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稽查利剑护航留抵退税政策落准落

本文转自:中国税务报

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稽查部门充分发挥“利剑”作用,围绕“精准识别”“快速查处”“有力震慑”三个工作重点持续发力,有力有效打击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罪行为。截至7月中旬,全区打击骗取留抵退税立案检查企业共户,其中已查实企业户,挽回留抵退税款.61万元,挽回其他税款损失.15万元。工作成效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有关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数字画像”提高选案精准度

“选案的精确度是有力有效打击骗取留抵退税,实现‘露头就打’‘打早打小’的前提和关键。”内蒙古税务局稽查局副局长常力介绍,为提高选案精准度,自治区税务局和盟市税务局层面都迅速成立了由稽查、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货物和劳务税、征收管理等方面业务能手组成的研判团队,为快速精准分析和研判骗取留抵退税风险提供“智库”保障。

内蒙古税务部门从行业类型、经营模式、行为特点等方面入手,依托税收大数据,建立留抵退税风险防控指标36个、动态信用指标75个,形成立体化风险防控指标体系,并高精度描摹“数字画像”。对所有触发监控指标风险的纳税人逐户开展案头分析,逐类划定后续稽查检查方向。

近日,在赤峰市的一起骗取留抵退税案件中,稽查部门根据案源线索,迅速精准运用税收大数据研判、锁定,发现赤峰某商贸有限公司通过隐匿销售收入、减少销项税额、进行虚假申报等手段骗取留抵退税。

“立体化构建风控指标和高精度描摹‘数字画像’,在该商贸有限公司留抵退税案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将分类整理分析发现的风险点,持续完善指标体系,为识别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更加精准的证据支撑。”常力说。

部门联动提高案件查处速度

在严厉打击骗取留抵退税的形势下,内蒙古税务部门将抓“协同”作为提高案件查办速度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六部门联合打击机制作用,联合分析研判、查办案件,督办大案以及警示震慑,以更强的合力构建起“一盘棋”打骗格局。

“当接到某公司存在涉嫌骗取留抵退税的线索后,我们第一时间选调精锐力量,与公安、检察院和人民银行等六部门组建联合工作组,利用税收大数据全方位策略综合运用,快速、有效追缴留抵退税款16.96万元。”有关办案人员告诉记者,在鄂尔多斯市某公司的案件侦办过程中,六部门协同联动成为有效侦破骗取案件的重要利器。

对骗取留抵退税违法行为早发现、早阻断、早打击,同样是部门联合打击的重要成果之一。不久前,包头市税务局稽查部门联合包头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和税侦大队联合分析、推进案件侦办,仅用48小时就依法查处了土默特右旗某运销有限责任公司骗取留抵退税案件,依法追缴该企业骗取的留抵退税款40余万元,确保骗税案件快打快结。

释放严查重处强烈信号

内蒙古各级税务稽查部门重点挑选违法情节恶劣、主观故意明显、警示作用突出的案件作为典型案例,加大曝光震慑力度,持续释放“骗税必严打”“违法必严惩”的强烈信号。今年4月以来,内蒙古各级税务机关已陆续曝光18起骗取留抵退税典型案例,不断强化对不法分子的震慑。

同时,内蒙古税务稽查部门还将稽查介入时间由“事后”提前至“事前”,对非主观故意违规取得留抵退税的企业约谈提醒、促其整改,既彰显执法的温度,又发挥以查促治的积极作用。

近日,巴彦淖尔市一家企业申请金额为.27万元的留抵退税款。经当地税务部门核查,该企业处于破产清算阶段,企业的存货无法逐项盘点,对已损失的产品辅料等存货无法进行账务处理,盘亏资产和存货未进行进项税转出处理。企业由于对政策理解不到位,存在税收风险,稽查部门对该笔退税进行阻断,并对盘亏资产进行进一步核查,有效防范了税收风险。

常力表示,下一步,内蒙古税务稽查部门将继续分辨识别骗税手法、总结侦破策略和风险应对经验,完善六部门常态化打击虚开骗税工作机制,加强六部门数据共享,持续联合研判分析、综合施策,有力保障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落准落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1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