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middot八大王是一面镜子

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聊斋志异·八大王》这篇小说的构思艺术独创性极为鲜明,一方面讽谕酒徒“醒则犹人,醉则犹鳖”,另一方面,又为那些“醒不如人,醉不如鳖”的“酒凶”提供了一面奇特的镜子。

很多文学爱好者认为《八大王》的主题思想为颂扬好生之德,表彰冯生因不忍杀生,终得好报,这种看法很有道理,然而,细绎文意,小说还有更深一层的寓意,即揭露封建当权者的贪婪,针砭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弊端。作品中的所谓王爷、王妃以及依附于王府的中贵,不过是终日沉湎享乐的贪贿无艺之辈。小说人物命运的机遇变化纯靠行贿疏通关节而转化。作为封建社会的批判性文学,《八大王》在《聊斋志异》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八大王》以诙谐的手法描写了临洮世家子弟冯生与八大王的真挚友情,小说开篇写道:“临洮冯生,盖贵介裔而凌夷矣”。这里点出地点和人物,是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理方位和“冯生”的主角地位。又点出两个身份问题:一是冯生出身于贵族家庭;二是这个贵族家庭没落了。作者这样写,除了要表现“冯生”的个性特征,还与下文的情节发展有关。“有渔鳖者,负其债,不能偿,得鳖辄献之。一日,献巨鳖,额有白点。生以其状异,放之”。故事发生的缘起、过程,几句话就交代了,写得极明朗,极凝练。冯生为什么能得到鳖,是因为捕鳖的人借了他的债还不起,恰好捕到一只巨鳖,送给冯生,鳖的额头上有白点,冯生见它模样异常,就放了生。这是设置故事发生的大背景,也是展开故事情节的总引线。同时也写出了构成这个故事的必要条件,并以此照应全篇。

蒲松龄紧接着就写冯生遇见了八大王,这是情节发展的过片,而同时也就进入了故事:一天,冯生“自婿家归,至恒河之侧,日已就昏,见一醉者,从二三僮,颠跛而至。遥见生,便问:‘何人?’生漫应:‘行道者’”。这里有四点值得注意。一是冯生走到恒河旁边的时候,“日已就昏”,说明日已西落,人的视线模糊,双方看不清对方。二是“醉者,从二三僮”,说明醉酒者是一个有身份的人。三是醉者“遥见生”。这个“遥”字写得很传神,醉者是从远处看见冯生的。一个“遥”字,是从视线距离着笔,为下文近看相认作铺垫。四是“生漫应”,这体现了冯生世代富贵大家子弟的耿介之气。接着写醉者“怒”再问,冯生不理,“醉人益怒”,抓住冯生不放,冯生不耐烦,又不能摆脱,反唇相讥,醉者“怒甚”,将用武,冯生也不饶人:“我冯某非受人挝打者!”这时,人物的对立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忽然醉汉变怒为欢,极富戏剧性地向冯生下拜。这段情节的艺术构思,很值得玩味。一方面作者用简练的笔墨渲染醉汉一怒再怒的神情表现,写得传神入微,栩栩如生。另一方面与写一怒再怒相映照,有四句写到醉者的醉态和内心的憨厚:“宁无姓名,胡言行道者?”“我南都旧令尹也。将何为?”写得形象生动,醉态满纸。这种叙事的妙处在于,通过制造顿挫,让故事腾挪跌宕,波澜起伏。

故事继续敷演着富有戏剧性的场景。听了冯生的话语,醉汉“踉蹡下拜曰:‘是我恩主,唐突勿罪!’”赶快又爬起来,吩咐从人:“快走快走,回去准备酒菜。”接着,醉汉拉着冯生的手,一定要冯生跟自己走。“生辞之不得。握手行数里,见一小村。既入,则廊舍华好,似贵人家”。这一段文字,集中写醉汉的情态,着力刻画其真诚、纯朴和盛情,而实则全是为下文作铺垫。此时,醉汉稍微清醒了一点,冯生马上客气地问:“您到底是哪一位?”醉汉说:“我说了,你别害怕,我洮水八大王也。适西山青童招饮,不觉过醉,有犯尊颜,实切愧悚”。冯生知道遇到了水怪,但因为他言辞恳切,也就不害怕了。《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妖魔鬼怪故事,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揭示人物特定的身份,都是根据情节发展的特定状态来揭示的。在这篇小说中,八大王的水怪身份,在小说开篇中并未直接点出,直到这时才明确地写出来。

