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话题有关风雅,说说文人书房里的一些物件儿,这些物件不在博古架,不在陈列柜,而在随手可触的书案之上,我们称之为“文房清供”,作为与文人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用具,更是直接勾画着他们的生活情境、投射着他们的精神家园。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文房清供是笔耕丹青的必要条件,它既是书房的用具,亦是文人雅客赏玩之物,悠悠历史长达千年。所谓“供”,即供奉,自然是圣洁高贵之物;所谓“清”,可以是清雅不俗,可以是清逸不浊,也可以是清心寡欲。
说到文房用具,“文房四宝”那定是首当其冲,笔、墨、纸、砚,简单的物件,却也逃不过善于思考的古人,并总出一套生息哲学:“笔之用以月计,墨之用以岁计,砚之用以世计。笔最锐,墨次之,砚钝者也。岂非钝者寿,而锐者夭耶?笔最动,墨次之,砚静者也。岂非静者寿而动者夭乎?于是得养生焉。以钝为体,以静为用,唯其然是以能永年”。这套养生学说,虽无科学依据,但也足见古人与文房笔墨朝夕相伴、体察入微的情境。
昌化田黄达摩小摆件
古代文人何尝不向往“诗和远方”,日日纵情山野,意随茶香,岂不快哉!但以仕途为先的他们,勤学苦读才是眼前大事。所以,躲进书斋成一统的生活,方是日常所为。读书诚乃苦事,但有了文房清玩相佐,滋味便觉不同。屠隆《考槃余事》中列举的文房用具就有四十五种,并对文人所推崇的类型做了阐述,可见古人案头所用之物,真乃划分精细、工艺考究、趣味无穷。
想想读书倦怠之时、习字枯燥之际,把这些物件儿置于手中赏玩,研学疲顿定全消脑后。君品玉道也有一些钟爱的“文房清供”,今天就拿出来晒晒,与玉友一道欣赏。
珏窑·青梅竹马水盂
水盂
水盂是古代读书人用于砚池的贮水小罐。水盂置之文案赏心悦目,伴之笔砚彰显文化张力。此物因小巧而雅致,最能体现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
若无盂盛以水,岂能染墨濡笔,挥毫于缣素耶?
黄罕勇作品·牛镇纸
镇纸
所谓镇纸,即写字作画时用来压纸的东西,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因而也称作镇尺、压尺。功能是压住纸,避免纸皱起来。小小一方,镇住纸角、亦缄默内敛地守护住书案,这块文人的“城池”。
翟倚卫作品·苍梧玄风镇纸
书镇之材,玉石为上贵之于材,贵之于工,贵之于韵,贵之于品
巴林福黄兽钮章
印章
印者,自古以来就是商之凭信,官之权威,文房之清供,墨客之雅玩。印,方寸之间有乾坤,一方印章就是一方天地,它巧妙地将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融于一体,生动而又多趣,古朴又不失典雅。
印章的美学价值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印章的艺术美和印章的材质美。印艺之美则可分化成四个部分:印文、印款、印谱以及印饰。
和田墨碧籽料·连年有余水洗
笔洗
文人书斋案头的文房用具中,用来盛水洗笔的笔洗是不可或缺的器具之一。笔洗除了实用价值之外,因其雅致精巧、造型装饰各有千秋,深得追求优雅和精致生活情趣文人墨客的喜爱。
倪伟滨作品·青花水洗
玉笔洗取材珍贵,铸就了笔洗中不可动摇的至高地位,文人墨客更是视若珍宝,这些取材精奢的笔洗,并不真拿来使用,而是奉为文房清玩置于案头,赏心把玩,愉人悦己。
崔磊作品·天官赐福香插
玉香插
玉香插自带一段风雅,盈盈一方托于掌上,看到的不仅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美玉焚香柱
清净自然来
静室之中,或独坐,或与二三知己对坐,燃一鼎清香于玉香插中,在或梦幻或云烟袅袅的升腾间,沉醉于“云在青天水在瓶”的淡泊高远,涤荡红尘,安然自在。见青烟袅袅,神思也随之清逸灵动。
翟倚卫作品·香炉
玉香炉
“文房百器,炉为首器。”暖玉生烟,谦谦和悦;常置案头,焚香一柱,秉烛夜读,红袖添香,实乃文房清玩之雅器。
玉扳指
“快马飞生耳后风,浮麋数肋中无空。漫言刻玉占佳兆,发羽抨弦屡此同。”这是乾隆皇帝咏赞玉扳指的一首御诗,一生爱玉的他,对扳指情有独钟。千百年来,从当初的弓射实用器发展成为赏玩的对象,小小的玉扳指上,记录了中华悠久文化的源远流长。
瞿惠中作品·扳指
闲暇时分,将玉扳指把玩于五指之间,充分感触玉质温润,让浮躁的心,趋于平和。
昌化鸡血石山子·春趣
山子
山子,是一种文人墨客置书桌案台、用于观赏陈设的精美摆件,多是用整块玉石雕琢而成,在最大限度保留原始玉料整体外形的前提下,依石之自然施以巧工:或成崇山峻岭间以小桥流水、山林树木;或有亭台楼阁、花鸟人物,进而形成一种高低错落、布局得当的艺术效果。因其成形后极似一座微缩的山水景观,故名“山子”。
寿山芙蓉山子·松下会友
山水隐于书籍之中,虽居于文房之内,却可寄情于山水之间,岂不快哉。
林建军作品·流水之音
木器
在众多文房用具之中,尤以木器之韵味最为隽永独特。无论是纹质瑰丽的天生奇美,还是精雕细琢的鬼斧神工,都将文人追求朴素之美的精神,表现到极致。
林建军作品·四大天王
而文人对木头的内心亲和,又是隐埋于身体血液当中的。木作延续着历代生活起居之根本:从平地而起的房屋,到登堂入室的家具,再到陈玩案头的器具,木作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以木为本,绝非妄语。
菖蒲
菖蒲本来是附石长在水边的植物,从唐宋开始,石菖蒲这种植物,就走出溪头涧畔,成为文人案头清供。菖蒲先百草于寒冬刚尽时觉醒,因而得名。菖蒲“不假日色,不资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生野外则生机盎然,富有而滋润,着厅堂则亭亭玉立,飘逸而俊秀,自古以来就深得人们的喜爱。
石菖蒲气质优雅自在,栖于山林,茎叶平缓柔顺,每每赏看,皆若山间石出清泉,爽雅自得,与树石搭配,置于案间,大有遁隐于野,得自在山人的气质,所谓风来四面卧当中。
这些案几间袖珍玲珑的小件物品。其物虽小,却承载、记录、传承、弘扬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功绩可谓大矣。同时也勾勒出文人墨客心中那最后一隅净土。
内容来源君品玉道,向原作者致敬。
佛珠手串赏玩
盘闻论赞享生活
天天精品推送网罗时光万物
文玩交流购买商务洽谈投稿
请?客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