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吗 http://www.csjkc.com/yydt/511.html
年4月26日凌晨,北京天桥东刑场,一名身着长衫马褂、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向监刑官拱手说:“诸位免送。”然后仰天大笑,从容就义。这位慷慨赴死者,就是民国著名报人、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邵飘萍。毛泽东称赞他是“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亲笔批复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邵飘萍培养新闻人才的领路人
邵飘萍,年10月生于浙江东阳紫溪村,14岁中秀才,年考入浙江省立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学习。年,被同盟会会员杭辛斋聘为《汉民日报》主笔,年春,为躲避袁世凯缉捕东渡日本,学习法律政治。年年初,最先向国内揭露“二十一条”内幕真相,年春,应邀回国,担任上海《申报》《时事新报》《时报》执笔,护国讨袁,后被《申报》聘为特派记者,从上海前往北京。
到北京后,邵飘萍积极捕捉府院之争、“国会议员”为争夺席位大打出手等北洋军阀政府内幕,深入采访报道。有一次,内阁召开会议,他借来一辆挂有“总统府”车牌的汽车,长驱直入。见到段祺瑞后,更以身家性命担保,如3天之内在北京走漏风声,愿受处分,从而获得中国即将对德宣战的独家新闻。他立即电讯《申报》,当天,消息传遍上海滩。由于当时京沪间交通不便,5天后才传入北京。段祺瑞这才意识到上了当,却也无可奈何。就这样,《申报》“北京特别通讯”迅速风靡全国,邵飘萍的名字也随之传遍四方。
年春,邵飘萍听说北大有意开设新闻讲演会,便写信给蔡元培,倡议设立新闻学研究会。经过充分酝酿和筹备,10月14日,北大新闻研究会成立,蔡元培任会长。邵飘萍因创办《京报》,事务繁忙,没有参加成立大会,但后来研究会的实际工作由他和徐宝璜两位导师主持。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员合影11月3日早,确定好《京报》当天准备发出的样刊后,邵飘萍立即赶往北大,开始新闻研究会的第一次演讲。他深情回忆起年隆冬,自己冒着严寒拜访蔡元培,促膝长谈英法两国招募华工问题的情景,自豪地谈到倡议成立研究会是为新闻界培养人才,并以“新闻社之组织”为题,向会员们详细介绍了各国新闻机构的组成。
12月中下旬,学生们忙于期末考试,研究会暂停活动。邵飘萍连续多天在《京报》免费刊登介绍新闻研究会的广告,以扩大影响。到年1月研究会重新活动时,会员由最初20余人发展到50余人,绝大多数是北大学生。
邵飘萍主要讲授《评论新闻之练习》和《新闻记者之外交术》,从组稿、采访,到编辑、校对,再到排版、印刷,将一整套新闻业务知识和多年办报经验倾囊相授。他还亲自指导编辑《新闻周刊》,教导会员如何从一周国内外新闻中选取题材,如何撰写新闻评论。
邵飘萍特别注重会员素质训练,经常勉励会员要品性坚强,不受社会恶习熏染,不为功名利禄动摇。他热情正直的人格力量、精彩卓绝的采访技巧、肆意凌厉的社评文章,给会员们留下深刻印象。
现有姓名可考的55名第一届研究会会员,不少成为五四运动时期和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骨干。如高君宇、罗章龙参加过《国民》杂志采编工作,后担任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编辑;谭鸣谦是《新潮》的社员,后创办《广东群报》,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广东传播。毛泽东也参加了研究会,不久回湘创办《湘江评论》,后来他在多个场合提到邵飘萍,说邵是他的老师,对他帮助很大。
为五四运动鼓与呼
年5月初,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失败的消息传入国内。邵飘萍在《京报》发表《请看日本朝野与山东问题》等文章,指出山东问题关系国家存亡,号召大家一致奋起决一死战。
邵飘萍3日晚,北京大学与各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邵飘萍应邀到会并发表演讲。他以京报社社长和新闻界权威人士的身份,向爱国学生介绍了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经过和原因,并大声疾呼:
同胞们!是谁出卖了山东?是卖国的北洋政府!是驻日公使章宗祥!今天,这个卖国贼、亲日派的头子不仅没有遭到唾弃,反而因“卖国有功”,即将被北洋政府晋升为外交总长!请大家想一想吧,这样的外交总长,能为我们争回山东的一切权益吗?不能!……
学生们听得热血沸腾,胸中仿佛有一团团怒火在燃烧。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甚至当场咬破手指,撕烂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字……
