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于青蛙神并不陌生,《聊斋》里有两篇故事谈到此位大佬,那是湖北的青蛙神:“江汉之间,俗事蛙神最虔。祠中蛙不知几百千万,有大如笼者。”那就不仅有青蛙神而且有青蛙神庙了。
那里的青蛙神很不好惹,俨如一方的黑社会老大:“或犯神怒,家中辄有异兆;蛙游几榻,甚或攀缘滑壁,其状不一,此家当凶。人则大恐,斩牲禳祷之,神喜则已。”下面介绍的是江西金溪和浙江杭州两地的青蛙神,古代青蛙神:青蛙使者、金华将军。
01青蛙使者
江西的青蛙神主要是在金溪县,做派与湖北的差不多。县令刚一上任,必须先到他的庙里“拜码头”,礼物是必须丰盛有加的。
那年有个陆县令,不把青蛙当神仙,青蛙老大觉得应该给他些颜色看,于是无数青蛙填满县衙门,地下墙上都是这些喽,让人无法进门,也别想出去。
接着,这群青蛙又进了大堂,在县太爷的公案上也是欢蹦乱跳。再下去,厨房也被他们占领,盆里锅里全是此辈儿孙,整个衙门开不成伙食了。
陆太爷大怒,便要直捣青蛙帮的老巢,把神庙烧了,不料方起此念,陆太爷的两眼就发了炎,又肿又疼,突出如蛙目。最后陆太爷还是服了“强龙不压地头蛇”的老理儿,亲自到青蛙庙里谢罪,这事情才算平息。
据说,这位老大是晋代就有的老蛤蟆,平日起居在一匣中。有烧香拜祀者到庙里来了,这位老大方才出来,或坐匣上,或据案头,或在梁间,但有时不只是一位,还有二三位同时出现,那可能就是老大的军师也出来了。
但这青蛙神也不是流氓土匪,深明受一方香火,保一方平安之理,所以当地有了什么水旱疾疫,只要到庙里烧香祷告,他也肯出面了结。此说见于东轩主人《述异记》。
董含的《莼乡赘笔》则说此神另有官称,叫“青蛙使者。但不是蹲在一只匣中了,因为据说“状貌绝大,狰狞可畏,平日就在郊外田野中。
《金溪县志》说得应该更为切近:此县初创时,曾立三庙以禳瘟疫,北为天符庙,南为太紫庙,中为水门庙,水门庙所祀的就是青蛙使者。
使者形即青蛙,背上有七星,好事者用锡做盆,盆里放把小小金椅,那是供青蛙神蹲坐的,然后用锡盖扣上,但使者来去自如。据说创县时盖官衙,取土深数丈,得青蛙,当地人说他是掌本县的五瘟使者,所以奉祀于此。
而李元复《常谈丛录》所说却不同,但却最为可信。他说三个庙里供的都是青蛙神,只是神像却是人形,面貌或紫或黑,居于天符庙的那位号称“火眼金睛”,蹲伏椅上,极肥大,可重三四两,尻部有云纹,即俗所谓“背上七星”者,其实根本不像。
后来,又见三位使者都蹲在放上水的瓷盘中,大小不一,与前面说的那位号称火眼金睛的又不相同了,其中最小的才一寸多大。如果喂它们酒,它们也能喝,喝后逾时,体稍变赤,竟如醉状。这么一说,原来青蛙使者也不过就是普通的青蛙而已。
02金华将军
杭州的青蛙神叫青蛙将军,又叫金华将军。陈其元《庸闲斋笔记》说这位金华将军不常露面,如果出现,人们就根据他的颜色以占吉凶。或见一青蛙踞于案头,众人便备香烛,供以烧酒,罗拜于下。
而那青蛙架子不小,连动也不动一下,过了好久,才跳到酒杯边上,两个小爪子扒着杯沿一呼一吸的,大约也就是吸些酒气吧,慢慢的他身上的颜色就变为淡红,而腹下则灿若金色。
于是,众人都叫起来:“将军换袍啦!”这里说的没什么神奇,所谓青蛙变色,不过是不同的青蛙上台,人们分辨不清而已。至于吸酒气而变色,那也是正常现象,即使不是金华将军,随便捉只青蛙也会“换袍”的。
但阮葵生《茶余客话》所讲的金华将军就有些神奇了。他说那东西“极类蛙,但三足耳”,也就是说不是青蛙,只是“像”只三条腿的青蛙。他的出现多在夏秋之交。而所降临之家,则以米酒一盂、豆腐块祭祀他。
然后,就喝醉变色如仪,而其家就用盘子捧着,送到涌金门外金华太保庙中,一转眼间,将军就没影了,而其家数日内必有所获,也许是拾到什么狗头金之类的好东西吧。
但青蛙将军为什么叫金华将军呢?有人说那是声音之讹,因为杭州本来就有“金华将军”之神,或说是五代时吴越国的曹杲,因为他曾经疏浚过涌金门一带的西湖。
而他又因做过金华县令,或说是《水浒传》中的浪里白条张顺,因为他征方腊时战死于涌金门。但杭州人一代传一代,就把青蛙将军和金华将军叫混了,而且把涌金门的金华将军庙也变成了青蛙神祠。
好了,《古代青蛙神:青蛙使者、金华将军》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到此,若有不同意见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