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4779927.html
这是《挑战与发现:策展时代的策展人》发出的第十五篇访问:
关于对话人
石冠哲,生于年,安徽合肥人。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艺术展览策划与研究专业。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段少锋,自由撰稿人,策展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管理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问:段少锋
答:石冠哲
问:你的策展经历开始于什么时候,说说第一个策展经历吧。
答:首先感谢少锋兄的采访。我虽然一直在做一些策展工作,但是远没有到可以总结经验方法的时候,阶段性小结一下,谈谈工作体会是可以的。
其实“策展人”对我而言与其说是一个身份,不如说是一种专业职能更恰当。之所以这么说,首先我现在的职业不是策展而是在出版社工作,所以用“职能”代替“职业”比较合理。同时,我是从央美“艺术展览策划与研究”这个硕士方向毕业的,而本科也是从川美的美术学系毕业,一直学的都是这个专业。我目前的一系列策展和理论研究工作都是建立在对自己专业认同的前提下进行的。那我以策展人的职能参与到具体展览中去是年4月底,当时与高远博士在石家庄美术馆共同策划了一个大幅架上油画作品展“超级景观:图像世界的多重逻辑”。展览请到了我的导师余丁先生担任学术主持,同时也请到评论界相关专家举办了相关学术研讨会。其实这个展览之前,我就已经跟随余先生实践过多个展览,印象最深的是年夏天在福建漳州举办“从卡塞尔走来——漳州国际公共艺术展”。那时我作为展览团队成员,先后走访了多位艺术家工作室,其中的一些艺术家后来也和我有过展览合作。在展览落地的时候,我在漳州驻地一个月,当时天气炎热,漳州紫外线很高,公共艺术展要求在户外长时间工作,工作结束以后发现整个人黑了一圈。因为忽略防晒,所以皮肤也被灼伤。后来我有一个感想,策展工作可能更适合男性,因为劳动强度比较大,一些要爬高上梯的突发性状况也时有发生,需要亲身解决。一些大型的展览,面对多方协调组织,作为策展人也需要有一点“滚刀肉”精神,要耗得住性子。
超级景观,海报,
回到“超级景观”这个展览,其实是各种偶尔因素叠加的结果。从最早一个艺术家的个展构想,逐渐到群展的规模,再到邀请评论家,最后邀请到余先生担任学术主持。最终形成的展览面貌是十五位艺术家的展览阵容。这与我和高远两人最初的想法已经相去甚远,是不断有新能量加入的优化过程。所以很多时候你会觉得,成为一个策展人也是一件偶尔的事。作为个人来说,也是因为觉得做当代艺术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案头纸堆上,它本身是一个鲜活的,发生在当下的事物,还是要有一种媒介让你进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态中去,把你的一些研究想法呈现出来。做展览就是这样一种媒介。
“黄勇个展:手抄本”,海报,
“九宫格”,海报,
问:你自己的很多展览也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