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文/朱安平
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年摄制的《今天我休息》,是一部特色异常鲜明的公安题材影片。它以年轻民警马天民在一个休息日既平凡普通又亲切感人的经历,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人民警察忘我工作、热忱助人的可贵精神,谱写了一曲警民鱼水关系的热情赞歌,成功将公安类型电影从单一侦破范围拓展到日常生活领域,生动表明公安机关不仅具有保卫国家政权和人民安全的专政工具职能,也肩负作为一个特殊社会工作部门所应有的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而且通过误会、巧合和出奇制胜等表现手法的精当运用,使一向紧张严肃的公安作品面孔,呈现轻松愉快的诙谐风貌,为喜剧电影创作探索提供了新鲜而宝贵的经验。
“离‘经’叛‘道’”催生
《今天我休息》的问世,与其时电影界以提高影片艺术质量为目标的纠偏努力有关。年7月11日至28日,文化部暨电影局在北京召开全国故事片厂厂长会议,贯彻中央纠正“大跃进”中错误和偏差的精神,总结年以来制片工作,检查国庆10周年献礼片生产情况,着重就如何处理政治与艺术关系,大力提高艺术质量,以及加强艺术领导等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文化部副部长夏衍作了重要讲话,针对已列入献礼片创作计划的10多部作品中,战争题材偏多占了8部,轻松愉快的节目却很少,题材不广泛,样式不多样化,强调“要增加新品种,必须有意识地进行工作。我们现在的影片是老一套的‘革命经’‘战争道’,离开了这一‘经’一‘道’就没有东西。这样是搞不出新品种来的。我今天的发言就是离‘经’叛‘道’之言,要大家思想解放,要贯彻百花齐放,要有意识地增加新品种。”电影局长陈荒煤亲自主持制定了关于提高艺术质量,鼓励题材、风格、样式多样化等多项改进措施,会后由文化部党组向中共中央作了呈报。
此时按照中央有关要求,各地电影事业已下放由地方直接领导。新成立的上海电影局,取代原上海电影制片公司,统管下设3个故事制片厂的创作生产,根据“提高艺术质量”精神,对当年生产计划作了调整,安排海燕电影制片厂增拍一部“纪录性艺术片”,力求高质量、有特色地反映新人、新事、新变化。厂里审慎研究后,特意指派资深编剧李天济担纲创作重任。他于抗战开始从事演艺活动,后主要致力电影剧本创作,曾在中国电影史留下浓墨重彩的经典之作《小城之春》。
“纪录性艺术片”是在“大跃进”中兴起的“新样式”,源于周恩来总理在特殊背景下提出的关于“艺术性的纪录片”的建议,既有反映真人真事的纪录性特点,又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有较强的故事性形式,被称为“电影的报告文学”。李天济于当年8月底接受任务后,迅速深入上海基层接触生活,从商业系统到公安战线,获悉许多先进人物和事迹。曾经在旧上海生活过的他深有感触,不由发出“动人心弦”“丰富多彩”的赞叹。其中耳闻目睹的大量人民警察为人民办好事的感人事迹,使其体会到人民警察“虽不直接从事工农业生产,却同样是社会主义建设大军中的一支重要的队伍”,从而产生了“不能不表现他们,不能不歌颂他们”的强烈愿望,打算就此入手予以表现。
李天济这一设想得到海燕厂领导支持,认为对公安战线的讴歌由保卫者跃升为服务者,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指出要通过警民关系这一线索,尽量反映生活的多方面。为此,李天济在创作剧本过程中,作了精心构思和巧妙安排,由一个名叫马天民的普通民警在休息日赴约相亲途中的经历,串联起其所做的一系列好事。这些大大小小的事件,本身几乎没有或者很少虚构,为了将它们组织到一部片子里,在排列、组织、人物关系设置上,作了一定艺术加工。就连主人公马天民的姓氏,亦是取自先进事迹突出的两位民警,即闸北分局芷江庙路派出所的马人俊、南市分局沉香阁派出所的马家驯,以“天民”为名意谓天天为人民服务,原剧名就叫《老马的星期天》,生动折射了那个时代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和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
◆编剧李天济。
在剧本的样式方面,李天济一心将它写成喜剧。这是受“离‘经’叛‘道’”创新精神启迪所致,亦与其曾师从“中国果戈理”的陈白尘对喜剧情有独钟有关。其恩师在年至年创作高峰期,先后写下《乌鸦与麻雀》《幸福狂想曲》《升官图》等,堪为中国政治讽刺喜剧开山之作。在《今天我休息》的创作中,李天济一反“喜剧用于讥讽”常规,大胆尝试“用喜剧来歌颂新的人新的生活”,极尽情境设置、性格刻画以及手段运用等能事,在“生活本身充满欢喜”中发掘喜剧性。
