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621/5478875.html曾有许许多多的读者在后台留言询问:“《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什么时候出?”我们的回答似乎总是一变再变,这其中实在有太多一言难尽的困难与变化。如今这套书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这篇文章即是礼物,也是给你们的交代。
*《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全14册*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有一样东西,比历史更古老、智慧更深邃
故事更丰盛,它便是我们脚下的大地
从天府之国到洞庭南北,从云贵山中到白山黑水
14个自然区界、16幅细腻绘制的地形图
张景观图片、余个风物典故
为孩子揭示中国大地的丰富、有趣与诗意
缘起:寻觅一套娓娓道来的儿童地理书我们常讲“读万卷书,行千里路”,说得太多,已经成为老生常谈。旅行当然会打开孩子的眼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带着孩子“行千里路”。对很多大人来说,因为所知有限,即使带孩子去很多景点,也只是匆匆走过,那些地方蕴藏的人文故事,孩子无从得知。
*图片选自《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01册·天府之国
有没有一套地理书,能够从旅行者的眼光看待世界,为孩子们的旅行提供最有价值的地点和人文背景,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探索,对那片土地获得全新的认识?
有没有一套地理书,能够让孩子们直观、有趣地了解中国的土地,为他们今后学习抽象的地理理论打下基础?
有没有一套地理书,能够揭示出人与自然的关联,让孩子们对生活有更广阔的了解和感悟呢?
你们熟悉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和本次的主角《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
写这样的一套地理书并不容易。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特别复杂,人文景观又星罗棋布,执笔的人不但要有深厚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积累,还要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更重要的是,下笔要亲切有味,像讲故事一样,向孩子们娓娓道来。年以来,我们一直想做一套这样的地理书。步印早已和小鲁合作过《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屡获奖项,读者反响特别好,但是这套品质精良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我们却很费踌躇。做童书的人都知道,地理书不好做,而引进版权的地理书,就更是面临重重审查。尽管这样,爱书如命的boss还是忍不住签下了这套书。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远远低估了引进地理书的难度!
为了这套书,我们经过了重重考验第一重:重大选题备案受阻为方便编辑们在校稿时随时随地查阅
步印二楼茶室放置一幅超大的中国地形图
年的6月,我们开始着手做这套地理书,把它放在了当时合作最密切的一家出版社填报选题。对一家很少做重大选题的地方出版社来说,这套书他们很是为难。因为书中有涉及中国国界的地图,需要做重大选题备案,可他们从没做过选题备案,几经周折,也没闹明白要我们提供什么资料,该走什么样的程序。这样来回反复,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面对毫无保证的时间,我们只好换了一家在北京的出版社,重新申报选题,做选题备案。
第二重:插图替换考验耐性图为与小鲁姐姐对接《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图片事宜
这几个月的时间里,编辑们也遇到了巨大的挑战。首先是书中千余幅实景图片,为了让各种景观呈现出更好的效果,我们首先筛选图片,购置新图,替掉了原版一部分图片。
好容易图片交接清楚、排版已近尾声的时候,我们得到一个可怕的消息,就是当时和小鲁合作的中国图片网已经不复存在,那一部分图片没有办法再授权,我们还要做新一轮的图片整理、筛选和更换工作……这件琐碎的事情很考验人的耐心,好在和我们对接的小鲁姐姐做事细致周详,一本本筛查,最后终于将几百张图片替换完毕。
图为《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的图片版权声明
看看书末这份密密麻麻的图片版权声明,背后可是编辑和小鲁姐姐共同奋战一个多月的心血!
第三重:书稿审读举步维艰接着,编辑们开始了艰难的书稿审读。只要是地理书,即使是给孩子看的,也绕不开一些地理事实和数据,而数据不仅有台湾和大陆依据的差异,又是时时变动的。这套书已经出版了六年,里头的数据几乎已经不能采信。
编辑们案头厚厚的编校纸稿
新买的《地理大辞海》,没过俩月就被编辑们翻烂了
为了查对这些密集、琐碎的信息,我们参考初高中的地理教材,还有《辞海·地理卷》《中国地图册》,国家图书馆的电子书……实在查不到的内容,就去请教地理系的老师。这样艰难的审稿,四个人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之后,我们有幸找到一位地理系硕士毕业的编辑老师,做第二遍的校对。接着,出版社为我们邀请了编辑中的老前辈把关文字。这位老前辈审完,时间已经到了年的3月份。
第四重:地形图过审图片选自《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
这段时间里,地图的审查几经周折。这套书里有16幅大地形图,多幅地形小图,最初出版社直接拿去送审,测绘局给出一些修改意见,我们请一位懂地图的人修改过,再送审,如此数次,陷入一个周而复始的死循环。最终,出版社终于告诉我们,这批图需要更换成最新版的地形图。的确,因为这套书是在台湾出版的,台湾和大陆对地形图的处理标准差异很大。我们辗转找到地图出版社的一位老师,和他们达成合作。按照每册书的地域范围,他们从整幅的中国地形图中切出分册地形图,再比对分册书的内容,标注书里讲到的景点,又把分册大图等比例缩小,变成相应的小图。两个月之后,这批图才终于有了审图号,通过了测绘局的审查。
图、文字好了,接下来是三个月的等待,重大选题报备需要多久,谁也不清楚。年8月底,出版社告诉我们,这套书有书号了!时隔一年半,一套书终于尘埃落定。
来自一套儿童地理书的邀请学习地理的最佳方式是旅行,当然,不是走马观花的旅行,而是去那些值得去的地方,让孩子观察、思考、感悟,从旅行中体会到人与土地、现在与从前的种种关联。
千万年来,人在某个地方繁衍生息,在那里创造出适合居住的民居样式,你看过黄土高原的窑洞、草原上的蒙古包、福建的土楼吗?它们为什么是那个样子,为什么恰好出现在那个地方呢?
还有,在中国的土地上,几乎随处都有人文景观,默默讲述着前人的生活轨迹;名山大川更是有人的烙印,到那里,人们就会想起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字、有意思的故事。你爬过赫赫有名的泰山吗?它为什么被封为五岳之首?山下的岱庙和山顶的玉皇观建于何时,都有哪些讲究?唐代大诗人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地方又在哪里?跟着《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这位有趣的“导游”,看一看这些,孩子们会对生活有更广阔的了解吧。
热爱生活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快翻开这套书,享受一段不同以往的旅行。
*End*
《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
定价:.00元|全14册
在步印官方微店选购
立即享受6.8折优惠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即可进入官方微店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