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案头纸 >> 案头纸介绍 >> 父亲的借书证

父亲的借书证

白癜风 http://www.bdfyy999.com

办公桌的案头,是一张父亲初中时的借书证。

借书证是年5月办理的,那个时候的父亲,18岁。

那时候的父亲,是上饶地区德兴中学的一名学生,借书证是德兴县文化馆图书室的。根据父亲模糊的回忆,当时,德兴中学图书室收藏的图书已经全部被他看了个遍,还要看书,只能到县文化馆借,而到县文化馆图书室借书,则必须是有工作的人才能借到,可当时的父亲,还是老师眼中的“孩子”。但班主任老师经不起他的软磨硬泡,老师再向校长央求,校长特意到县文化馆以德兴中学图书室的名义,为父亲办理了一张借书证。

父亲兄弟三个,两个姐姐。在他那个年代,能够供养小孩读书,的确让爷爷奶奶在经济上经常陷入窘境,而父亲也知道他能够上学确属不易,于是,他读了初小后,又考取了远在几十公里外的德兴读中学,而由于德兴中学离家有几十公里的路,每个星期一,他都是在凌晨两三点便起床,徒步走到学校的。虽然远,但这并不能阻却父亲对知识的贪婪,在学校里给的书本知识已经无法满足他的渴望时,他拥有了德兴中学当时学生中 的一张借书证。

借书证就一张纸,因为是“走关系”来的,所以,正面只盖了个“江西省德兴初级中学”的印章以及父亲的名字,借书证的背面,则是《借书规则》。据父亲说,有了这张借书证后,一放学,他便会小跑到文化馆,《老舍杰作选》《革命文豪高尔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都是他的 ,书一借到,那真就爱不释手废寝忘食了。

学生时代总是短暂而又值得回忆的。很快,父亲顺利完成了学校的所有课程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这张借书证,却没有归还,而是被父亲偷偷带回了家,用他的话说,“当时觉得还有可能到德兴去,还可以去借书看呢!”

毕业后的父亲,被招录到一个农场作会计,后因学历还行(当时的初中毕业生寥寥无几),调入我们乡的中学当上了老师,过了几年,他又因组织需要,调入当时的农业银行上了班。父亲做事情非常认真仔细,在农场当会计期间,他的每一次出入账目都做的一目了然,在当中学老师时,他的每一次教学都会让他的学生翘首以待,在银行工作的几十个年头里,每年他都是单位的先进工作者——而这,也便成了他退休之后向我们姐弟几个炫耀的资本。

退休后的父亲,要把几十年的老房子翻新,在整理旧物时,我发现了这张借书证。在了解到这张借书证的历史后,我如获至宝,征得父亲同意,我把它置放到了办公桌的案头。而这张借书证,也便成了工作时想偷懒的“紧箍咒”。用父亲的话说:“如果学习不努力,那就努力去工作!”

如今,父亲已过80,要完整看一本书,已经非常吃力了,他对子女的牵挂已经甚于当时他对书本知识的渴望。每个周六,当我因工作未回老家去看望他,他的电话总会在11时左右响起:“不回家的吧?什么,加班?我又不是没有上过班,单位的事情就是你一个人忙吗?是不是不想过来看我这老头子呀?”端午放假三天,因为工作原因,待了半天便匆匆赶回,这又免不了父亲的怨言:“这么忙?哪天你忙好了,我得好好找你谈谈......”

6月的第3个星期日,是子女中的“父亲节”,虽然这个“父亲节”是舶来品。其实,“父亲节”的真正意义,只是给我们这些看似忙碌的孩子们一个看望父亲的理由罢了。我总认为,父亲节,应该是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天,因为,是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出生,才让父亲,成为了父亲。或者,父亲,是不应该有节日的。琼瑶说过:“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爱,也是幸福的!”

(年5月1日与父亲的合影)

世间的一切美好,都缘于最善良的真,和最本真的爱。对于我们伟大的、慈祥的父亲,需要用一个特定的“节日”才能表达对他的爱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