剧本提交上海电影局艺委会审查时出现意外,否定者认为“没有讽刺就不能叫喜剧”,李天济则以“歌颂”的片子里不需要“讽刺”力争,所幸主持会议的副局长张骏祥拍板支持,得以免遭“枪毙”获准通过。
曾立下“军令状”
海燕厂将执导《今天我休息》的任务交给了导演鲁韧。鲁韧颇早开始影剧生涯,虽然独立拍片为时不久,但已形成富有时代生活气息和质朴昂扬特点,此前导演的《洞箫横吹》《钢人铁马》就甚为显著。此时已进入年10月,局、厂要求年底必须拍摄制作完成,以配合年元月起公安系统开展的“爱民月”活动,为此还与鲁韧立下了限期出片的“军令状”。
鲁韧研究剧本后,决定将“纪录性艺术片”与“喜剧样式”结合起来进行拍摄,明确影片“以上海一个人民警察在一个休息日里的活动为主线”。
为此,鲁韧精心挑选在《洞箫横吹》中有过合作的仲星火,饰演片中的主人公马天民。仲星火10年前随所在部队文工团转入电影岗位,此时还是一个跑“龙套”的配角演员,所以被鲁韧委以银幕上首位新中国亲民爱民为民的人民警察形象,不仅因其生于安徽毫县,后随就学的山东大学文艺系改为山东军区文工团,有过乡村与军旅双重人生经历,拥有创造“工农兵”形象的生活底色,而且外形表象与内在气质互为一致,具有真诚、淳厚与朴实的特点。鲁韧形象地称之为“傻、大、黑、麻、粗”,傻就是傻乎乎的,大就是高高大大的,黑就是脸黑黝黝的,不是小白脸,麻和粗就是不细致,合乎对人物形象所设想的憨厚木讷、热情善良而又单纯质朴的要求,其所饰演过的配角虽然戏份都不多,但类型较为广泛,表演朴素、自然,属于戏路子较宽、可塑性较大的演员,因而被导演看中。
◆导演鲁韧。
从影10年第一次担任主角,令仲星火感奋不已而又倍加努力。他首先来到劳动群众聚居的徐汇分局漕溪北路派出所体验生活,解决对民警生活一无所知问题。他目睹了民警们繁忙琐碎的日常工作,为居民们登记户口、调解邻里纠纷,替百姓寻亲觅友、排忧解难,种种看似平凡的点滴小事,却彰显利民为民的宗旨,对马天民这个人物也有了更为丰富具体的体会,找到了贯串在其整个言行中的红线——忠心耿耿为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他抓住这一基本特点,结合自己的条件,对角色表演处理作了认真设计,决定把马天民往憨厚朴实里演,在人物的质朴上多着眼,具体做法是“双向靠近”:让角色向自我靠近,同时自我也努力向角色靠近。
马天民饰演取得成功,得益于环绕其强大的配角阵容。海燕厂演员班底实力雄厚,众多明星、大腕云集这部“小片子”,以“性格演员”享誉影坛的上官云珠、尊封“东方老太婆”的吴茵、银幕舞台双栖红星孙景路、号称“剧坛怪杰”的李保罗、位列“二胖子”的特型喜剧名角关宏达、声誉雀起的“情报处长”陈述等,分别在片中饰演特种角色,均是名副其实的“绿叶”,却都一丝不苟、熠熠闪光,起了很好的映衬作用。
◆剧照
案头准备工作和主场戏排练一俟结束,立即进入正式拍摄。为确保如期完成,同时增强剧中环境的真实感,将近40处的外景戏,全部采用实景拍摄。各部门人员起早摸黑,辗转奔波一个多月,出入上海的各个角落。有一场马天医院的戏,还是在公共汽车上拍成的,大家笑称“把摄影棚搬到马路上来了”!剧中人的服装,仅从派出所和邮政局借用了专门制服,最后花了17.5元的洗熨费,全片的制作成本费只有7万元,体现了当时所倡导的“多、快、好、省”精神,开创了新中国电影低成本的新纪录。
“小片子”大效应
《今天我休息》投拍之初,因其剧本格局不大,制作成本也低,是一部并不起眼的“小片子”,上映之后却引起异乎寻常的热烈反响。对于已习惯把公安题材电影等同于反特、剿匪的广大观众,从影片中看到的不再只是跟踪、“打入”、打斗等剑拔弩张、惊心动魄的尖锐对敌斗争,而是做好人好事、“约会”相亲等充满关爱、洋溢温馨的日常生活情景。主人公不再只是“虎穴追踪”“英雄虎胆”式的大智大勇,而是热心、朴实,甚至是腼腆般的可信可亲,而且观众的心理感受也不再只是紧张严肃、惊愕疑惧,而是轻松愉快、笑逐颜开,无不有别开生面、焕然一新之感,纷纷表示欢迎与喜爱。公安部门广大干警反应尤其强烈,认为影片很好反映了人民警察的真实生活,成功塑造了马天民这一善良、乐观、亲和、乐于助人的平凡而又高尚的民警形象,生动体现了人民警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为他们树立了一个富有光彩而又切实可行的学习好榜样。
◆剧照:居民孩子花花生病,惊动了欲去相亲的民警马天民。
《今天我休息》的喜剧形式运用,更是引起了电影界内外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