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三本关于商业财富和贫穷的书,其中一

私信一直有小伙伴要求我推荐书单。

推荐三本书给大家,

建议大家一次性看完。

01理财书,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国富论》

这本书被尊为经济学鼻祖,作者亚当·斯密也是各种经济学家的祖师爷。

老爷子多年前写的书,完全可以用来解释现代社会。

我从书里随便摘出来几句话,各位可以细品:”人天生,并且永远,是自私的动物。交换倾向是出于自利的动机,并且引发了分工。“

别听罗振宇吹嘘商人是高尚的,

薛兆丰声称资本是脆弱的。

祖师爷已经明确定性了——人性是自私的,资本是贪婪的。

分工是商业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出于自私的目的,发现通过分工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满足自己的需求。

不管你承不承认,你都是一个商人。每天都在通过劳动交换别人提供的、必须的生活资料。

一个LV包和一个地摊包,在名义价格上会相差倍,

但是生产两个包所付出的劳动量上,相差无几。这也意味着他们的真实价格相当。

LV包之所以能卖出去,是因为买家支付的价格中,99%是Lv的品牌宣传费用,换句话说,支付给了自己的虚荣心。

只要你还坐地铁,就不会因为买一个真Lv包而被人高看一眼;

反之,如果你真的财务自由,就算你背一个假包,所有人都会觉得那是真的。

奢侈品是富人的日用品,不是你用了就变成富人。这是最典型的消费主义陷阱。

02写给穷人的书——《贫穷的本质》

如果你总是觉得自己很穷,给社会平均工资拖后腿。赚钱太少,就算努力也没什么效果,

建议你读一下这本书。

副标题就是“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这本书的作者很厉害。阿比吉特·班纳吉和艾丝特·杜芙若。

他们是夫妻,曾经一起获得了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为的是表彰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问题所做出的贡献。

他们用15年的时间,走访了世界5大洲的贫困地区,最后写完这本书。

因此可以说,对于脱贫,这本书是专业的。

它一开始就说,真正的穷人,和我们传统认识很不一样。

就算极度贫困的人,最多也只会把80%的钱花在食物上。

比如,在摩洛哥,很多人吃不饱饭,家里却有电视、DVD、手机,这些娱乐设备。

在南非,人们吃不饱饭,却会花大笔钱给死人办葬礼。

在印度一些贫困的地区,母亲会提前10年存钱,给女儿准备昂贵的嫁妆。

扣掉这些消费后,就算最后剩下来购买食物的钱,也会有很大一部分花费在垃圾食品上。

对于穷人,首先想到的是生活乐趣,之后才是温饱和健康。

我们眼中的穷人世界,常常是一片荒芜的土地。

其实不是这样,他们也会消费、享受生活。

但问题是,为什么他们不把买那些东西的钱攒下来,改变贫穷的状况呢?

因为穷人只看眼前。

任何值得做出的改变都要花很长时间,这些对他们太遥远了。他们更想要把现在的日子过的愉快。

这不就是真实的我们吗?

我们跟他们之间,唯一的不同,就是我们生在一个相对发达的地方,有足够的食品,有自来水、下水道,有更多的医疗资源,还有普及的疫苗。

如果去掉这些,单纯看自控力和决断能力:我们跟南非和印度那些地区的穷人并没什么区别。

仔细想想我们身边所谓的穷人,目前都是什么状态呢?

不管月薪、还是1万,一样都是不够花。

很少有人会为了自己的未来,制定一个长期计划。减少开支,把钱存起来。

明知有有些习惯对自己毫无益处,大家依然都在点外卖,喝奶茶,每天睡前都在刷朋友圈,打游戏。

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要想改变自己太难了。就算今天开始努力,也要几个月后才能看到效果。

今天的享受,却是触手可及的东西。

所以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当前的享受。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多数人,永远都是穷人。

