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不是变化,也不是调整。变化和调整是建构的过程;变革是解构,同时也需要去重构,不能一解了之,图个快活。具体的工作和实践必须破立两全,不能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任何工作都应该是一个结构化的过程,在不同时期有建构、解构和重构的侧重。今天我们直面出版业在工业设计、新生态、未来模型三个方面的压力,更侧重于解构和重构的变革。
01
营销机制的变革
第一是建立优势互补的内外新媒体营销矩阵,从来没有变得如此重要。我们最初企图用一社的内部矩阵来解决新媒体营销的瓶颈问题,后来又利用一个集团的内部矩阵来解决新媒体营销的这个问题,后来又发现自身的所有私域流量现阶段不能实现销售需要的流量和变现,我们必须选择内外私域和公域的新媒体营销平台合作,形成内外矩阵,同时把自己的私域新媒体平台建得更加垂直、专业,富有市场能力。最终的这幅蓝图是出版“临床”实践绘制的,而不是空想出来的。
第二是跟上新媒体营销方式的不断演化,用适合的方式和平台匹配特定内容,实现特定社群和社区的汇聚,形成用户粘性,从来没有变得如此重要。用户的数量固然重要,在此基础上,用户的认可、有效在今天变得更加重要。为位专注的听众演奏,超过为0个昏昏欲睡的观众表演。
第三是新媒体营销不仅适合大众出版,也适合教育出版、专业出版,甚至非常小众的出版门类,从来没有变得如此重要。不要认为新媒体营销只服务于热闹的大众出版,由于新媒体营销平台的多样性和垂直性,它们完全适合于各类内容产品。它们的魅力就在于把过去难以聚集起来的社区、社群在较短的时间内聚合起来,形成文化认同和消费行为。
第四,新媒体营销的内容和形式都将会得到不断的提升,初期简单粗暴的表达将被越来越专业的文字语言、图像语言、视频语言所替代。
02
销售机制的变革
新媒体营销平台的流量引入、流量变现、自有销售平台的建立,从来没有变得如此重要。最新升级版的网店是新媒体的流量网店,它在不断地蚕食传统打压折扣的网店。如果出版社自有网店平台在未来建立不起来,并且不能和自己的内外有效矩阵相呼应,这就意味对自身的毛利维护变得更加困难。出版环节其实一直处于折扣和回款的挤压当中,互联网提供了出版自我解放的可能。价格和回款的保护来自于自有的营销和销售两个平台的力量。销售网格化不能没有外部聚道,但自建很重要,要逐步突围;自有网店建设不是不要外部渠道,而是提高议价能力,特别是重点产品的专营能力和议价能力。
出版的内容派千万不要在这里和我谈内容是重要的。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都是有前提的:出版社工业设计阶段要基本完成,出版社才具有在内容、营销、销售上自然溢出和涌现的能力。
03
编辑团队的变革
对策划编辑、案头编辑、营销编辑的团队统筹和协作,从来没有变得如此重要。作者和作品需要的是一个编辑团队的组织化的运作,而不是一个编辑的努力,或一个编辑部散漫随机的运营。旧式的编辑部必须根据不同的内容产品进行解构和建构。必须具备新媒体矩阵营销的能力,没有人比编辑更掌握内容产品的内涵。从来没有像今天,营销活动变得去中心化,不能用出版社级别的营销平台去替代编辑团队的营销平台。编辑团队要在图书和市场之间直接建立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的连接。
04
内容生产方式的变革
内容的多元化、知识服务的产品化和标准化,从来没有变得如此重要。从纸书溢出各种版本和内容的纸书,溢出各种形态的融合出版产品,到融合出版产品,甚至新媒体营销内容反转为纸书产品;到各类形态的出版产品从一开始就统一筹划;到知识服务的个人生产转化为集体生产,再转化为社会生产等等,不一而足。未来内容生产、服务的空间远远超出当下的想象。但对每个团队、企业而言,资源禀赋不一样,形成的内容生态也不会一样。永远记得,在内容多元化的领域永远不要走得离自己的能力太远。至于超出内容生态去做多元化,只是一些非出版人的妄想或心理补偿,对出版业的伤害已经被充分证明。
05
定位的变革
出版将在继续发挥以下功能——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记录历史、资政育人、传承文化、传播系统—深度—精准—创新的知识和文明——的同时,将扩展自己在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自然科学、教育、艺术等领域的知识服务空间,出版不仅仅是阅读、查阅,也是信息服务。这个空间将给出版带来几何级数的增长。这是中国出版的未来。
变革激荡出版业,机会无限,但只属于有变革之心、变革之法、变革之为的人。
(以上内容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