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品最好的归宿富春山居图瓷

如何治疗皮肤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c/181105/6624244.html

高26厘米、直径29厘米的《富春山居图》瓷雕福筒,近日被收藏在富阳黄公望纪念馆内。

该作品以《富春山居图》为设计蓝本,采用文人案头重器笔筒(亦称“福筒”)为器型,作者张正海大师运用了宫廷瓷雕彩绘描金的非遗工艺,精雕细琢,匠心打造,最终呈现出《富春山居图》山山水水的神韵与美感。

黄公望隐居地工作人员李满:

可以说是惟妙惟肖,立体的雕刻,流畅的线条,一深一浅,视觉冲击感非常强。

黄公望隐居地工作人员章利儿:

把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中的一些细节雕刻得淋漓尽致,很符合我们富春江一带的气息。

《富春山居图》瓷雕福筒作者张正海,是来自景德镇的瓷雕艺术家。年近80岁的他出身于陶瓷世家,同时还拥有多重身份,如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山水瓷雕第一人、中国陶瓷文化研究员、景德镇市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等。

曾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大的堆雕瓷板作品《富春山居图》,便是张正海耗时三年呕心沥血之作。

该作品经过雕刻、烧成等多种工艺难关,最终以1:1的比例,让完整的《富春山居图》在长达近7米的瓷板上重现。

△巨型堆雕瓷板《富春山居图》部分展示

作品寓意“画合璧,人团圆”

瓷雕福筒《富春山居图》是张正海大师近年来的又一力作。笔筒亦称“福筒”,“笔”谐音“壁”,“筒”谐音“统”,象征着对两岸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美好祝愿。

8月8日,张正海大师将瓷雕福筒《富春山居图》捐赠给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黄公望隐居地。通过这样的形式,再次表达自己最热切的愿望。

张正海说:“黄公望隐居地是《富春山居图》原创地和实景地,也是浙江省第二个、杭州市第一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所以我觉得这里是这件作品最好的归宿,也是寄托着我对‘团圆美好’的一份期盼吧。”

张正海大师的期盼,也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下一步,富春山居集团黄公望公司将带着这份美好期盼,为瓷雕福筒量身定制玻璃柜,并计划在纪念馆第三展厅进行展示。届时,游客可前来欣赏,感受艺术魅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3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