想要摆脱贫穷,必须对长期的目标进行思考,并要为此做出短期的牺牲。

03任正非的案头书——《美国陷阱》

这是一本魔幻到让你怀疑人生的书。

在美国大片中往往是正义化身的FBI,在这本书描写的真实事件中,恰恰扮演了最阴暗的角色。

大概讲一下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的作者皮耶鲁齐,曾是法国王牌企业阿尔斯通的高管,

他出差抵达纽约机场时,被突然出现的FBI带上了手铐。

在监狱中,他才了解到,自己早就被美国政府盯上了,原因是十多年前阿尔斯通公司的行贿事件。

抓他是为了逼迫公司交巨额罚款。

这件事本身就有两个蹊跷之处。

第一,这个阿尔斯通行贿事件,发生在印尼。但是,印尼没有管、法国也没有管。

美国却利用《反海外腐败法》,居然可以把人抓起来起诉。

这相当于什么呢?

假如有一天,中国的有家公司在中国境内做生意,没有违反中国的法律,但是违反了美国的法律,即使在国内,美国的FBI依然可以把你抓到美国受审判。

这合理吗?明显不合理。

全球性的法律条款,理应由全球性的组织来制定和实施,比如联合国以及国际刑警。

这样的机制下才可能保证司法公平。

而美国这样的做法,其实就是典型的长臂管辖,把手伸到别的国家内部。

这样做的原因也很明显,阿尔斯通在美国的对手是通用电气,美国政府敲诈阿尔斯通,是为了确保通用电气在全球的霸权地位。

无独有偶,年12月1日,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被捕,而美国指控她的理由,是她违反了制裁伊朗法案,而这也是美国国内的法律。

只能说,同样的套路一遍又一遍地玩。

第二个蹊跷之处,是美国司法独特的辩诉交易。

美国抓他既不合情也不合理,但是作者还是选择了认罪。

因为,皮耶路齐孤身在美国监狱,美国的检察官不会客观的给你指控,他们以尽可能多的罪名指控你,抬高你的刑期。

比如,皮耶鲁齐就被指控了多项罪名,如果都成立的话,会有年的刑期。这直接就给人吓傻了。

然后,检察官适时地提出一个惩罚很小的认罪协议,认罪就只判6个月。

确定的6个月和不确定的年,很多人都会迫于恐惧,选择确定性的6个月。

这就是所谓的辩诉交易,坐牢是可以商量的。

而商量的前提,是被迫签下不平等条约。

最后,阿尔斯通与美国司法部达成了认罪协议,并且被美国通用电气收购,从世界强的名单中彻底消失。

美国一直对全球标榜着自由,开放,公平。

但是,当美国发现它的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规则是什么样的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赢。为了赢可以不择手段。

如果规则有一些空子可以钻,且带来竞争优势,美国就会钻空子。

美国这套打击竞争对手的做法已经相当熟练:

德国西门子因为同样的原因被罚了8亿美元,

英国航空航天被罚4亿美元,

日本松下被罚2.8亿美元。

如果规则没有空子可以钻,美国就会宣布退出这个规则。

最近川普退出了很多规则,比如,退出了军事上的《中导条约》,退出了《伊朗核协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还威胁退出WTO。

所以,美国在利益面前,什么公平,正义都是虚伪的。

如果结合美国打压华为的行为来看这本书,我们可以更明显地看到美国在维护国家利益面前时的选择性执法。

美国抓捕华为CFO孟晚舟行为,与逮捕阿尔斯通高管的案例极其相似,所以本书也有着不错的借鉴意义。

这也是任正非将这本书摆上书桌,反复阅读的原因。

国家之间的竞争,没有什么规则可言,靠的是硬实力。

04最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对于我而言,读一本好书,好比是一次全新的人生体验。

读完最后一页,轻轻合上书本。你可能会发出一声惊呼,一片笑声,一滴眼泪,又或者是一声叹息。

都像极了我们正在经历的人生,让我们认识到自己并不孤独。

你走过的每一条路,都有人走过;

你未走过的路,也有人帮你打探过;

你将来要走的路,很可能就从读完书后的沉思开始。

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翻开了一本书,就翻开了人生的新可能。

记得读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9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