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砖,一瓯茶,一卷书小室有乾坤

拉萨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3399.html

老砖、龙柏与青苔。

中国古代的文人,总有一颗玲珑七窍心,能让简单的生活空间,呈现出超凡脱俗的意境。一老砖,一瓯茶,一卷书,小室有乾坤,一龙柏,一拳石,一青苔,案前有山林。

方寸之间,亦有自在遨游的胸襟,以小见大,感受自然的呼吸,以境求心,悟得是悠悠禅意。

每对古人的生活方式了解一分,提升自己格调的渴望就多一分,吾有老砖与龙柏,吾有淡茶与青苔。

传统与风雅,便从此刻开始。

像古人一样,在生活里,诗意地栖居

古代的文人擅长营造独具品味的风雅情趣,正所谓雅室无需大,花香不在多,却能让人“小中窥大”,思绪自在遨游。焚香点茶、挂画插花这四件雅事,与林林总总的文房、清供、盆景、陈设等等构成了文人日常的精神内涵与外在条件,也形成了古代文人特有的生活方式。

那时候,人们将无数个午后时光,变成了闲情逸致的优雅。在读书著述、修身养性之余,文人也将目光投向了陈设用具上,借着这些精致文雅的器物,构筑起艺术化、审美化的生活空间。

在为大家带来佛手、香炉、文房、茶器之后,我们又为大家带来两样陈设雅物:徽州老青砖与微山水盆景。

徽州老青砖,借着徽州非遗的砖雕手艺,将近百年的老青砖变成文玩雅物。是壶承、是香承、也是清供摆盘……

它带着岁月的痕迹,承载着徽州的气韵,让人的思绪飘扬千年,在屋中一处,正衬你的雅居。

微山水盆景,将文竹、龙柏、菖蒲等寓意君子之风的草木集于此处,缩龙成寸,幽然高远,满眼皆是自然生机。

在萧索寒冷的秋冬,一抹绿意陈于案头,使人见广袤山林,使人泛江海之思,颇为辽阔,尤宜孤赏。

老青砖壶承,好景如画,梦回古徽州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古代文人这样形容对徽州的渴望。

对于现代人而言,安徽的内在积蓄着很多能量,这里的文化遗存丰富而多样,汪笔、徽墨、澄心堂纸、歙砚,新安画派、新安医学、歙派篆刻、徽派版画、徽菜、徽州戏曲......

而尤令人魂牵梦萦的则是徽派建筑。高高的马头墙、像诗一样的黛瓦,高低错落的房屋组合,永远为人心之所向。

徽州保存了大量14世纪以来的古民居、古牌坊、古村落、古镇与古桥,建造它们的就是青砖。所以,以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青砖为载体,加上今人的徽州砖雕工艺,做一件日用雅物,既别出心裁,又在情理之中,令人惊喜不已。

老砖的妙用,从唐朝就开始了。

中国的古人很讲究,挂画插花、焚香点茶,能将日子过成诗。却也不拘一格,总有奇思妙想,比如老砖的妙用。

唐宋的文人墨客发现用秦砖汉瓦制作的砖砚,非常好用,于是竞相效仿,以至于一砖难求,价比金玉。到了近现代,金石文化兴起,古砖收藏随之成形,像我们熟知的吴昌硕、鲁迅等文人都是古砖的拥趸。这几年非遗工艺的复兴,又让砖雕慢慢走进我们的生活。

基于此,这块老青砖壶承便孕育而生,它继承着古代文人的巧思,为我们的茶事增加几分古意与雅致。你所看到的“旧”感,都是它本来的样子,那是近百年来,经历过的风雨与人间烟火的痕迹。

论起文人式“以小见大”的哲学,还有什么能比得上它呢?这静默的黛色里,藏着徽州的故事、徽州的气韵、徽州的沧桑,也藏着建筑史上的骄傲。与其说它是文创,倒不如说它更接近“文物”,是建筑文化的见证。

同时老青砖的吸水性强,会吸收茶的印记,在你日复一日的使用中,它也承载着你的故事与岁月。

徽州砖雕,非遗手工之美。

尤值得一提的是,这件老青砖由俞友鸿大师设计改造。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俞先生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徽州建筑及其徽州三雕的修复。

俞友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年徽雕作品《太平盛世》荣获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银奖;年第三届“中国(福保)乡村文化艺术节”参展作品被评为最佳项目奖;年《皇帝狩猎图》获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最佳展览奖。

安徽的老房子多数都是从明清时期建造留存下来的,现大部分已被列为保护文物,并不允许擅自拆除。这些老青砖来自婺源一带的古村落,是此前俞老师及其团队走访十几个古村落所得。

