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文化,草书和阅读法书

本文乃作者小哥哥说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小编认为草书是结体务求简易、笔画多萦带使转的一种书体。草书起源于书写的急促。隶书出现时,即已包孕着草书的因素。

但直到东汉章帝时,才具备一定法度,产生出早期的草书“章草”。章草字各独立,体势微扁,笔画萦带而多有隶意。至汉末的张芝,改变章草的体式写法,上下牵连引带,书如流水,灵便活泼,称为“今草”,也称“小草”。比小草的笔势更狂放纵逸、书写连绵不断的,称“狂草”,也称“大草”。小草经过二王父子的发展,达到完善。狂草也出自张芝,但到唐代才放出异彩,出现了像张旭、怀素等着名书法家。

草书

草书的基本特点,从点画来说,横不平,竖不直,转折多圆,笔画简约多变。从结体来说,字形、字态极尽变化,不追求一字结构,而求整体平稳,虚实变化多端。但其结字也有一定法度,不能随意乱来。

学习草书,一般应先从小草入手。如果欣赏古朴的风格,直接学习章草也可以。学习时,与学行书有点类似,不能看一笔写一笔。要求在选定范本之后,先要熟读,研究点画的笔法,掌握其结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才能执笔临写。当然,读帖和临帖不是截然分开的,应边读边临,临中有读。总之,要对所临字帖熟练掌握。尤其对笔画的使转要加意体会,在连绵使转中,体会其提按顿挫的点画实质,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草书的精髓。小草有了一定基础后,再进而练习狂草,才会狂而不乱,形质具备。

小草

学习小草,可以从二王的《十七帖》(刻本)或隋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及唐孙过庭的《书谱》、怀素的《小草千字文》(以上印本)入手。有一定基础后,可进而借鉴宋、元、明各名家的创作。

学习草书尤应注意字形的准确。草书字形与平常写法不完全相同,笔画的简略,固然需要记住,更需要注意的是,草书的笔画经过一个简约过程后,不同字形、偏旁有很多极近似的地方,书写稍不注意,就会产生错误。因此,我们在临帖时,要特别加以注意。现代张大千作有《标准草书》,其着述的初衷也正在于此。明窗净几,写一点毛笔字,静对墨香,体会书法的乐趣,把笔之际,是何等潇洒旷逸啊!

标准草书

我们说说法书阅读一从欣赏中学习书法是以有韵律的点画线条组成的视觉形象。不管练习不练习书法,都同样可以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我们可以参观各种书法作品展览,但也可以足不出户,在案头领略书法艺术的奥妙,这就是阅读法书。法书,就是可以作为学习榜样的书法作品。如果你练习书法,这些法书就是字帖。字帖,对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就是朝夕相对的老师。

阅读法书,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工作学习之余,这是打开了另外一个艺术的空间。我们可以在这样的空间中,体会书法不同风格的美,调节自己的身心,享受艺术的快乐。

法书阅读

对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这种阅读可以走得更远。因为在这些法书中,不仅有它所呈现出来的艺术美,还包含着创造这些美的过程和方法。这就是在一点一画的线条中,包含着毛笔的运动特点和规律,包含着古人的笔法。法书中的线条凝固在纸上,但它不是死的,它是运动的轨迹,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我们在阅读中,就要把这些读出来,并变成自己的行动法则。书法学习中,老师的指导很重要,但老师不可能随时跟在身边。法书,就是随时可以求教的无言的老师。它不是用语言来说明,而是用实际来展示,教给你应当如何书写。中国古代的书法名家们,都特别重视对于墨迹书法的观摩研究。

小草书法

宋代的米芾,在学习书法中下了很大的工夫。他对古人的字临摹得极像,以至于其书法开始被人称为“集古字”。但他在这种深厚的基础上,善加变化,发展出自己的风格,成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在学书过程中,就特别推崇学习墨迹,认为这样才能真正得到书法的真昧。离开了墨迹,书法只徒有其形,而看不到笔法了。西晋的索靖,擅长章草,后代流传下来一件《月仪帖》,据说是索靖所书。但米芾慨叹说:因为没有索靖的真迹可以看到他的笔法,所以不好判断。只看《月仪帖》的样子,恐怕是唐人的作品吧。我们想,他做出这-判断的依据,恐怕也是因为他对于晋、唐时期的笔法熟悉,才能看出时代的区别。可见,学习书法时认真阅读法书,不仅看其精神气质、章法、墨法,还要深入看其用笔,看其法度,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书法要领。

月仪帖

阅读法书,还可以开阔我们书法学习的眼界。练习书法,一个时期要有一个时期的重点,不能经常变换。但阅读起来,可以不受这样的限制。准备几种不同的法书,经常观摩,在欣赏之中比较借鉴。看得多了,自然会对一个时期的书法风格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同样有助于实际的练习。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见多识广”。见得多了,知识才能广博,眼界才能开阔。书法作为艺术而被人欣赏,是两方面的事情。一方面要有好的书法作品,值得人们把玩、品味:另一方面,要有能够品味艺术的眼光,懂得领略其中的妙处。法书作为流传久远的书法作品,属于艺术的珍品,值得欣赏。剩下的,就只有我们自己的眼光和欣赏水平了。经常阅读一点法书,就会在阅读中逐渐积累自己对于书法艺术的认识,提高书法欣赏水平,更快、更好地步入书法艺术的殿堂。

参考资料《中国书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