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砚何奇,竟使帝王留御笔?
历代奉为贡品,因何失传余年?
是何经历,让年过半百的他心有余悸
是何遭遇,让耄耋之年的大师潸然泪下
把信仰揉进泥中,将历史重移案头
复活的“泥黄金”
《匠心》带您重温古砚回归路
00:57砚,“文房四宝”之一,几千年来,在中国文人心目中,是一种精神寄托,古有“以文为业砚为田”之说。唐代以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临洮的洮砚和山西绛州的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砚》中说,“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清朝乾隆皇帝对澄泥砚尤为喜爱,他在《西清砚谱》中载入的余方砚中,澄泥砚多达51方。一直以来,澄泥砚因其泽若美玉,击若钟磬、易发墨,不伤笔、冬不冻,夏不枯,写字作画虫不蛀等特点被文人墨客所青睐。
在古代,绛州是通往长安的重要水旱码头,各路官宦商贾,文人墨客,能工巧匠,云集于此,使绛州澄泥砚声名远播。由于绛州澄泥砚制作工艺复杂,周期较长,产量较少,到了明末,渐渐失传。上世纪80年代,时任新绛县博物馆馆长的蔺永茂,不甘心绛州澄泥砚就这样无声陨落,决心发挥自身优势,填补“四大名砚”“三缺一”的空白,年,他与儿子蔺涛成立了“绛州澄泥砚研制所”,一起走上了艰辛的制砚之路。
事实上,历史文献中没有留下一位绛州制砚匠人的姓名,更没有一个完整的传承谱系,在《新绛县志》中记载“澄泥砚确为绛州所出,唯在今日无制之者,盖其法早已失传矣。”
汾河,山西第一大河,汾河上游多峡谷,水流湍急,一路挟裹泥沙奔流而下,当河水穿越崇山峻岭,到达新绛县时河道陡然开阔,流速减缓,浊水变清,富含多种金属矿物质的泥沙,沉积成河床,最终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澄泥资源。宋人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对澄泥砚的制法有简单的叙述,“作澄泥砚法:以瑾泥令入于水中挼之,贮于瓮器内。然后别以一瓮贮清水,以夹布囊盛其泥而摆之……入黄丹团和溲如面等”,大致意思是,取河床下的泥,淘洗后,用绢袋盛之,口系绳再放入河水中,经受河水冲洗,然后以过滤好的细泥为原料,阴干后,以竹刀雕刻图案,按照史书记载,蔺永茂父子开始如法炮制,然而实际操作之后,困难重重。
澄泥砚不施彩釉,而窑变万千。经过周密的原料配方,特殊烧炼,同一窑中,澄泥砚幻变神奇,浑然天成。一方砚,从选泥到制作完成,至少需要十个月,成品率受季节、风力、窑温、窑变等偶然因素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成品率在30%到40%之间。经过过滤、揉泥、制坯、阴干、打磨、雕刻、烧焙,水磨等十几道工序,最终升级了泥的特性。好的澄泥砚,细腻坚实,形色俱佳,发墨而不损毫,滋润胜水。我国著名古砚鉴定家蔡鸿茹评价蔺涛制作的澄泥砚,“比起古代澄泥砚毫不逊色”。
目前,蔺涛开始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结合新时代元素,融合借鉴其它名砚的制作工艺,不断创作出了以砚台为载体,文化做主角的新作品,部分作品以“中华国礼”的身份走出了国门,成为了讲好山西故事乃至讲好中国故事的实力“新宠”。作为砚台行业的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绛州澄泥砚重回案头,不断受到了业内人士的称赞。如今,占地40余亩的绛州澄泥砚文化艺术园,正如火如荼的建设,这一方泥砚,泥质文心,前途壮阔。
34年寒暑,父子携手,如何破解古砚之谜?
黄河馈赠,“绛州名片”
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璀璨三宝之复活的“泥黄金”
《匠心》今晚21:50为您讲述
黄河电视台年新推出文化纪实栏目——《匠心》。看瑰宝,见传承,栏目深挖山西文化遗产“富矿”,讲述工匠故事,传承工匠精神,呈现山西非遗文化作品和新时代工艺成就;以匠人明志,以匠心传神,凸显山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根基,诠释好“一生做一件事”的品质理念。
节目播出时间:每周一21:50
编辑:李文涵
监制:上官小鹏
来源:黄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