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大皮肤病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615704.html
冯骥才先生曾在开年之际出版随笔集《书房一世界》,主动打开书房大门,请读者借由文字走进他的“心居”。今年冯骥才先生八十岁,他又在一开年就推出新书《画室一洞天》,从书房走进画室“醒夜轩”,以一半的文学的自己,面对另一半的绘画的自己,并做一次文字的探询与记录。
目前新书已经上市,我们将陆续推送精彩篇目,以飨读者。
01作 画
文/冯骥才
一日早起,神清目朗,心中明亮,绝无一丝冗杂,惟有晨光中小鸟的影子在桌案上轻灵而无声的跳动,于是生出画画的心情。这便将案头的青花笔洗换上清水,取两只宋人白釉小盏,每盏放入姜思序堂特制的轻胶色料十余片,一为花青,一为赭石,使温水浸泡;色沉水底,渐显色泽。跟着,铺展六尺白宣于画案上,以两段实心古竹为镇尺,压住两端。纸是老纸,细润如绸,白晃晃如蒙罩一片月光,只待我来纵情挥洒。
《思绪如烟》冯骥才年此刻,一边开砚磨墨,一边放一支老柴的钢琴曲。不觉之间,墨的幽香便与略带伤感的乐声融为一体。牵我情思,迷我心魂。恍恍惚惚,一座大山横在面前。这山极是雄美,却又令人绝望。它峰高千丈,不见其顶,巅头全都插入云端。而山体皆陡壁,直上直下,石面光滑,寸草不生,这样的大山谁能登临?连苍鹰也无法飞越!可它不正是我执意要攀登的那种高山吗?
这时,我忽然看见极高极高的绝壁上,竟有一株松树。因远而小,小却精神。躯干挺直,有如钢枪铁杵,钉在坚石之上;枝叶横伸,宛似张臂开怀,立于烟云之中。这兀自一株孤松,怎么能在如此绝境中安身立命,又这般从容?这绝壁上的孤松不是在傲视我、挑战我、呼唤我吗?
《雄风》冯骥才年不觉间,画兴如风而至,散锋大笔,连墨带水,夹裹着花青赭石,一并奔突纸上。立扫数笔,万山峥嵘;横抹一片,云烟弥漫。行笔用墨之时,将心中对大山的崇仰与敬畏全都倾注其中。没有着意的刻画与经营,也没有片刻的迟疑与停顿,只有抖动笔杆碰撞笔洗与色盏的叮叮当当之声。这是画人独有的音乐。随同这音乐不期而至的是神来之笔和满纸的灵气。待到大山写成,便在危崖绝壁处,以狼毫焦墨去画一株松树——这正是动笔之前的幻境中出现的那棵孤松。于是,将无尽的苍劲意味运至笔端,以抒写其孤傲不群之态,张扬其大勇和无畏之姿。画完撂笔一看,哪有什么松树,分明一个人站在半山之上,头顶云雾,下临深谷。于是我满心涌动的豪气,俱在画中了。这样的作画不比写一篇文章更加痛快淋漓?
有人问我,为什么有时会停了写作的笔,画起画来。是消遣吗?休闲吗?自娱吗?
我笑而不答,然我心自知。
年在“三作家书画展”上02指上茧
文/冯骥才
案头工作留给身体最鲜明的印记是指上的硬茧。我指上有过两个不同的茧,都在用来干活的右手上。一在中指上,一在无名指上。中指上的茧是写作的钢笔磨出来的,无名指上的茧是画画的毛笔杆留下的。
然而,茧不是轻易生出的;非要拿着笔,使劲干活,日久天长才会磨出茧来。
少年学画时,老师讲执笔的要领是“指实掌虚”。所谓“指要实”,是说笔在手中,别人用劲也夺不走;所谓“掌要虚”,是说手掌中间要虚出一个空间,可以放下一个鸡蛋。
当年习画时,老师叫我坐在桌前当场演练,老师和师兄弟们围着我看。我照稿画树石时,紧紧捏着笔,一笔一画地画。画着画着,不觉间手指就松了,站在身后的老师冷不防把笔从我手中嗖地抽走,师兄弟们都笑了;空空的手指沾了许多黑墨,很尴尬。
从背后突然抽笔是过去教书先生常做的事,这方法很管用。不用老师再说,从此“指实掌虚”这四个字牢牢地记在手指上,并且体会到,只有将笔管把牢,才能画出古人那种挺拔强劲的线条;只有掌虚,用笔才灵活。这一虚一实是用笔的真理。
可是由于捏笔紧,笔管磨着无名指的内侧,日久天长,生出茧来。初如黄豆,渐成小蚕豆,挺硬。我的一位师兄弟决心要练出夏圭那样下笔如刀割斧砍,他握笔过紧,画画时不用说从背后抽笔,硬夺也夺不去。他的手指就不止一个硬茧,连手指都疙疙瘩瘩变了形。但他更大的问题是线条生硬,画亦呆滞,没有情感。看来艺术不能只靠硬功夫。
《启明时分》冯骥才年我后来由绘画进入文学。手里的毛笔改为钢笔。最初那些年日日奋笔疾书,一年几十万字。不觉间中指中节内侧也生出茧来,这是钢笔的笔杆摩擦出来的。有一段时间,我的右手有两个茧,一个在中指,属于文学;一个在无名指,属于绘画。老的未消退,新的生出来,两茧并存,蔚为奇观。这是我个人史上的一个值得自豪的印记,我还总拿它向朋友们炫耀呢。
后来与专业的绘画渐行渐远,无名指上的硬茧便悄然退去。再后来写作渐用平板电脑,不用钢笔,中指上的老茧也渐渐消解。就像一座座老房子消失,它能见证的历史便模糊了。
新世纪文化遗产抢救中,苦无经费,又无人支持,决心卖画筹资。由于一段时间作画过于奋力,右腕上长出一个硬结,如同小枣,又硬又亮。医生对我笑道:“你这个可不是茧,是用力过度引起腱鞘发炎所致。不用手术,只要不用力,渐渐会好,只是很慢。这个结不影响吃饭睡觉,你自管不去理它。”
我遵医嘱,不去管它,但也不遵医嘱,因为我必须不断作画卖画。后来卖画集资的事渐渐少了,手腕上的结却一直还在,只是变小变软。它为什么至今还未完全消失,为了见证我曾经一段并不轻松的历史吗?
右腕长出的硬结至今仍未消失ReadMore阅读更多《画室一洞天》
作者:冯骥才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01
装帧:精装
全书七十六篇短文,以冯骥才先生的画室为发散点,纪事状人、谈古论今、抉奥阐幽,记述其艺术生涯和精神生命。内容丰富厚重,文字严谨真诚,既有情趣更富情怀,直抒胸臆中兼有关于文学艺术的真知灼见,字字珠玑。
点击阅读《画室一洞天》精彩篇目:
1.自序《画室说》-首篇《醒夜轩》
2.《故宫周刊》:一部画集与我死死纠缠
3.习画记:学中国画最难的地方是什么?
4.惠孝同先生·空谷幽兰:历史埋没过多少天才?
5.伪好物·手卷:中国人独有的书斋生活
6.连廊上的椅子·醉墨醒笔:最美的笔墨是什么样?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