当冯生规劝八大王改掉酗酒习气,不要借酒撒酒疯时,八大王明确回答:“老夫为令尹时,沉湎尤过于今日。自触帝怒,谪归岛屿,力返前辙者十余年矣。今老将就木,潦倒不能横飞,故态复作,我自不解耳。兹敬闻命矣”。这一段是八大王自述其状。“就木”是委婉地表示自己年迈,生命已不长久。“潦倒”与“横飞”相对,前者不单是指生活的困顿,而且指事业上的失意。后者则以展翅飞翔比喻事业上的春风得意。二者不能并存,八大王仍处在前者之中。“故态”,指沉湎于酗酒之态,八大王有沉湎于酒的历史,并因酒醉触犯天帝被贬到这个岛上。他说自己也想不清楚,喝醉酒撒酒疯是怎么回事,暗示冲撞了冯生也不知为什么冲撞,隐含自责之意。

小说接着写八大王赠送宝物聊报冯生厚德,由幻入真,写得扑朔迷离,似是而非,这不仅使文章波澜起伏,跌宕多姿,而且为小说内容的深入发展埋下了重要伏笔。冯生和八大王正在倾心交谈,远处响起了寺院晚课的钟声。八大王起来抓住冯生的胳膊,说:“相聚不久。蓄有一物,聊报厚德。此不可以久佩,如愿后,当见还也”。这时意想不到的情景出现了,八大王从“口中吐一小人,仅寸许。因以爪掐生臂,痛若肤裂;急以小人按捺其上,释手已入革里,甲痕尚在,而漫漫坟起,类痰核状”。冯生“惊问之”,八大王“笑而不答。但曰:‘君宜行矣’”。八大王送冯生出门,返身回去了。冯生惊讶地想回头再看一眼八大王,华丽的房屋和村庄都不见了,原来自己站在河边,河里有只巨鳖正慢慢蠕动,渐入深水。

冯生惊愕了很久,知道自己遇到当初放生的鳖王了。而它赠送的小人儿是传说中可以鉴宝的鳖宝。这一段主要表现八大王的憨厚好义。冯生曾放生巨鳖,八大王感恩冯生,遂以鳖宝相赠,正是这个鳖宝改变了冯生的命运。这段情节在艺术处理上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在写八大王时不忘写冯生,着力表现冯生不仅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而且也非常有胆识。

按小说情节的发展线索,这是写人妖之间情谊的发展和深化,却极自然地带出了另一段重要情节。冯生自从得了鳖宝后,双眼明亮,“凡有珠宝之处,黄泉下皆可见;即素所不知之物,亦随口而知其名”。就连火齐、木难这样一些珍贵宝物也被冯生收藏。从此他的生活“与王公埒富矣”。这个情节表现虽然奇诡,但又基本上采用了现实的形式,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吸引读者一路读下去。

冯生买到一面镜子,背后有凤形纽,环绕着水云湘妃图,光芒照射到一里之外,连镜中人的胡须、眉毛都照得清清楚楚。遇到美人,拿镜子一照,影子就留在镜子里,磨也磨不掉。如果改妆重照,或者更换一个美人,前面的影子就消失了。如此一物,竟引出了造成故事波澜起伏的重要情节。当地盛传肃王府的三公主美丽聪慧。小说用了“绝美”二个字来形容她的美丽绝伦。冯生仰慕她的艳名,恰好公主到崆峒山游玩,冯生提前潜伏在山中,待公主下轿,把她的像照到了镜子里,回到家里放在案头,只见“美人在中,拈巾微笑,口欲言而波欲动。”冯生“喜而藏之”。

从小说表现的措辞用语看,冯生本来只是景仰三公主,雅慕其名,把她偷摄于自己的宝境中,摆在案头欣赏,并没有非分之想。但是没有想到,正是这种名士风度的优雅生活,却暗藏着某种危机,并最终激起巨大的波澜。王爷闻知此事勃然大怒,把冯生打入监狱,候斩。三公主则认为:“彼已窥我,十死亦不足解此玷,不如嫁之”。王爷不同意,三公主闭门绝食。

看到三公主的决绝行为,王妃非常担忧,极力劝说王爷。王爷释放了冯生,要管家告诉冯生,他必须娶三公主为妻。三公主下嫁,自然需要冯生先休妻。冯生明确表示:“糟糠之妻不下堂,宁死不敢承命。王如听臣自赎,倾家可也”。王妃与冯生妻子的出现才使事情有了转机。