集会结束已是深夜,内心激愤的邵飘萍赶回报馆,奋笔写下《北京学生界之愤慨》和《勖我学生》。他认为学生因外交问题大声疾呼,促进国民觉醒,是关系国家前途的好现象。两篇文章连同许德珩起草的《学生界之宣言》,共同刊登在第二天的《京报》上。
4日上午,一夜无眠的邵飘萍前往堂子胡同“国立法政专门学校”,参加北京各校代表在那里举行的集会,再次报告巴黎和会的经过和外交失败的情势。当天下午,北京各校学生余人齐聚天安门,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爆发。邵飘萍发表评论《外交失败第一幕》,揭示北洋军阀政府外交失败才是导致学生奋起抗争的根由,给予学生运动有力支持。
北洋军阀政府派出军警逮捕学生,邵飘萍即刻撰写文章,要求警厅立刻释放学生。又连续发表评论《研究对外之办法》《再告工商实业界》,号召社会各界奋起支持爱国学生,指出只有工商实业各界共同起来抗争,才能取得斗争的最终胜利。
6月1日,北洋军阀政府发出两道命令,为卖国贼洗刷罪行,诬蔑学生爱国行动。3日,愤怒的学生再次走上街头演说,多人又遭逮捕。邵飘萍撰写评论《为学生事警告政府》,严厉抨击政府镇压学生反帝爱国运动的行为,就是为卖国扫障铺路;警告政府不能动用军警对付学生,否则爱国风潮将更为猛烈地扩大。家人考虑其安全,劝他少写得罪政府的文章,邵飘萍非常生气地说,北洋军阀倒行逆施,就是枪毙我也要讲。
潜心研究俄国十月革命
年8月,《京报》因连续报道学生运动,屡次发表揭露批评政府文章,被当局查封。邵飘萍只好第二次东渡日本,担任朝日新闻社中国问题顾问
与6年前将主要精力放在反袁斗争和揭露“二十一条”不同,经过五四运动洗礼的邵飘萍,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锐洞察力,开始将目光转向俄国十月革命,期待能找到一条拯救民族危亡的新道路。
日本是当时亚洲传播马克思主义较早的国家,社会主义者相继出版一些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的著作。邵飘萍如获珍宝,经常跑书店、图书馆,只要看到相关信息或资料,都买来剪贴成册。他白天忙于工作,晚上伏案攻读,细心阅批、摘录到深夜。案头摆满了《资本论大纲》《俄国大革命史》《社会主义研究》等书籍,还摆放着马克思像。
从年冬到年秋,邵飘萍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撰写完成两部专著——《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和《新俄国之研究》。他在《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一书中,详细介绍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论,认为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将授予劳动阶级强大武器和必胜之券;还别具眼光地指出,研究社会主义,时刻不能忘记中国国情。《新俄国之研究》是当时介绍苏俄最详尽的一本专著。邵飘萍在书中详细介绍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热情颂扬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府的建设成就,着重宣传十月革命中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两本著作在国内出版后,很快便销售一空,《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一书在天津、南京以及新加坡等33地设立了零售处。《新俄国之研究》后来被毛泽东所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列为教学参考书,也是他创办的文化书社里最畅销的书籍之一。
年7月,邵飘萍听说段祺瑞在直皖战争中战败垮台,立刻从日本回国,复刊《京报》。他亲自撰写文章、安排版面,推出苏俄情况连载,免费公开发行马克思诞辰纪念特刊和列宁特刊。创办《京报》附刊《北大经济学会半月刊》《教育新刊》,刊登李大钊、瞿秋白等人的文章,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百忙之中,还帮助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校订马列译著、印刷刊物文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本文来源于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红楼风云人物》,北京出版集团北京人民出版社年5月版,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