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自是有梅痴丨私享艺术

人间自是有梅痴

文/张晓芬

--

汪曾祺说: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大石先生痴爱梅。梦梅,望梅,访梅,写梅,岁岁年年,朝朝暮暮,心心念念。

近些年,大石屡次南下寻梅。一路上,未见花,心已醉。及至与梅晤对,相看不厌,竟是无言。有时,走走停停,疲乏时,择一老梅,一屁股,倚树痴坐,文思泉涌,几段妙文几首诗,而彼时,花香弥漫,或轻雪微寒。读到其吟句,也会无端地艳羡,艳羡大石,和那些梅。

“然而,所有的言语,都在别离后”,梅发一时,不过刹那繁华,思梅念梅,却是一生。

大石好文,有文开篇云:“一夜清梦,全是为梅”,爱梅至此,梦亦奢侈。

大石好诗,多有咏梅。《写梅》云:“毕竟着意深,何堪缘分浅。春来吐芳华,山水千里远。”爱梅心切,奈何路遥,奈何缘浅,只能深藏秀骨,挥毫纸端。“遥遥野水滨,寂寂远出林。车马无来客,行人少问津。老曲何顾丑,犹自起龙吟。谁道东风里,花开见此心”,诗中老梅沧桑,或是中年心怀。

大石中意花鸟,写梅尤多。庚子疫重时,闭门读书画画,遥念江南梅花正放,又得梅边师友传递消息,于是,沉迷数日,墙上案头,笔端心底,全是梅花。“一纸一笔,都是重逢。思罢写罢,又岂能止”,饮鸩止渴罢了。诗人江云《题大石问梅图》有句“闲来总把笔,夜夜伴梅花”“,如此,可慰相思?

大石爱梅,万语难尽,窗外,一场大雪,而江南,应是春到枝头,那个水畔的草堂,似有暗香来。

作者系画家,大石书画研修班学员

--

刘大石作品

立春八屏

纵39厘米横17厘米

纸本水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8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