王妃把冯生的妻子召进宫中,原本想毒死她,冯夫人很聪明,把一个珊瑚镜台送给王妃,说话态度也很温和,王妃转变态度开始喜欢她,让她参见三公主。三公主也喜欢她,两人结为姐妹,并将此事转告冯生。冯生对妻子说:“王侯的女儿,不可以用先来后到论定嫡与庶。”妻子不听,回到家里置办聘礼,让千人送进王府,王府也不知道这些奇珍异宝的名字。肃王因此大喜,释放冯生回家,把三公主嫁给他。三公主仍然携带着镜子归去。

公主遂其愿,冯生又得一美满姻缘。这段情节主要表现的是冯生的诚朴善良的性格特征。他仰慕三公主,但决不为此改变他对妻子的忠贞不渝。这种伦理表现与前面得巨鳖而放生一脉相承。这样,前有伏笔,后有呼应,一层层铺垫而来。先是鳖王因冯生放生之德,感恩图报赠送鳖宝。接着冯生以鳖宝致富并得宝镜,将公主照入镜中观赏,冯生对公主只是雅慕,并无邪念。继而却引发王爷、王妃杀人劫财的邪念。不能不令人感叹一个堂堂王爷如此贪婪、骄横,王妃如此歹毒,不仅不如冯生,还不如一只巨鳖。

小说写到这里,作者的主旨极为鲜明,他通过冯生揭露封建社会弊端的主体意识也昭然若揭:冯生因得宝镜照三公主影而得罪于藩王,王大怒,原拟问斩,但冯生却以罗致“天下之至宝”为诱饵,大贿中贵人使言于王,而得以免死;冯生之妻也以珊瑚镜台赠妃而化祸为福,最后冯夫人“归修聘币纳王邸,赍送者迨千人。珍石宝玉之属,王家不能知其名”。冯夫人准备了丰厚的聘礼送给王府,跟随送礼物的也有近千人,珍石宝玉之类,王府的人也不知道它们的名字。同样也是靠大贿消灾弭祸,因祸得福,冯夫人送来聘礼后,“王大喜,释生归,以公主嫔焉。公主仍怀镜归”。

在小说中,献宝进财足以通神,看来冯生是深悉其中三昧,故能一路化险为夷,人财两得。从小说的写作手法看,全篇写劝善惩恶、知恩图报,潜在之意却在于暴露封建当权者的贪婪。小说最后的情节也值得注意。一天晚上,冯生独寝,“梦八大王轩然入曰:‘所赠之物,当见还也。佩之若久,耗人精血,损人寿命’”。冯生答应归还,八大王“乃以口啮生臂,痛极而醒。”第二天,冯生醒来一看,臂上“核块消矣”。从此完全和正常人一样了。这一方面自然也是为了回应八大王赠送鳖宝时所嘱:“此不可以久佩,如愿后,当见还也”。虽然八大王报恩的方式极为神奇特殊,但他报恩的内容,却是实实在在,仍属世俗凡人的人生追求。小说也没有忘了点示八大王戒酒之事。冯生要留八大王喝酒,“八大王辞曰:‘自聆药石,戒杯中物已三年矣’”。从一个侧面表现八大王善于听从别人的劝告,能知错就改。

篇末的“异史氏曰”潜藏着很深的思想因素,十分可贵。蒲松龄以其独到的眼光将它发掘、强调出来,遂使作品大为生色:“醒则犹人,而醉则犹鳖,此酒人之大都也。顾鳖虽日习于酒狂乎,而不敢忘恩,不敢无礼于长者,鳖不过人远哉?若夫己氏则醒不如人,而醉不如鳖矣。古人有龟鉴,盍以为鳖鉴乎?”这一议论将针砭“酒凶”的目的强调出来,揭示他讲这个故事的普遍意义,引导读者对鳖王形象深深的回味,真有其味无穷之感。

蒲松龄用劝善惩恶、知恩图报的逻辑来组织全文,认为人应当分清善恶、知恩图报,即使如八大王,他虽然是“日习于酒狂”的异类,却“不敢忘恩”,“虽不齿于侪偶,顾未敢以无赖之行施之长者”,且能从谏而改过。这就成为某些现实人物的反照,即“异史氏曰”所诣“鳖鉴”,用以照鉴“醉不如鳖”者的丑态。同时,蒲松龄也在文中写出了以肃王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丑恶,折射出封建社会的黑暗,这种写法耐人寻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