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十大把玩之物,来看看有权和钱的人都玩

把玩件,又称手玩件、手把件,是古玩术语,指能握在手里触摸和欣赏的翡翠玉器雕件或核雕等。把玩翡翠玉器是赏玉人爱玉崇玉的一种表现,同时人的双手遍布着很多神经元和经络,尤其是十指指尖,是经络的终端,如果双手经常把玩翡翠玉石、揉球或文玩核桃,就会使经络畅通,达到健身祛病的功效.。

“把玩”源于汉隋,开始在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之间把玩,逐渐影响到社会阶层,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皇家十把玩”,到明清两朝达到鼎盛时期。

上五玩由核桃(揉手核桃)、葫芦(手捻)、佛珠(串福)、菩提(十八子)、翡翠玉石(配饰)组成。

下五玩由紫砂壶、折扇、烟斗、笼鸟、鸣虫组成。

上五玩:

第一是玉石

在玩赏过程中修炼,体会玉石天呈的品德。

俗话说,玉养人,人养玉,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滋养。以往,大凡做玉器的人都时常拿块玉儿放在身边,可手可心。后来,不少人也配了块玉,时不常拿出来握在掌心,摩挲一番。再往前,战国枭雄们及各诸小国的王公大臣们也佩玉,从玉玺到玉如意,又发展到腰坠、把件,崇玉之风甚盛。

第二是葫芦

在台湾的乡间,流传一句谚语:厝内一粒瓠,家风才会富,意思是说,在家里摆放一个葫芦,才比较会发财、富有。在人们的观念中,葫芦给人们带来福禄,葫芦文化也是佛教的一部分,葫芦用来做容器,盛水、盛酒、做鼻烟壶、并可食用。葫芦给制陶业、画家、诗人、音乐家和雕刻带来了启发。葫芦被用在在传统的婚礼合婚仪式上表示美满。葫芦可以做虫具、花瓶、家庭摆设和宝物。

第三为核桃

玩核桃的人最初的目的是强身健体。现代科学证明,揉核桃能延缓机体衰老,对预防心血管疾病、避免中风有很大作用。特别是一些长期从事案头工作的人群,把玩核桃更能起到舒筋活血、预防职业病的功效。另外,通过把玩,一对普通的核桃年深日久变得晶莹剔透,成了一件不错的艺术品。

第四为菩提手串

因六祖慧能大师一句“菩提本无树”的偈而使“菩提”家喻户晓,令中国人传诵千余年,实来源于释迦牟尼在毕钵罗树下入定开悟获得无上智慧,所以后人为了纪念就改称为“菩提树”。

当年玄奘法师把它音译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简称为“菩提”的智慧。主要是因为这种属于人类知觉以外的智慧,是无法用人类有限的言语来表达。并且菩提籽的天然果核在把玩时散发出的天然植物油脂能起到滋养皮肤的奇效。

第五当玩佛珠

佛珠一般是圆球形的,表示圆满,也就是完美无缺的意思。我们常常抱怨人生的很多缺憾,人的很多缺陷,但我们总是没有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也就是佛教千言万语、苦口婆心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圆满无碍的智慧和功德,只因为自己无谓的烦恼,而将这些本有的圆满智慧覆盖了,不能显现出来。只要能化解这些无谓的烦恼,就可以与佛一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随意运用。

下五玩:

第六玩紫砂壶

“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紫砂壶,曾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多年的历史。它是能将水火在壶中相融,它包含了陶、瓷器的文化。把玩中领略中华和谐韵味。

明人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说:“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为何独钟宜兴紫砂壶?周高起又说:“陶曷取诸?取诸其制,以本山上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原来宜兴紫砂壶泡茶之佳,在于能尽得茶之色香味。李渔《闲情偶记》也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文震亨《长物志》也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明清一些文人士大夫对宜兴紫砂壶泡茶优点的认识一致。

第七玩为折扇

折扇出现于北宋的说法有诗句的题咏进行佐证。如:金·完颜《蝶恋花·聚骨扇》:“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金缕小钿花草斗,翠条更结同心扣。金殿珠帘闲永昼。一握清风,暂喜杯中透。忽听传宣须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

第八烟斗

对于玩家,烟斗是一件艺术品。就拿选材来说,这一道就已经十分挑剔。做烟斗的材质要符合诸多条件:质地要坚韧、轻盈、耐裂;干燥、能抗高热、遇火不燃;点燃之后无异味;长期抚摸之后纹理清晰,光泽耀眼……

第九玩是鸟

鸟为禽先于兽,比兽先是能上天。

第十玩鸣虫

鸣虫是虫之灵,好斗能鸣会入地。

上五玩玩的是:毅力、耐心、悟性、智慧、品德。下五玩玩的是:和气、雅致、风度、乐天、知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3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