多见。口沿及近足处各饰双圈,居中通以青花绘“赐马赠袍”典故。“赐马赠袍”出自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笔筒近口、底部分别刻有花卉纹,筒身主体乃是曹操倚树而立,关羽手中接过战袍,后有赤兔宝马,隙地加绘竹石芭蕉,修篁苍翠,云气缭绕,颇得个中真谛之境。
明崇祯青花赐马赠袍图笔筒(筒身图案另侧)
整器庄重典雅,青花淡雅柔和,画面构图疏密有致,人物造型精妙传神,笔锋流畅娴熟,笔意流转自如,其风格极具时代特征,当为崇祯时期青花文房出类拔萃之臻品典范,独具一格,殊堪赏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