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我爱孩子,纪念三毛之父张乐平

导语

今年是漫画家三毛张乐平诞辰周年。年11月10日,中国当代最杰出的漫画家之一张乐平先生诞生。他所创作的三毛形象,妇孺皆知,名播海外,被誉为“三毛之父”。在张乐平先生诞生周年时,让我们跨越时空再听听张乐平以及儿子张慰军为我们讲述画三毛背后的艺术人生。

纪念漫画家“三毛之父”张乐平诞辰周年特别报道

△年张乐平先生自画像

张乐平:

“我画三毛,是一个冒险的尝试”

△年张乐平《欢庆腰鼓图》

年前我开始动手画三毛,那时中国的漫画工作者似乎还甚少尝试不用文字对白的漫画创作,就是读者还没有养成欣赏不用文字说明的漫画的风气。我画三毛,当然是一个冒险的尝试!我想尽可能减少借助文字的帮助,要让读者从我的画笔带来的线条去知道他所要知道的。但我对人生的体验太少,就拿我所要创造的三毛来说,虽然环绕在我周遭的正是成千上万的三毛,我从小就和这些识与不识的三毛身贴身,心贴着心;我就是从三毛的世界里长大的!

△张乐平与三毛扮演者

但我毕竟勇敢地舍弃运用连篇累牍的文字来说白来创作三毛了。我每次新到一个地方,甚至我每天离开自己的屋子走到每一条大街上,我都可以看见我所要创作的人物。他们永远是瘦骨如柴,衣不蔽体,吃不饱,穿不暖,没有以避风雨的藏身之处,更谈不上享受温暖的家庭之乐与良好的教育,我愤怒,我发誓让我的画笔永远不停地为这些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小朋友们控诉,为这些无辜的苦难的孩子们服务!我把我对他们的同情、友爱,通过我的画笔付与三毛!通过三毛传达出人生的爱与恨、是与非、光明与黑暗……

“为成千上万的小朋友爱三毛而欣慰”

△年7月28日刊登在《晨报》副刊《图画晨报》上的三毛漫画。

在我创作三毛的过程中,最使我感到安慰的,就是成千上万与不识的小朋友们都爱看三毛,特别是在抗战胜利后,我先后在《申报》和《大公报》所发表的《三毛从军记》和《三毛流浪记》,曾经获得广大的读者支持,他们为三毛的痛苦而流泪,也为三毛的快乐而雀跃。

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们常常随画中人三毛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我就常常接到这样的读者的投书:“兹寄上毛线背心一件,祈费神转与张乐平先生,并请转告张先生将此背心为三毛着上。近来天气奇冷,而三毛身上仅着一破香港衫,此小背心虽小,三毛或可用,俾使其能稍驱寒冷,略获温暖,千万读者亦能安心矣。”我常常为这些纯洁而伟大的爱心所感动,我知道我的辛苦并没有白费,这也是我为什么成年累月不眠不休地创造三毛的理由。

△张乐平与孩子们

大家总喜欢称我是儿童漫画家,我也乐意接受这个称号。有人问我,你的儿童漫画小孩子那么喜欢看,有什么诀窍吗?我想来想去没啥诀窍,就是有一点,我爱孩子。″

张乐平之子张慰军:

父亲是“严苛”的漫画家

△周年展览上策展人朱国荣(左)和张慰军谈论张乐平的画马

(新民晚报记者乐梦融/摄)

父亲张乐平最开始的三毛漫画是四格连环漫画,看起来是一个个小故事。真正的长篇连载漫画是年创作的《三毛从军记》。三毛是一个有缺点但不乏正义感的孩子,天性乐观善良,即便在过得最苦的时候也仍然积极向上。

三毛漫画当时的火爆程度,堪比如今的畅销书。《三毛流浪记》第一幅是《孤苦伶仃》,一出来就反响很大,发表该漫画的报纸销量也跟着上升。

包括三毛系列漫画在内,父亲的一些漫画构图不算特别复杂,往往看上去只有简单几笔,但背后却要花费不少心思。自我记事以来,经常能看到父亲在书房作画,案头永远摆着两本书:一本是《艺用人体解剖图》、另一本则是《八十七神仙图卷》。

△张乐平在旧居书房

“父亲作画讲究解剖学,一得闲就要翻翻这两本书。他画古装人物,线条简单但非常到位。他的造型能力也强,画人物是可以从脚画起的,人物线条依然很流畅。除了这两本书外,书桌上也总是搁着一面镜子,便于张乐平比着镜子来画自己的手,或者观摩其他动作,长年累月如此。

兄弟姐妹们时常给父亲当模特,比如父亲要求我们做个动作,然后速写画下来。为了画好衣服上的一个褶子,他会拿块毛巾或者布做一个造型来观摩。

△《三毛头像》纸本墨水

(JC动漫馆馆藏)

新锐漫画家

20世纪30年代初,漫画成为激越的时代鼓手,引人瞩目,张乐平就是其中新锐的一员。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平民意识,其漫画的核心是人道主义。年轻的张乐平成了上海滩上颇有名气的三位专职漫画家之一。社会日报、时代漫画、时代画报、新闻报、新闻夜报、现象漫画、独立漫画、上海漫画、中国漫画、漫画界、漫画之友、牛头漫画、群众漫画、泼克、电影艺术、美术杂志、论语、多样文艺、青青、立报等等,上海的报章杂志上都刊登有张乐平的漫画作品。年三毛的诞生,更确立了张乐平在漫画界的地位。

儿女.朋友.老师

张乐平夫妇有7个子女,但先后收养过许多孩子,帮助这些孩子度过了人生中最困难的岁月。张乐平长子读小学的时候,有个学生举目无亲,无家可归,张乐平夫妇热心地收留了他。电影演员上官云珠被迫害身亡后,她的一双儿女成了张乐平一家的亲人,张乐平的夫妇待他们如同己出……在张乐平夫妇长长的一串编外″儿女名单中,还有一个人们熟知的名字——三毛。这位知名的台湾女作家陈懋平就是因为酷爱《三毛流浪记》中的小三毛,才把笔名改作三毛的。年,台湾三毛千里寻父,两岸父女相见,传为文坛佳话。后来三毛弃世,张乐平一直没有能从打击中恢复过来。

无偿捐献给国家

△《三毛流浪记》封面原稿纸本墨水

(JC动漫馆馆藏)

年,张乐平先生谢绝了海外收藏家想以高价收购《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原稿的要求,将《三毛流浪记》原稿共组全部捐献给国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文化部为此召开了隆重的授奖大会。年,张夫人冯雏音遵照张乐平先生的遗愿,将《三毛从军记》原稿共组全部捐献给了上海美术馆收藏。这些原稿被誉为是价值不可估量的‘镇馆之宝’″……年,冯雏音女士向张乐平家乡浙江海盐人民捐赠张乐平的幅(组)作品原稿,包括除《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以外的大部分三毛原作。年,冯雏音女士向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捐赠《三毛翻身记》共39组幅原稿,以及人民币10万元。冯雏音女士还帮助了28名延安地区的贫困儿童上学,自己却一直过着清淡的生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5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