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细节决定成败,这话用到断案里头也很适用。曾经有这样一个断案故事:一个住在海边的富户,与友人约好出海经商。这天,妻子目送富户出门,不料日头还没过午,那友人就急匆匆来富户家敲门,嘴里喊着:“大嫂,大嫂,你丈夫怎还不到约定地点?我都等半天了!”
富户妻子一听急了,和友人找了很久都没发现富户踪影,无奈报案。县令一听事情经过就觉得不对:“如果友人预先不知富户出门,为何来富户家不喊他名字,只喊大嫂?”事后果然发现,是那友人起贪念,杀了富户夺财。这是一个很好的细节案例,但有些案子很难抓细节。
比如记录在《皇明诸司公案》中的“韩大巡判白纸状”一案。事情的经过并不复杂,明朝时,福建永安县有个男子叫曾节,娶甘氏为妻。万历二十三年(年)的某一天,甘氏的母亲生病了,甘氏急匆匆赶回娘家探望。3天后,曾家要筹备甘氏婆婆的寿宴,甘氏只好又回婆家去。
为了安全起见,甘氏母亲派儿子甘尚送她回去,姐弟俩走到半路,忽然来人叫甘尚:“你母亲病又不好了,速速回去!”甘尚一听急了,甘氏见状,就说自己认识路,独身回去也不怕地,叫弟弟回去。甘尚就告别姐姐返家,不想没过多久,他姐夫曾节就找上了门:
“你姐姐怎么还不见回来?”双方都惊了,甘尚说了前因后果,曾节不信,只当甘尚谋害他姐姐;甘尚不服,觉得是曾节和姐姐感情不和,先杀妻,后装无辜。双方争执不下,就告到了永安县衙门里。知县审了半天,他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知道谁真谁假,便将两人都扣下。
六个月后,监察御史韩邦域来此地巡视,翻到了这件案子的卷宗。经过调查,他发现甘氏回家的路上有一条岔道,直通一座“高仰寺”。韩邦域疑心甘氏被寺内的和尚诱拐,便悄悄嘱咐门子唐华,说自己第二天把他打一顿,他假装愤怒跑去那高仰寺出家,借此打探出消息来。
唐华照办了。果然,他打探出寺内有两个凶和尚,一个叫真聪,一个叫真慧,前者是寺内主僧,两人嫌疑极大。韩邦域听了报告,暂时按兵不动。半个月后,韩邦域带着县官等人到高仰寺来游玩,到晚上就座在寺内开宴,忽然有一个蓬鬓污垢的人直接闯入宴会中,交上一张状纸。
韩邦域接过,当众宣读,那人便跑出去了。读了半天,上面写的内容是甘氏口吻,告自己回婆家经过高仰寺,被两个恶僧掳掠、奸辱,随后被缢杀。韩邦域读完大怒:“这寺里还有这等不知王法之事?”他将状纸交给其余各官看,但众人所见却是一张白纸,不由得面面相觑。
韩邦域见众人疑怪惊叹,便笑道:“莫非你们近视?”拿过状纸,一看之下大惊:“怪哉,怪哉!方才明明有字,为何现在却成了白纸?”他叫手下人问:“你们可看到那告状之人到哪儿去了?快快抓来!”手下人抓不到,怕被问罪,便回复说:“他已化作一阵风,径直散了!”
原来,唐华得了真聪欢心,真聪便把他带在身边重用,打发了原来的侍者。那侍者因此怀恨在心,唐华趁机接近他,套出了真聪做过的恶事,得知甘氏已经死于真聪之手,尸身被埋在后院的梨花树下。虽然有人证物证,但真聪若抵死不承认,案子还是难办。为此,韩邦域故意事先背熟了状词,叫人扮成鬼来告状,当众读出了真聪、真慧二人的恶行。
随后,众人果然在梨花树下发现了甘氏尸身。人人都以为恶鬼告状,被吓得不轻,真聪、真慧更加如此,于是“顿首服罪”。这正是——半张白字,述尽原原本本之由;满纸暗词,写出凄凄切切之恨。始信种恶有报,谁云举首无神。二凶之罪既明,三尺之刑随断。
甘尚、曾节二人洗脱了杀姐、杀妻的嫌疑,各自回家,办甘氏丧事。永安县人人夸韩邦域是当世城隍爷,直到后来唐华重新蓄发返回京城,大家才疑心整个过程是韩邦域安排的。韩邦域苦于当时没有监控摄像头,便自导自演了“白纸告状”,一来令众人心服,二来令凶手落网,三来让甘尚、曾节不蒙冤,四来也警示众人,举头三尺有神明,不要以为恶事做得隐秘就没人知道,震慑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