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专栏课程是针对篆籀笔法的学习,篆籀笔法是古法的核心,也是把书法写好的关键,一个重要元素。
有人会觉得学书法讲究笔墨纸砚好像有点故弄玄虚,大家写字从来都不择纸笔,那是大家,何况没有理由说明不合适的笔墨纸砚跟合适的笔墨纸砚效果相同。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初学者不择纸笔的后果是事倍功半,不容易掌握原帖中内容。
先说说笔,毛笔作为书写的重要工具,书法所有变化都来自于对笔的控制。用笔的第一大忌就是小笔写大字,这样用笔由于笔头达不到所写字的笔迹的宽度,会大力压笔,使笔头失去弹力,也就失去了毛笔特有性能,跟拿一只木棒蘸墨写字意义一样了。
也是因此,这多大的字就要用多大的笔。我们学习的《石鼓文》,文字呈5.1*5.6厘米的竖长方形。可以选择使用出锋4厘米左右的兼毫大楷笔,也可用狼毫笔。
执笔方法以五指双钩法为最好,也有的叫双苞法。方法是拇指食指捏住笔管,中指于外侧靠拢食指,并于内侧抵住笔管的无名指呈加持状态,小指蜷曲顶住无名指作为辅助。这种方法握笔稳,又灵活,达到了指实掌虚的要求。指实掌虚,掌竖腕平,才能正常发挥毛笔的特性。
初学者建议坐姿,要端正。桌面以端坐时稍低于肘尖为准,这样有利于手臂的活动。最好是悬肘,刚开始时可能做不到,可以先垫臂,把小臂放到桌沿上,等熟练一点后采用悬臂动作。
执笔高度以离开笔头一寸为宜,为了练习执笔的稳度和控笔的能力,可以逐渐提高执笔的高度。
再来说说纸,现在的人一说起书画纸,最先想到的是用宣纸,而且是生宣纸。好像只有生宣纸才能称得上正宗。其实并非这样的,宣纸是明清以后才有的,在这之前,人们写字画画最多用的就是绢和布。而纸却是奢侈品,是大多数书画人望而却步的。
因为相对于纸来说,绢和布更容易制作,相对成本也低,也就更容易获得。而那时的纸张都比较厚而且硬,并且由于原料和技术限制,纸张都比较小。有的做好后还要经过蜡染或者染黄等操作。所以古时写字的承载物都是不洇墨的,而是锋毫毕现的。
直到明末清初,安徽泾县一带才出现了用构树皮制造的大张的纸张。由于原料构树皮纤维较长,制造大张的纸就比较容易了。也是因为原料的纤维比较长,纤维排列杂乱疏松,也造成了这种纸比较松软,洇墨效果明显,这就是最初的生宣。
我们在练习和临帖时,也要采用不洇墨的的纸,而并非生宣纸。这并非是简单地向古人效颦,其中是有重要原因的。
生宣有洇墨的特性,在书写完毕后,墨会逐渐渗入纸内,使墨迹超过笔头经过的痕迹。虽然可以掩盖一些问题,但是在准确度方面就会失准。使我们看不到自己练习存在的问题,更看不出跟原帖的差别。这样的学习,肯定是效果不明显的。
临帖练习最好的选择是毛边纸,它可以使毛笔锋毫毕现,便于观察和改进,同时又经济实惠。还可以选择一种洇墨不太严重的元书纸。
现在用墨一般都用液体墨汁。墨汁最好采用胶性比较小的,如果用一得阁墨汁最好选用学生用桶装墨汁。一得阁墨汁胶性就比较大,使用时要加适量的水。加水的多少根据自己的习惯,但不能过多,墨色太淡就会使字伤神。
毛笔蘸墨前要提前两分钟浸润,这样可使笔毫吸墨均匀,出墨也均匀。并且墨汁不容易倒灌进笔根,清洗毛笔时也比较容易洗干净。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