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瓷雕工艺有没有可能成为手作“新宠”?
古厝木构件做的花盆。
古厝门板“变身”茶盘。
诏安县博物馆开发的文创笔记本。
书袋是最常见的文创产品之一。
政策仍是指挥棒
今年年初,漳州市博物馆成为福建省首批15家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之一。半个月前,该馆举办了一场文创产品设计方案内部评估会。接受评估的5款产品以漳州窑瓷器、漳州军饷银元等馆藏文物为原型,涉及方巾、笔记本、文化伞等品类。出于实用性与市场接受度等考量,其中两套方案出局。余下者或将实现量产,并投入市场。
“文创开发让‘把文物带回家’成为可能,实现了馆藏资源的活化,博物馆教育功能得以延伸。”漳州市博物馆馆长李海梅表示。不过,她也坦言,最终定稿的设计方案没有达到期待值,既缺乏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挖掘,又欠缺足够的创意与想象力。
官方政策的鼓励,是中小规模的基层博物馆开展文创的直接动因。年,博物馆行业首个行政法规《博物馆条例》正式施行,明确博物馆可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挖掘藏品内涵,与文旅等产业相结合。次年,多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不久后,国家文物局确定或备案了家文物文化单位为全国文创产品开发试点。福建博物院、福建省图书馆和闽台缘博物馆等3家文化文物单位,入选国家级试点。
主管部门设定的考核标准,则让文创成为各家博物馆的行政任务。现行的年版国家二三级博物馆定级评估细则,设定了总分值为分的评估项目,其中“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和经营”一项分值是40分。
对于漳州市博物馆来说,第一步便是寻找IP。他们的目光最终锁定了馆藏的千余件漳州窑瓷器。据李海梅介绍,文化伞以明代漳州窑蓝底白花大盘纹为伞面装饰,大英博物院有同款藏品;方巾的纹饰提炼了漳州窑瓷器中惯用的开光、双凤等元素,经重新排列组合而成;笔记本产品则以时下流行的减压涂色书为载体,设计人员将五彩盘纹饰转换成线图,辅以瓷器文化介绍,消费者通过自主填色减压,也可以增长见识。
困惑与希望同在
漳州市博的文创计划还未经市场检验。在资深从业者马祖海看来,在家当中找IP是国内中小博物馆文创的主要路径。
“大多数文创产品是对文物元素的简单复制与嫁接,产品形态也趋于同质化与低端化,溢价能力较低。”为杭州文旅品牌宋城开发了IP形象“宋萌”的马祖海测算过,市面上文创产品单价大多低于39元,明信片、钥匙扣、冰箱贴、雨伞等是其主要形态。他认为,中小博物馆从事文创开发,缺乏对市场的全面考量。
李海梅则表示,政策虽然鼓励文化文物单位进行文创开发运营,但实际操作中避免不了机制的阻碍。国内大部分体制内博物馆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这类单位不得从事经营活动。
这让不少博物馆管理者犯了难。“文创产品开发出来后必定要走向市场,但我们能不能开展经营,要如何经营,收入如何分配,如何建立激励机制?”李海梅说,基层对文化文物单位能否开展文创经营,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因此,不少博物馆虽有意投入文创开发,却鲜有实践。
诏安县博物馆也有同样的困惑。目前,该馆以诏安本土书画与民间纸马文化为主题,设计了两款笔记本和一款读书袋,反响不俗。但馆长叶妙琴说,他们还未考虑进行产业开发,三款文创产品仅作为“读书日”等活动的纪念品,“怕(在制度上)触碰到了不该触碰的”。
相较之下,体制外的民间博物馆更具活力。
年,有感于传统古厝营造工艺的失落,漳州人周瑞丰等人发起成立福建古厝文化研究会。其间,他们收集并制作了近千件木作、泥塑、彩绘、施工模型等闽南古厝构件,一间民间古厝文化博物馆得以诞生。去年,周瑞丰联合本土文创企业,以古厝为设计元素开发了十多款“厝味”周边。比如,“厝味”红包针对洞房花烛、金榜题名、乔迁新居、麟儿初降等场景,融入了燕尾脊、骑楼、糕印、头饰、闽南俗语等不同本土文化元素,并在外观设计上植入旧时包袱、复古烫金等工艺。
周瑞丰表示,古厝主题文创开发,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木构件简单改造,就可以作为案头绿植的花盆;剪瓷雕、泥塑、彩绘等传统工艺,可以设计体验式文教产品。”言下之意,花样还有许多。
寻找合适的模式
实际上,针对开发现状,业内曾有“中小博物馆要不要做文创”的讨论。首先要解决资金与人才的问题。
“做一件好的文创产品,既需要懂文物、懂历史文化,又需要懂设计、懂美学,还需要懂市场、懂营销。”李梅海表示,中小博物馆缺乏这样的人才团队。据悉,漳州市博物馆现有10个事业编制,目前处于满编状态。为进行文创设计,该馆只有让一名有过零星设计经验的编外员工兼职。
而作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漳州市博物馆并没有配备文创专项资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每款文创产品平均开发周期为8个月,研发投入超过20万元。
漳州市青年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谢静怡则认为,中小博物馆面临的更大掣肘在于流量不足。“故宫、国博等大型博物馆的馆藏资源丰富,具有天然的流量优势,可以较快地通过IP开发,进行商业变现。”相较之下,“怎么开发”与“怎么卖”难倒了大多数中小博物馆。
马祖海表示,要突破人力、财力、流量等方面的制约,先行者已经提供了一套可资借鉴的经验。
以IP授权模式为例,早在年,包括故宫博物院、国博在内的多家文化文物单位,便开始引入社会资本,与阿里巴巴、腾讯等商业机构开展战略合作,通过IP授权的方式,开展文创领域的全产业链合作。
今年年初,在公布首批15家省级文化文物单位作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的同时,福建省文化厅也提出了共建共享的设想:“组建省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联盟,搭建产品开发、体验展示、营销推广、版权交易的对接交流平台。”
马祖海认为,要站在区域文旅发展的大背景下,审视博物馆文创。“漳州旅游市场还不够成熟,应优先考虑通过提升旅游配套、打通旅游线路、打造林语堂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旅IP,方能为博物馆文创产品带来足够的人流量与更多的变现机会。”
作为县级博物馆负责人,叶妙琴正考虑未来将文创方案定位于闲适路线:“基层博物馆只有凸显本土风格,走小而美路线,才能依靠馆内流量,产生可持续的利润。”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