俞老师常年游走在徽州的古村落,每到一处,他便发现村落中随着年月腐蚀破败的的古砖墙,多半都被当地村民当新砖用于砌墙,或用于围墙种菜,心中满是感叹与惋惜。

怀着对徽州建筑的热爱,再加上一份惜物之情,俞老师便将这些老青砖回收起来,利用徽州非遗砖雕技法,将它改造成壶承的模样,等待着懂得徽州、懂得老青砖的人发现它,为它寻找一处归宿。

砖上的图案都是徽州建筑里的经典纹饰,在成型过程,每块老青砖都需要经过清洗、切割、雕刻、整型等粗修的工序,制作出大体的模样,然后再经过匠人的打磨、精修,才能完成“转身”。

每一块老青砖上,都刻有俞老师的个人款。

同时因为原砖经历过岁月打磨,又有手工的加持,每一块砖都有细微不同。

一砖多用,将徽州气韵带回家。

因为老青砖大小正与茶器相合,再加上强吸水能力,将它当做壶承,十分合适。同时,作为一件雅玩,这块老青砖还有各式用法。

摆一件盆景,放几支佛手,就算是秋冬的清供了,一室之内,满是闲趣拙意。

放上一炉香,看烟云缭绕,思绪穿越千年,梦回如诗如画的古徽州,令人流连不舍。

哪怕什么也不做,单纯地当做摆件,因着它的拙朴,也能为家里添加几许古意。

微山水盆景,掬一捧古人的诗意与风雅

古代文人的书桌上,常有一盆盆景,它寄托着古人对山水自然的渴望。

先有王维将盆景栽成了立体的山水画,后有苏东坡埋盆成痴,留下众多咏慨之作:“五峰莫愁千峰处,九华今在一壶中;试观烟云三峰外,都在灵仙一掌中。”……

当你将它置于案头,面对的便是王维、苏东坡、陆游、李渔等等大文豪的“同款”雅玩。生活中亦有了自然的“生香活态”,有了天地的“生韵生情”,有了生生而有条理的机趣。

缩龙成寸,感受自然的呼吸。

中国盆景“滥觞于汉晋,形成于唐,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近代一度衰落,今又复兴”。年,盆景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越来越多人追捧。

盆景之美,在于缩龙成寸,小中见大。好盆景就像山水画,不追求繁盛复杂,但草木重姿态,山石贵丘壑,器物取静雅,少能胜多,小能胜大,自有格局。因着这种文人气息和意蕴之美,好作品也需要长期实践的盆景艺术家来做。

于是,我们请来花楸树老师,他从事盆景艺术十余年,是浙江卫视《匠心中国》特约嘉宾,也是艺术书籍《苔藓新世界》的作者。这6款盆景,都是由他亲自设计并且把关制作的。

每个盆景作品都需要经过灵感设计、原料选取、修剪造型、手工置景等层层步骤,纯手工打造,非量产的产品可以媲美。

树木原料来自五云山云栖竹径。主干树木,文竹、龙柏、小叶紫檀、榆榔等,都是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的树木,也是君子品性、文人情怀的象征。

辅以菖蒲、苔藓等草木,更见空灵与盎然生机。山石也取于自然,姿态万千,得泼墨山水之境。

而且修剪置景时,保持着花草树木的天然造型与特点,将这样的盆景置于案前,便是大自然的缩影,一呼一吸间,尽得古人旨趣。

置于书桌前,闲诗读罢,抬眼望向那棵文竹,顿有离地脱浊,飘然入云的清雅之感。

放在办公室里,工作之余,莳弄一番,不仅疲劳全消,也多了些文化意韵,好不畅快。

放在茶席上,则是一件上好的摆件。与朋友共饮时,正彰显你的格调与品位。

我们将盆景养了两星期后……

初收到这几件盆景时,我们甚是喜欢,当时就想分享给你,但又怕它养不活。所以我们将它留了下来,放在办公室里。平时喷喷水,晒晒太阳,不知不觉它已存活了两周。

工作累了,便看看苔藓,逗逗葫芦藓(干燥时,给葫芦藓喷水,会看到它“跳舞”的姿态),心情瞬间变好。

当拥有一盆盆景时,你会发现,怎么也看不够。恰到好处的留白,带给了它气韵,既有乍见之欢,又能久处不厌。无论哪个角度,都能自成一幅画,我不禁感慨古人的智慧。

老师告诉我们:“因为盆景中都是多年本生植物,正当养护,理论上可活数年之久。”但具体如何,还是要看个人养护的效果。文章中的不少照片,是这周决定分享时才拍摄的,可见它青葱如故。

为了让它尽可能活得久,老师做了诸多准备,比如在土壤添加缓释肥,帮助植物生长。

一些需要更高湿度的盆景款式,则会赠送玻璃罩,控制空气湿度。同时赠送养护说明卡片,在详情页也有养护的小知识,你不用担心自己不会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9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